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9 篇“ 胸腰段脊柱骨折 “的相关文章
成人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成人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成人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和综合化手术护理组,每组38例.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给予手术基础流程护理干预,综合化手术护理组开展综合化手术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满意水平、负性情绪评分、脊椎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胸 腰 脊椎骨折 手术时间、胸 腰 脊椎骨折 后总住院时间、胸 腰 脊椎骨折 之后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化手术护理组的满意水平高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负性情绪、脊椎功能、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胸 腰 脊椎骨折 手术时间、胸 腰 脊椎骨折 后总住院时间、胸 腰 脊椎骨折 之后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时间均短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术后采取综合化手术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及疼痛,降低后遗症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吴淑媛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分析2024年 评估不同固定方法对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100例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根据所采用的固定方式,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84%)。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结论 相较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在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治疗中展现出更出色的疗效。手术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加速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尽管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但在严密的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下,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对于特殊情况(如高龄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等),保守治疗仍然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选择。 孙盼 陈戬宏 杜晨光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固定对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胸 腰 椎脊柱 骨折 患者接受经皮微创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胸 腰 椎段 脊柱 骨折 入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依据治疗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微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清指标、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5)。结论对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实施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使患者康复,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李庆超 刘涛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疗效 经皮微创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评价经皮内微创技术在胸 腰 椎骨折 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4年1-1年1月住院的胸 腰 椎骨折 病人30名,按表法分成对照组15名,实验组15名。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及术后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评定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相较于实验组的100.0%呈现更低显示,(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的手术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显示实验组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定实验组和对比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实验组呈更低显示,存在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 内固定术应用在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有助于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炎症反应小,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袁慧彬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 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2024年 目的探讨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TLF)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108例T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一周评估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TSK)、恐惧-回避信念量表(FABQ)评分,根据TSK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恐动组(TSK评分>37分)和非恐动组(TSK评分≤37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DS、FABQ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术后1周时TSK评分为26~60分,中位评分34分,平均得分(33.43±8.74)分,术后恐动症发生率为28.70%(31/108)。TLF术后恐动组和非恐动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骨折 类型、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比、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SDS评分、术后1周SDS评分、术后1周FABQ评分、合并腰 部退行性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致伤原因、损伤节段 、术前Cobb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质疏松、开放手术、术后1周SDS评分、合并腰 部退行性疾病是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在职是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TLF术后恐动症发生率为28.70%,年龄、骨质疏松、开放手术、术后1周SDS评分、合并腰 部退行性疾病可促进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发生,在职可降低TLF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风险。 胡晓惠 程静 陈舒影关键词: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效果 2024年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临床治疗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48例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SIA以及FIM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上,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整体疗效整体优于开放手术,具有可行性。 赵双关键词: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 处脊柱 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徐德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效果 2024年 探讨创伤性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和对照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每小组病患例数均是15例,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率;并且还需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术后与术前对比,2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不过,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对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来说,在术后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另外,统计对比2组的并发症率,发现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创伤性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能够最大化地保障患者的脊柱 结构稳定性,避免机体损伤,同时还能够减轻疼痛、增强预后效果。 薛虎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各30例。跨伤椎固定组患者行跨伤椎固定手术,经伤椎固定组患者行经伤椎固定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跨伤椎固定组,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跨伤椎固定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均降低,FIM评分均升高,且经伤椎固定组VAS疼痛评分、ODI均更低,FIM评分更高;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均升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降低,且经伤椎固定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更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更低;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跨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经伤椎固定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腰 部疼痛感、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及改善影像学参数方面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吴刚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影像学 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7例)和对照组(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8例)。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包括Holden步行能力等级和6 min步行距离)、静态平衡能力(躯干损伤评定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步行能力评分(3.78±0.42)分、6 min步行距离(199.51±5.43)m优于对照组的(3.14±0.31)分和(176.54±4.5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3、22.449,P均<0.05)。研究组静态平衡能力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可改善胸 腰 段 脊柱 骨折 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 黄庭冰 毛艳艳关键词:内固定 悬吊训练 胸腰段脊柱骨折
相关作者
郝定均 作品数:1,066 被引量:3,745 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腰椎 胸腰椎 郭华 作品数:249 被引量:1,026 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贺宝荣 作品数:590 被引量:2,450 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胸椎 腰椎 外科治疗 刘立岷 作品数:522 被引量:1,230 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前路 脊柱侧凸 脊柱 脊柱结核 宋跃明 作品数:975 被引量:2,988 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 手术治疗 经皮内镜 前路 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