搜索到3225篇“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相关文章
胰腺内分泌肿瘤被引量:1
1997年
钟守先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肿瘤内分泌肿瘤
胰腺内分泌肿瘤被引量:1
1993年
胰腺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胰岛细胞的肿瘤。正常人的胰岛含有α、β、D和PP细胞,分别分泌胰高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胰腺分泌肿瘤中有许多就是起源于这些细胞的肿瘤,如胰岛素瘤,胰高糖索瘤、生长抑素瘤等。另一些肿瘤如胃泌素瘤、
钱家鸣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
胰腺内分泌肿瘤被引量:3
1989年
朱预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疗进展
2024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 ocrine tumors, pNETs)是一种主要来自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具有异质性,复杂性的特点,且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及生物学行为。pNETs在所有胰腺肿瘤中占比较小,约1%~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影像学技术在提高检出率和分期准确性方面功能卓越,生物化学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补充工具,尤其在无法获得组织病理学确诊时起到关键作用。治疗方面,外科切除仍是早期pNETs的首选治疗方法,而非手术治疗领域的进展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正在推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本综述介绍了pNETs在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分子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将成为发展重点,为pNETs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
毛赫君王万祥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CT与MRI特征及病理分级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pNENs)为CT与MRI特征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证实的pNENs患者42例,均行CT或MRI增强扫描,分析CT和MRI特征。结果CT检查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20例,类圆形22例;21例实性病灶存在显著强化,21例囊性病灶呈低或者轻中度强化,且强化程度不均;CT平扫多呈现低或者等密度,只有1例是稍高密度。MRI检查中T 1WI呈低或者略高信号,T_(2)WI呈高或者略低信号,DWI呈高或者略高信号;6例呈浸润生长,5例囊变坏死,6例钙化,6例淋巴结转移,5例主胰管扩张。4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显示G1级15例、G2级14例、G3级13例。低级别和高级别组在肿瘤直径、位置、形态、强化方式、生长方式、有无囊变坏死、钙化、淋巴结转移和主胰管扩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的肿瘤直径较大,病灶多处在胰头位置,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后多呈现低强化,能呈现浸润生长,可伴随囊变坏死、钙化、淋巴结转移及主胰管扩张等;两组在密度信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或低病理级别pNENs患者CT和MRI有关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在肿瘤直径、位置、形态、强化方式、生长方式、囊变坏死、钙化、淋巴结转移和主胰管扩张等方面,上述影像学特征对于术前病理分级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马永华贾建国张奉贤张荣坤孙贝张冬梅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磁共振成像
不同级别胰腺内分泌肿瘤的CT、MRI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对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对照分析不同级别胰腺内分泌肿瘤(PNENs)的X射线断层成像(CT)、磁共振(MRI)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PNENs患者86例,均行CT和MRI检查,以病理检测为标准,比较不同分级的PNENs患者CT、MRI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PNENs的检出率,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对不同分级PNENs的诊断效能。结果 不同分级PNENs患者病发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测结果中,不同分级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灶边缘、形状和远端转移、胰管扩张、囊变坏死、CT强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结果,不同分级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灶边缘、形状和远端转移、胰管扩张、囊变坏死、MRI高信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手段检查PNEN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检测低、高级别PNENs的诊断效能为0.8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90.00%,明显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不同级别的PNENs患者,其CT、MRI影像学特征均有明显差异,CT、MRI均能有效评估PNENs分级,联合检查能明显提高对低、高级别PNENs患者的诊断效能。
张亚斌陈殿森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CTMRI临床病理特征
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用于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北京市普仁医院收治的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60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金标准(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对于诊断上述3种疾病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并对比3种疾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98.33%、100.00%、96.67%、95.00%、95.56%、93.33%、96.67%、97.78%、9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0.500、0.500、0.000、0.000、0.500、0.000、0.500、0.500,P>0.05);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应用螺旋CT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疾病CT表现中的胰管截断征象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胰腺癌CT表现以胰管截断为主,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表现以胰管狭窄为主,并且胰腺肿胀率较高,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CT表现中血管侵犯率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邢海东胡满意廖庆庆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
左侧卧位荧光显像技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后肝转移一例
2022年
目的我们报道一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后肝转移的病例。方法我们通过90°左侧卧位结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后孤立性肝转移。结果左侧卧位联合术中荧光显影有利于肝右后叶肿瘤的显露,减少腔镜手术操作难度。结论左侧卧位及腹腔镜荧光显像技术是治疗肝脏右后叶肿瘤的有效手术方式。
张旭东李涛金雷吴宝强
关键词:吲哚菁绿胰腺内分泌肿瘤左侧卧位
胰腺内分泌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热点问题被引量:3
2020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外科治疗过程中仍有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有待解决。如小的无功能神经内分泌治疗是否均需手术切除;对转移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是否均需要切除;局限性肿瘤切除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对小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应选择规则切除还是局部切除,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些来源于真实世界的研究已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未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有望对这些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
楼文晖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瘤预后
胰腺内分泌肿瘤MRI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MRI在胰腺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怀疑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实施MRI检查,先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扫描,再进行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序列扫描及常规序列扫描+DWI扫描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所有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病灶在TIW1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大部分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强化。DWI扫描均表现为病灶弥漫受限,多呈高信号。常规序列+DWI扫描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准确率为90.91%,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80.00%,高于单纯常规序列扫描的69.70%、75.00%、40.00%(P<0.05)。结论:MRI常规序列+DWI扫描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治,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刘志方黄正林李婷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MRIDWI敏感性准确率特异性

相关作者

陈克敏
作品数:860被引量:5,367H指数:3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赵玉沛
作品数:847被引量:8,368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外科治疗 胰腺 胰腺外科
陈原稼
作品数:87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瘤 预后 胰腺内分泌肿瘤 抑癌基因 杂合缺失
陈曦
作品数:146被引量:68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方文强
作品数:75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内分泌肿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T 磁共振成像 肾上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