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3篇“ 脱氮特性“的相关文章
- 一种具有生物脱氮特性的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及其生物脱氮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提供一种具有生物脱氮特性的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及其生物脱氮应用。该菌株名称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4‑HYK,该菌种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 杨国军王龙齐冯诗雨王小彤王连顺潘相彤杜为宇丛玉婷卢亚楠梁文柱
- 一种具有生物脱氮特性的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及其生物脱氮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提供一种具有生物脱氮特性的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及其生物脱氮应用。该菌株名称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4‑HYK,该菌种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 杨国军王龙齐冯诗雨王小彤王连顺潘相彤杜为宇丛玉婷卢亚楠梁文柱
-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缓释碳源填料的制备及其脱氮特性
- 2024年
- 针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普遍存在有机碳源不足的问题,以湿地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和β-羟基丁酸与β-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为原料优化制备复合填料。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模型研究了碳源质量配比、冷冻及交联时间等关键参数对填料有机物(以TOC计)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时间单因素、质量配比-交联时间组合因素对释碳性能的影响显著。静态浸出实验结果表明,该填料具备优良的碳源缓释特征,有机碳释放量和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35.27±1.50)mg·g^(-1)和(0.88±0.05)mg·(g·d)^(-1),释碳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和Ritger-Peppas动力学模型。实验条件下,在初始NO_(3)^(-)-N质量浓度为5~20 mg·L^(-1)的反硝化批次实验中,生物脱氮效果优良,NO_(3)^(-)-N平均去除率为84.42%~92.20%。BET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制备填料的比表面积为3.05 m^(2)·g^(-1),孔径为26.38 nm。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制备填料表面粗糙多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利用与附着,浸出液有机物主要为类蛋白类物质等,具有良好的脱氮微生物可利用性。复合填料实现了持续释碳和生物脱氮过程的协同,可为基于碳源填料强化的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 李朝阳崔双双黄天寅吴玮吴玮许晓毅
- 关键词:响应面法复合填料生物脱氮
- 好氧反硝化细菌Burkholderia sp.ZH8的脱氮特性与生物强化作用
- 2024年
-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处理含氮废水工艺流程复杂、脱氮效率低的问题,从实验室运行稳定的生物滤池筛选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菌株ZH8,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H8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单因素试验表明,好氧反硝化菌株ZH8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丁二酸钠,C/N为15,温度为30℃,转速为160r/min和pH值为7~8.此外,菌株ZH8不仅能以NH_(4)^(+)-N、NO_(3)^(-)-N或NO_(2)^(-)-N分别为单一氮源进行生长,而且在混合氮源条件下也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通过全基因组分析,菌株ZH8的异养硝化脱氮为谷氨酸脱氢酶途径的铵同化过程,好氧反硝化途径为:NO_(3)^(-)-N→NO_(2)^(-)-N→NO→N_(2)O→N_(2),碳代谢途径包括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糖酵解和戊糖磷酸.在采用纯菌ZH8为菌种培养的生物膜反应器中,反应运行至8~15d即可完成挂膜,系统可维持高效稳定的脱氮性能,NH_(4)^(+)-N、NO_(3)^(-)-N及T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该菌株为生物处理领域提供了新型菌种资源,能够有效处理含氮废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李艳丽杨垒张志昊李玉彩孟红艳任勇翔
- 关键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途径
- 耐高浓度氨氮微生物Y5的脱氮特性及应用研究
- 2024年
