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41篇“ 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N末端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血浆N末端(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慢性心衰组,同期选择在本院接受检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TnI、Mb和NT-pro BNP水平进行测定,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指标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组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心衰组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和其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51,0.432,0.487,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指标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临床可以通过检测以上指标水平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
杨亚慧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肌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
N端和D-二聚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端(NT-proBNP)和D-二聚(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64例COPD未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NT-proBNP和D-D水平、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NT-proBNP和D-D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D-D与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NT-proBNP、D-D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NT-proBNP联合D-D检测在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杜夏雷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N-末端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N-末端(NT-proBNP)对AECOPD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和NT-proBNP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SII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合并基础疾病、血小板计数(PLT)、降钙原素(PCT)、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高、NT-proBNP水平高均为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NT-proBNP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699,特异度分别为98.46%、75.38%,敏感度分别为60.00%、62.86%(均P<0.05)。结论SII高、NT-proBNP水平高均为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SII、NT-proBNP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参考。
韦庆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CGN患者及60名健康检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血检测HCY、UA、NT-proBNP水平,并采尿检测U-mALB水平。比较2组HCY、UA、NT-proBNP及U-mALB水平差异,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各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联合诊断CGN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HCY、UA、NT-proBNP及U-mALB水平为(19.0±1.5)μmol/L、(490±43)μmol/L、(446±52)pg/ml、(32.6±3.5)mg/L,高于对照组的(9.2±1.2)μmol/L、(306±30)μmol/L、(201±20)pg/ml、(14.1±1.2)mg/L(P<0.05);Ⅲ期CGN患者HCY、UA、NT-proBNP及U-mALB水平为(25.7±2.3)μmol/L、(543±50)μmol/L、(502±55)pg/ml、(40.5±4.2)mg/L,高于Ⅱ期、Ⅰ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HCY、UA、NT-proBNP、U-mALB及联合诊断CGN的AUC值为0.800、0.814、0.816、0.836、0.947,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HCY、UA、NT-proBNP及U-mALB在CGN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利于早期识别肾脏病变,改善患者预后。
何文君刘广亮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高半胱氨酸尿酸脑钠肽前体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尿素氮/肌酐、B型及左室射血分数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氮/肌酐(BUN/Cr)、B型(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LVEF低于50%且心功能Ⅲ级以上,依据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且每日呋塞米用量≥200 mg的21例患者归入顽固组,其余68例纳入普通组。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血清NT-proBNP、BUN和Cr水平检测,计算血BUN/Cr值;同时采用B超进行心功能检查及测量LVEF,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者及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顽固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BUN/Cr比值高于普通组,LVEF水平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BUN和Cr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结果显示LVEF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LVEF在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方面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0(95%置信区间为0.6097~0.8903),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71%和60.00%。血清LVEF、NT-proBNP及BUN/Cr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ROC分析显示,三个指标联合的AUC为0.7949(95%置信区间为0.6651~0.9246),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提升至91.18%和65.00%。结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与BUN/Cr、NT-proBNP的升高及LVEF的降低有关,NT-proBNP、LVEF、BUN/Cr检测简单便捷,不同基层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一LVEF或联合检测进行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评估。
罗水光宋晗黄海深林伟卓卢敏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血清尿素氮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
