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09篇“ 脑电变化“的相关文章
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前后的变化:系统综述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前后变化进行系统评价,并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分析,以了解常用图指标在评估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疗效方面的有效性。通过系统介绍治疗强迫症的经颅磁刺激干预类型和有效性,以及它们...
黄彬芯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强迫症脑电图
躯体形式障碍的失匹性负波和Quisi变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失匹性负波(MMN)及睡眠(Quisi)特点。方法:应用德国生理仪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60例SF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MMN和Quisi检测。正常健康人组(NC)36名作为对照。结果:60例SFD中,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睡眠、呼吸、消化、五官及心血管症状。与NC组相比,治疗前SF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下降(P<0.05或P<0.01)。P300也见同一趋势变化,与此同时Quisi睡眠显示异常(P<0.05或P<0.01),SFD组治疗6周后,MMN和P300若干主成分指标恢复(P<0.05)。夜间Quisi显示睡眠效率[治疗前(85±7%),治疗后(90±4%),P<0.05]提高,觉醒时间和S1减少,S2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结论:Quisi便捷是其临床转化的价值,与MMN联合应用更有助于反映SFD患者的睡眠和认知功能变化
刘占文张郦田金昌张敏敏苏杰胡学谦陈兴时杜向东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多导睡眠描记术QUISI失匹性负波
足月高危儿生后72h内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高危新生儿生后72小时内振幅整合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及视频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
彭晔
关键词:足月儿高危儿AEEGVEEG影响因素
变化和BASED评分与54例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后变化特征及其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婴儿痉挛症并给予ACTH治疗的54例患者临床及图资料并进行随访。图分析内容包括发作间期背景活动异常(主要是慢波)、癫痫样放(癫痫样波形和高度失律)。采用波幅负荷和癫痫样放评分(BASED)系统进一步评价ACTH治疗前后变化。根据ACTH治疗后14 d时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无发作组(n=29例)和发作组(n=2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EE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无发作组中局灶性慢波(18例)、局灶与多灶性癫痫样放(28例)明显高于发作组(5例、15例),高度失律(1例)明显少于发作组(10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发作组BASED提示治疗后图缓解(26例)明显高于发作组(7例)(P<0.0001),图缓解与临床疗效一致(P<0.001)。随访12~29个月,无发作组9例复发,发作组16例仍有痉挛发作,痉挛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97%、36%。结论发作间期图的特点与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BASED显示ACTH治疗后图缓解时,提示临床疗效好,BASED量化可协助临床的疗效判断。
郑苏陈述花李华邓劼陈春红王晓慧冯卫星韩萧迪张雨佳李娜李莫方方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视频脑电图
低剂量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麻醉镇静效果及变化的研究
目的评估低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镇静效果及探索药物引起的变化特征。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19~27kg/m,ASA分级Ⅰ~Ⅲ级。采...
党瑶瑶
关键词:咪达唑仑老年脑电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变化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失眠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药物组、联合组,每组30例。rTMS组为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进行rTMS治疗;药物组为右佐匹克隆3 mg/d治疗;联合组为rTMS+右佐匹克隆治疗。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清醒期活动变化(α、β、θ、δ)及睡眠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各评估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联合组PSQI评分下降[(7.2±1.7)分,(13.2±2.9)分],其改善程度较rTMS组[(9.2±2.5)分,(12.1±2.8)分]和药物组[(7.5±2.8)分,(11.4±2.9)分]明显,多重比较显示,联合组>药物组>rTMS组;随访时联合组>rTMS组>药物组(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rTMS组和联合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两组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药物组(均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rTMS组和联合组β功率下降,α功率提高,δ及θ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β、δ及θ功率增加(P<0.05),α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rTMS组和联合组β、δ及θ频段功率均低于药物组,α功率高于药物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随访时联合组和rTMS组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3期及快速眼动期睡眠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各睡眠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可明显改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用rTMS和右佐匹克隆,并通过调控活动降低皮质兴奋性,可作为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治疗的较理想方案。
