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8篇“ 胶结作用“的相关文章
考虑胶结作用的断层泥力学特性与本构表征被引量:1
2024年
考虑胶结的断层泥力学特性研究与本构表征对我国岩石隧道建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镜下扫描和X射线衍射(XRD)矿物分析试验,详细探究了云南大黑山隧道断层泥的胶结细观结构与矿物组分.开展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了断层泥在不同含水率、黏土含量、围压等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深入剖析了断层泥胶结在地下水软化与剪切变形时的解离机理,阐明了断层泥的胶结作用显著影响断层破碎岩体的变形与力学行为.根据试验结果,并基于黏性土的临界状态本构框架,引入了胶结度参数表征断层泥中胶结物质强化作用胶结弱化的软化现象,建立了考虑胶结作用的断层泥临界状态本构模型.通过UMAT子程序将本构模型编译嵌入ABAQUS数值软件中,构建了三轴试验数值模型,与室内三轴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对比,提出的本构模型可较好模拟断层泥在胶结弱化过程中的水理软化与体积屈服行为,为准确表征工程扰动下断层泥力学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
李泽豫周鸣亮黄宏伟仝跃张伟
关键词:断层泥本构模型黏土矿物
咸化湖相碎屑岩胶结特征及水体盐度对胶结作用的控制
2024年
为明确咸化湖盆碎屑岩储层胶结物类型,探究水体盐度对胶结强度的控制作用,以柴达木盆地古近系为例,通过偏光显微镜进行铸体薄片鉴定及全岩矿物、黏土矿物、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微量元素等实验测试分析,对盆地胶结物类型、湖盆水体古盐度对胶结物类型及胶结强度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碳酸盐、硬石膏胶结物总量与古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公式。结果表明:柴达木古近系咸化湖盆发育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方沸石、石英次生加大及长石次生加大6种胶结类型,明确硬石膏、方解石胶结成因机制;提出碳酸盐与硬石膏胶结物的分布受水体古盐度控制,靠近盐湖中心以硬石膏胶结为主,向湖盆边缘过渡为方解石与硬石膏胶结、方解石胶结,且胶结强度减弱、胶结物含量降低;指出盐度小于9‰时以碳酸盐胶结为主,盐度在9‰~15‰时为碳酸盐和硬石膏胶结,盐度大于15‰时为硬石膏胶结;湖盆水体古盐度每增加1.0‰,胶结物总量平均增加大于0.5%,离盐湖中心距离增加1.0 km,胶结物总量减少0.68%。
王艳清宋光永李森明吴颜雄田明智魏学斌刘占国夏志远施奇贾生龙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古近系碎屑岩胶结物
多期溶蚀胶结作用对生物碎屑灰岩物性的影响:以伊拉克A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Mi4段为例
2024年
伊拉克A油田Mishrif组Mi4段生物碎屑灰岩经历了不同期次的溶蚀和胶结作用,为了探究多期溶蚀胶结作用对生物碎屑灰岩物性的影响,以及分析同生—早成岩期溶蚀和胶结作用的主控因素。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图像分析等定性—半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胶结物的岩相学特征、碳氧同位素、阴极发光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数据,划分了Mi4段生物碎屑灰岩的溶蚀和胶结期次。结果表明:Mi4段存在同生—早成岩和中成岩改造,共发育同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同生—早成岩期暴露溶蚀、同生—早成岩期胶结、中成岩期溶蚀以及同生—早成岩期叠加中成岩期胶结5种溶蚀胶结期次。同生—早成岩期溶蚀胶结相对储层物性改造明显,该阶段形成的成岩相中溶蚀相的物性最好,渗透率范围为6.96×10^(-3)~27.73×10^(-3)μm^(2)。同生—早成岩期的溶蚀作用受生物碎屑类型控制,富藻屑泥粒灰岩为主的Mi4-2层溶蚀程度最高,其次为藻屑含量稍低的Mi4-3和Mi4-4层;同生—早成岩期的胶结作用受古地貌和储层到层序界面距离的影响,在四级层序界面之下的Mi4-1层胶结程度最高。
段广慧伏美燕邓亚许家铖钟治奇吴冬刘兆恒王思宜
关键词:白垩系物性
华北板块南缘寒武系苗岭统碳酸盐岩硬底:缺乏生物扰动背景下的早期海底胶结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系苗岭统碳酸盐岩硬底发育在核形石灰岩和鲕粒灰岩之上,并明显截断下伏的碳酸盐沉积物。本文通过对硬底界面之下颗粒间的放射纤维状方解石胶结物和等厚环边的微晶胶结物分析,表明其形成于早期海底胶结作用,该时期早期胶结区靠近沉积物—水界面,易受潮汐和波浪冲刷而暴露海底,并在持续搅动的高能环境中经历磨蚀和平整,形成硬底。由于硬底形成后几乎没有受到强烈改造和持续生物侵蚀的影响,通常表现出简单、平坦的表面形态。研究区馒头组二段含硬底层段形成于低、高能交替的潮间—潮下水道环境,以微晶方解石为主要的胶结剂沉淀;张夏组含硬底层段形成于台内鲕粒滩高速建造期,以物理化学沉淀和早期海底胶结作用为主。研究区出现的硬底表明,该时期海水化学条件和海底生态环境利于碳酸盐沉积物的早期胶结。硬底作为早期海底胶结作用的突出证据,对于研究碳酸盐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及岩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其形成过程及成因也为古海洋化学条件和底栖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了主要依据。
代明月尹忠雷齐永安韩兰兰陈松华卿诗韵
关键词:华北地台
川北寒武系碳酸盐岩压溶-胶结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减孔效应
深埋过程中碳酸盐岩普遍发育压溶-胶结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破坏的主要作用。前人对压溶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缝合线特征的表征与压溶作用导致地层的缩短量的控制因素等方面。本研究基于四川盆地北部寒武系碳酸盐岩野外露头、钻测井资...