- 污水脱氮是污水净化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为去除水体中高浓度氨氮,于某化工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菌株鲍氏志贺菌(Shigella boydii Y5),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其最佳生存环境,并考察其应用于实际废水中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其最佳生存环境是碳源为蔗糖,C/N为10,pH为7,转速为140 r/min,此环境下生长的菌株Y5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 mg/L氨氮废水具高效的脱氮能力,且菌株Y5为嗜盐菌。将菌株Y5应用于核酸废水,对氨氮和总氮的最大降解率达98.22%和90.27%。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废水脱氮过程中Y5菌株的作用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只添加碳源处理组相比,添加碳源和菌株Y5处理组废水中微生物多样性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异,表明Shigella boydii Y5在实际废水处理中有巨大应用价值。
- 刘诗园张婷高雅娟李晨晨杨永宇张国伟谭骞骞靳永胜
-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脱氮特性
- 一种模拟固体碳源对脱氮特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本发明涉及模拟实验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固体碳源对脱氮特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它包括箱体和安装板,所述箱体内放置有储水桶和废液桶,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蠕动泵,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三个PVC管柱,所述PVC管柱内填充有固体碳源...
- 曹英杰周倩伊王诗忠张宇
- 耐高温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研究
- 2024年
- 经过16S rDNA以及各项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试验,寻找一种耐热性较好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N-AD)菌株,并将菌株接种至模拟污水环境的硝酸盐氮培养基中,研究其在不充足碳源及充足碳源的情况下菌株的脱氮效率及硝酸盐氮去除率。结果表明,在温泉中筛选出一种可使污水的pH更适合自身反硝化作用的HN-AD菌株,经鉴定所筛选出的HN-AD菌为斯氏假单胞菌。该菌株在模拟污水环境下反硝化最适pH为8.0,在充足碳源的情况下,其硝酸盐氮去除率能到达93%以上。菌株不仅拥有着较为高效的脱氮效率以及较高的硝酸盐氮去除率,而且拥有着自我调节环境pH的能力,能在充足碳源的情况下调节至最佳氮降解的pH。
- 毕思远罗傲廖建珍房志家羊世成李新红赵聪
- 关键词:污水处理脱氮特性
- 一株适用于短程反硝化的细菌筛选及其脱氮特性
- 2024年
- 从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短程反硝化作用明显的菌株D5,结合细菌的形态结构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并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究了环境因子(碳源种类、C/N和温度)对该菌株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环境因子均对菌株D5的短程反硝化效果具有较大影响,最佳碳源为柠檬酸钠,最佳C/N为3,最佳温度为25℃和30℃。结果显示,菌株D5具有优良的短程反硝化性能,通过调控环境条件可以取得最佳的短程反硝化效果。
- 张建美张建美谢健强吕钰楠梅江雪蒋兴超
-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短程反硝化碳源
- 以苯酚为电子供体驯化的反硝化污泥的脱氮特性
- 2024年
- 本研究以苯酚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驯化了一种能以苯酚为电子供体的反硝化污泥(PAS).当利用苯酚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时,其反硝化速率是传统葡萄糖驯化的反硝化污泥(GAS)的3.2倍.对2种反硝化污泥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AS中微生物群落的Chao1指数要高于GAS,但GAS中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要高于PAS.这表明PAS中微生物群落物种的丰富度高于GAS,但物种的多样性低于GAS.对2种反硝化污泥的微生物结构和相对丰度分析表明:PAS中含有的Denitratisoma丰度远高于GAS,这使PAS在利用苯酚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时,明显优于GAS,因为Denitratisoma同时具有降解苯酚和反硝化的功能.
- 李默张海雲袁茹张永明
- 关键词:反硝化电子供体苯酚
-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特性分析及应用潜力评价
- 毛婷婷
相关作者
- 黄廷林

- 作品数:847被引量:4,500H指数:31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造粒流化床 水源水库 氨氮 扬水曝气 沉积物
- 李军

- 作品数:377被引量:2,429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污水处理 厌氧氨氧化 好氧颗粒污泥 短程硝化 脱氮
- 张海涵

- 作品数:34被引量:2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贫营养 脱氮特性 好氧反硝化 环境工程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 周石磊

- 作品数:23被引量:2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水库 贫营养 好氧反硝化 脱氮特性 水源水库
- 郑照明

- 作品数:55被引量:2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生物膜 亚硝化 反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