N末端B型、白细胞介素-6、血管紧张素Ⅱ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究N末端B型(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HF患者随访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IL-6、Ang-Ⅱ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模型分析心功能指标与NT-proBNP、IL-6、Ang-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与LVEDD、LVESD、LVPWTs、IVSTd均呈正相关(NT-proBNP:r值=0.520、0.662、0.535、0.571,均P<0.05;IL-6:r值=0.575、0.555、0.414、0.463,均P<0.05;Ang-Ⅱ:r值=0.556、0.362、0.581、0.350,均P<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NT-proBNP:r值=-0.540,P<0.05;IL-6:r值=-0.521,P<0.05;Ang-Ⅱ:r值=-0.4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高均为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HF预后不良患者临床均表现出NT-proBNP、IL-6、Ang-Ⅱ水平升高现象,且上述指标均为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均与患者心功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CHF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韩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N末端B型和可溶性致瘤性抑制蛋白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N末端B型(NT-proBNP)、可溶性致瘤性抑制蛋白2(s ST2)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意义。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肾脏内科接受3个月以上MHD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 BNP水平和s ST2水平。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与1年MACE发病率的关联。临床数据采用SPSS 26.0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有20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血清NT-pro BNP[24214.50(6299.75,35000.00)ng/L vs.4462.00(2289.25,9715.00)ng/L,Z=-4.040,P<0.001]、sST2水平[7.30(5.38,20.33)μg/L vs.3.65(1.83,9.88)μg/L,Z=-2.622,P=0.009]显著高于无MACE组。MACE发病率在s ST2(log rank=14.857,P<0.001)或NT-pro BNP(log rank=13.686,P<0.00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在多变量分析中,血清s ST2≥14.10μg/L(HR=9.703)或NT-pro BNP≥5410.51 ng/L(HR=12.200~38.668)时,MACE发病风险显著升高(P<0.05)。血清s ST2联合NT-pro BNP预测MHD患者MACE发病风险的效能(0.876)较两项指标单独预测效能更高(Z=-2.911,P=0.004;Z=2.065,P=0.039)。结论血清s ST2和NT-proBNPs有助于预测MHD患者1年内MACE发生风险,尤其二者联合使用时。
张颖慧沈杰王雅楠关雪晶陈似俊蒋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N末端(NT-proBNP)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2024年
验证和评价某国产N末端试剂盒(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性能。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订的EP9-A2,EP6-A,EP5-A2,EP17-A2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CNAS-GL037,WS/T492-2016等性能验证文件,对该试剂盒的测量正确度、最低检测限、线性范围、精密度进行验证以及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试验,该试剂盒线性范围为50~35000 pg/mL,灵敏度为3.31 pg/mL。当检测浓度为250~500 pg/mL时,重复性CV<10.0%;检测浓度<250 pg/mL和>500 pg/mL时,重复性CV<15.0%。研究发现,考核试剂盒检测性能与罗氏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有良好的一致性,灵敏度符合企业产品技术要求,重复性良好,线性误差符合企业产品技术要求。
黄朝忠关楚徐宁徐宁曹永坚李嘉胜刘振杰
关键词:量子点N末端脑钠肽前体免疫层析
N末端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N末端(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于肥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A组,n=48例)和预后较差组(B组,n=32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并分析心功能指标与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及心肌损伤指标对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是否伴糖尿病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伴高血压的概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NT-proBNP、TnI、hs-CRP均显著低于预后较差组(P值均<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E/A均显著高于预后较差组(P值均<0.001)。LVEF与NT-proBNP、TnI、hs-CRP均呈负相关(P<0.001)。NT-proBNP、TnI、hs-CR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均较高,且NT-proBNP的准确性高于TnI、hs-CRP。结论NT-proBNP水平的高低可一定程度上揭示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具状态,还能够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李玲
关键词: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后
恶性肿瘤与血清氨基末端的相关性:一项横断面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与血清氨基末端(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新近诊断且尚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336例(肿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以性别、年龄为匹配因素,按1∶3的比例匹配1 008例患者(非肿瘤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清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SYNTAX评分、血清肌酐以及肿瘤诊断信息等。根据纳入患者的NT-proBNP四分位数分为4组:低水平组(NT-proBNP≤61.80 pg/mL)、中水平组(61.80pg/mL470.10Pg/mL)。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患恶性肿瘤与血清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 344例患者,平均年龄(65.78±9.18)岁,男性1 003例(74.63%),LVEF 60.00%(55.00%, 64.00%),SYNTAX评分(13.84±11.63)分,肌酐76.60(66.50, 88.88)μmol/L。336例肿瘤患者中,患病人数3位的肿瘤分别为肺癌(84例, 25.00%)、肠道肿瘤(58例, 17.26%)和胃癌(52例, 15.48%)。肿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肿瘤组[208.45(85.75, 601.83)pg/mL vs 134.35(57.18, 430.23)pg/mL, 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经调整的模型中,患恶性肿瘤与NTproBNP水平较高相关(OR=1.561, 95%CI 1.538~1.584, P<0.001);在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后,患恶性肿瘤仍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高显著相关(OR=1.384,95%CI 1.070~1.791, P=0.013)。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患恶性肿瘤与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
王溢豪朱绍宁孙明壮李小龙孙志军胡舜英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张茜
作品数:94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力衰竭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许峰
作品数:731被引量:2,040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高氧 儿童 肺损伤 高氧肺损伤 早产鼠
杨璐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围术期 末端脑钠肽前体 变化及意义 血浆
王丽
作品数:159被引量:508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大鼠骨髓 内皮祖细胞 吡格列酮
杨曙光
作品数:89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