胡力文
差异胶结作用引起的储层物性差异成因分析:以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扇三角洲为例
2023年
扇三角洲为陆相沉积盆地中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多数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能力。通常情况下,盆地中发育的扇三角洲具有相近的物性,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好,席状砂物性较差。然而,达尔其油田相邻的2个扇三角洲的物性出现了较大差异,达尔其西扇三角洲出现了分流河道物性差异与相控储层理论相悖的现象。利用偏光显微镜镜下薄片观察、岩芯物性分析与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该区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以及成岩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分析2个相邻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差异及达尔其西扇三角洲河道物性差的原因,认为干旱气候和地壳抬升作用、盐湖沉积阶段和盐类沉积时间差异是形成2个扇三角洲物性差异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为解释达尔其油田2个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剧烈变化和差异提供了重要依据。
赵苗苗洪秀娥李楚楚门南方
关键词:扇三角洲
一种碳酸盐岩同生期胶结作用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同生期胶结作用模拟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同生期胶结作用模拟装置,其包括双极柱塞泵、饱和CO<Sub>2</Sub>压力容器和沉淀反应单元;其中,所述双极柱塞泵连接所述饱和CO<Sub>2<...
佘敏沈安江周进高陈薇胡安平潘立银李昌王永生张友吕玉珍
一种致密砂岩的准连续溶蚀-胶结作用致密机理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致密砂岩储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的准连续溶蚀‑胶结作用致密机理测定方法,所述致密砂岩的准连续溶蚀‑胶结作用致密机理测定方法包括:成岩作用类型及时序的确定;对硅质胶结作用期次进行细化;长石溶蚀机制的确定;...
吴和源吴伟涛李军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区山西组胶结作用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有较好的勘探潜力,胶结作用在研究区广泛发育,为了探究该区山西组胶结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通过岩心资料、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山西组填隙物成分、胶结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胶结作用主要包括硅质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和黏土矿物胶结作用;黏土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及碳酸盐胶结物使得储层致密化,使储层的孔隙发育变差,研究结果对该地区进一步的勘探有一定借鉴意义。
孙震王凤琴
关键词:山西组胶结作用物性特征
土颗粒排列与胶结作用对人造结构性土结构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人工制备结构性土通常在土中添加发泡聚苯乙烯(EPS)和水泥等外加剂实现土颗粒预定排列方式与粒间胶结作用,从而形成土体的结构性。然而目前针对土颗粒排列与胶结作用对人造结构性土结构性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研究了土颗粒排列和粒间胶结对土体初始结构性和结构性演变过程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初始结构性随着EPS掺量及其粒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泥掺量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EPS掺量和粒径越大,土体中孔隙数量越多,孔隙体积越大,减弱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从而降低土体的初始结构性;而水泥掺量越大,水化产物越多,土体的孔隙体积越小,胶结作用越显著,从而提高土体的初始结构性。在结构性演变过程中,初期应力较小时,土体的结构性随EPS掺量、粒径和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这主要与EPS颗粒吸能减能作用和水泥水化产物胶结作用的增强有关。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增强对结构性土体中土颗粒排列和粒间胶结作用的认识,对人工制备结构性土工艺也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梁传扬吴跃东刘坚刘坚

相关作者

王艳忠
作品数:155被引量:1,18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碎屑岩储层 近岸水下扇 有效储层 古近系
操应长
作品数:401被引量:3,145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古近系 成岩作用 准噶尔盆地 沙四上亚段
吴孔友
作品数:167被引量:1,36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 断裂带 不整合 油气运移
尹太举
作品数:341被引量:1,499H指数:2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碎屑岩储层 储集层 储层 浅水三角洲 储层结构
崔殿
作品数:24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研究主题:中生界 准噶尔盆地 断层封闭性 胶结作用 下古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