孙慧娟李曦丹林永忠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图
不同水平冰壶运动员投壶动作表象时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水平冰壶运动员安静状态及投壶表象时的信号特征及差异,为冰壶运动员专项技能训练的中枢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高水平冰壶运动员(运动技术等级为健将级)与北京市某机构一般水平运动员(运动技术等级为二级或以下)各8名,对其闭眼安静和表象投壶状态下各区各频段功率百分比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闭眼安静状态下,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左侧大半球中央区(C3)、顶叶区(P3)和双侧大半球颞叶区(T3、T5、T6)α频段功率百分比明显高于一般水平冰壶运动员(P<0.05),而左侧大半球中央区(C3)、顶叶区(P3)、颞叶区(T3、T5)的θ和δ频段功率百分比,以及右侧大半球额叶区(Fp2)、颞叶区(T6)的θ频段和枕叶区(O2)、颞叶区(T6)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冰壶运动员(P<0.05);2)闭眼表象时,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右侧大半球额叶区(Fp2、F4)α频段功率百分比显著高于一般水平运动员,颞叶区(T4、T6)θ频段功率百分比显著低于一般水平冰壶运动员。3)闭眼表象时,高水平与一般水平冰壶运动员各区α频段功率百分比较闭眼安静状态呈下降趋势。结论:闭眼安静状态下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左侧大半球中央区、顶叶区和双侧大半球颞叶区α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大,左侧大半球中央区(C3)、顶叶区(P3)、颞叶区(T3、T5)的θ和δ频段功率百分比与右侧大半球额叶区(Fp2)和颞叶区(T6)θ频段功率百分比、枕叶区(O2)和颞叶区(T6)δ频段功率百分比较低。闭眼表象投壶动作时,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右侧大半球激活明显,额叶区(Fp2、F4)α频段功率百分比较高,颞叶区(T4、T6)θ频段功率百分比较低。
于亮王祯赵丽
关键词:冰壶冰壶运动员投壶表象
不同水平冰壶运动员投壶动作表象变化特征与投壶准确性的关系
分析不同投壶准确性冰壶运动员安静状态及投壶表象时信号特征及差异,为冰壶运动员选材和专项技能训练的中枢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从2019年北京市冰壶U18系列比赛中选取20名男子冰壶运动员,进行"进营"与"击打"投壶准...
石煜于亮王祯
关键词:冰壶投壶
文献传递
循环治疗对梗死患者变化血流分析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循环治疗对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梗死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进行循环治疗仪连续治疗15 d,进行循环治疗仪连续治疗15 d,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血管动力学及地形图(BEAM)变化,并通过ADL评价患者功能改变情况。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血管动力学变化地形图(BEAM)观察功能变化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治疗效果,2组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循环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TCD和BEAM、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TCD(21.0±7.2)vs(27.0±5.9)、BEAM(171±48)vs(202±47)和ADL(78.90±5.98)vs(87.12±5.92)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治疗仪能有效增加梗死后血流量,增强功能活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李小六赵静毕霞杜国君吉洁
关键词:脑梗死脑电图脑血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图片命名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及其空间溯源定位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密度图及其溯源定位技术研究视觉语言处理加工过程,构建视觉语言处理的时空间网络,阐述大对图片信息的动态处理。方法本研究入组30例正常志愿受试者,均完成靶刺激和背景刺激记录。剔除数据记录不佳者,实际数据分析23例,分为靶刺激组和背景刺激组,每组均为23例。使用无创256导联高密度图监测图片命名任务,分析事件相关位和γ波小波,利用任务信息与背景刺激有显著相关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溯源定位分析。结果事件相关位分析:图片命名任务处理过程早期在100 ms和170 ms处出现峰值位,295ms和550~640 ms时段数据目标刺激与背景刺激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波小波分析显示波段35~45 Hz、时段350~400 ms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段溯源定位研究提示:在100 ms、170 ms、295ms、350~400 ms和550~640 ms时段,分别发现双侧顶下小叶参与视觉信息的整合过程、双侧前颞叶参与概念的提取过程,左侧前颞叶和左侧顶下小叶协同对词意表征进行处理、左侧缘上回与岛盖部进行了语音编码、Broca区与运动皮质协同处理发音过程。结论高密度图及溯源定位技术可以从语言处理过程的时间维度和定位空间维度构建视觉-语言通路在不同区之间的动态联系过程。
尼加提·库都来提庄冬晓庄冬晓贺威忠贺威忠
关键词:脑功能定位语言网络

相关作者

沈红
作品数:89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癫痫 顽固性癫痫 神经干细胞 海马 颞叶癫痫
林志国
作品数:205被引量:639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MRI 癫痫 中国人 颞叶癫痫 三维重建
杨富明
作品数:91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顽固性癫痫 海马 神经干细胞 胶质瘤
伍国锋
作品数:207被引量:427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海马 癫痫 脑出血 杏仁核 脑电图
杨印祥
作品数:80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大鼠 神经干细胞 脑性瘫痪 细胞移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