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5篇“ 胸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文章
- 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围术期的处理策略
- 2025年
- 胸椎手术操作复杂,容易出现多种手术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单纯黄韧带骨化或后纵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大多在20%~30%,不同术式、不同入路脑脊液漏发生率差异较大[1]。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8.6%~70.8%[2~4]。
- 徐子煊袁磊陈广辉孙垂国
-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脑脊液漏黄韧带骨化不同术式胸椎管狭窄症不同入路
- 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诊治进展
- 2024年
- 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致病原因多样,包括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椎小关节增生等。当患者出现症状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治疗症状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手术治疗方面不断涌现新术式及新技术。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杨帆赵景玮任星光朱凯龙衡伟钱济先周程沛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流行病学
- 胸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胸椎管狭窄症是由一种或多种病理性的致病因素导致胸段椎管有效横截面积减少,相应层面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致病因素包括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椎小关节增生等。患者多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在人群中其发病率相比于颈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低,但若诊治不及时,预后往往不良,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负担。传统的治疗方式以胸椎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术为主,但存在后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期长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腰椎疾病方面的发展,学者们也不断探索微创技术在胸椎管狭窄症方面的应用及可行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较早期的显微内镜下减压技术,到显微镜辅助下减压,再到经皮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胸椎疾病方面的初步探索应用,以及脊柱导航辅助技术及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均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康复。尤其是近3年来,经皮内镜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显示出一些优势。本文就该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杨帆安晓龙周程沛朱凯龙钱济先钱澍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微创手术显微内镜
- 胸椎管狭窄症合并椎管内痛风石1例报道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合并痛风石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分析1例胸椎管狭窄症合并痛风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胸椎管狭窄后路减压T10~T11节段黄韧带增生肥厚并部分钙化,呈黄白色石灰状沉积物,胸髓受压严重,显微镜下可见痛风结节。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疗效满意。结论胸椎管狭窄症合并痛风石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性,可结合患者自身疾病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 郭山强陶君孙双喜苘乾峰郭琦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痛风石
-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中长期随访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总结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后路手术治疗TSS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探讨影响预后及手术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唐都医院骨科自20...
- 杨帆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后路手术
-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2例报道被引量:1
- 2023年
-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y,UBE)作为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方式,目前已普遍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但在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方面应用相对较少见[1]。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spinalstenosis,TSS)是韧带骨化、小关节增生内聚等各种先天或退行性变因素导致胸椎管内有效容积减少,压迫脊髓或/和脊神经根进而引起一系列胸髓压迫综合征。胸椎管狭窄症致残率高,保守治疗通常疗效不佳,早期行减压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毕节人民医院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2例,现报告如下。
- 谢承成王丛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脊柱疾病腰椎管狭窄症脊神经根退行性变减压手术
- 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的37例单节段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31~82岁,平均(57.6±11.8)岁;记录体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和出血量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情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硬膜外血肿、切口感染及术后瘫痪。37例患者中,24例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患者采用俯卧位;13例侧卧位手术患者中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3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5例,OLF+OPLL 5例。住院时间(7.2±1.6)d,手术时长(96.5±20.0)min,出血量(41.9±10.8)mL。VAS评分由(7.0±0.9)分降低至(1.9±0.8)分;ODI由(41.7±2.1)改善至(16.1±1.7);JOA评分由(5.8±1.4)分提升至(8.6±1.4)分。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时根据压迫的类型选择不同的体位,对椎管进行充分的减压,手术方式安全微创,术后疗效满意。
- 黄泓翰李星晨徐远志刘鋆宣张宁宁刘少林苗金红徐玉生
- 关键词:胸椎椎管狭窄经皮内镜
- TE--ULBD治疗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 目的比较胸椎内镜辅助下单侧入路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thoracic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bilateral decompression,TE-ULBD)与“揭盖式”椎管后壁切...
- 黄泓翰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
- 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对胸椎管狭窄症(TSS)患者症状改善及椎管后壁切除宽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TS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切割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骨刀切割方法,观察组采取超声骨刀联合高速磨钻切割方法,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单节椎板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椎管后壁切除宽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JOA评分、JOA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 %,低于对照组的23.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联合应用于TSS手术中可以提高切割的精确度,增加椎管后壁切除宽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 邵哲郭润栋
-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超声骨刀
- 分区椎板切除术治疗重度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研究
- 背景:后路椎板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最常使用的手术方式,但其仍存在较高的脊髓和神经损伤的风险,尤其对于重度胸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进行椎管减压以减少脊髓损伤的发生,是目前临床医师在进行...
- 潘强强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椎板切除术
相关作者
- 刘晓光

- 作品数:402被引量:2,12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 脊柱肿瘤 颈椎 胸椎 胸椎管狭窄症
- 陈仲强

- 作品数:473被引量:4,027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胸椎 脊柱 手术治疗 矢状位 胸椎黄韧带骨化
- 孙垂国

- 作品数:167被引量:95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胸椎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后路
- 王沛

- 作品数:213被引量:1,57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腰椎 手术治疗 雪旺细胞 减压术
- 王自立

- 作品数:331被引量:1,30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胸椎 结核分枝杆菌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