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37篇“ 腺样囊性癌“的相关文章
-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 2024年
- 患者女,54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物3年”于2023年4月日至潍坊市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治疗。患者3年前偶然发现左侧乳房触痛肿块,无皮肤红肿热痛表现。患者既往体健。查体:双侧乳房外观基本对称,双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左乳外上象限触及约2 cm×2 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大,轻度触痛,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双乳腺体厚韧,颗粒样感明显;左侧腋下扪及大小约2 cm×2 cm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无触痛;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王飞马晓东谢晓萍宫婷李高峰
-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乳腺
- 腺样囊性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腺样囊性癌(AC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神经侵袭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预后较差。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和有效药物的理想模型,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些年来头颈部涎腺和泪腺ACC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和优化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 柳睿马建民
- 关键词:涎腺泪腺
- 不典型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 2024年
- 患者女性,75岁,体检发现左侧乳腺肿块4年,因偶有疼痛不适就诊。体格检查未见乳房皮肤明显红肿、破溃、乳头溢血和溢液。超声检查: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实质性团块,大小28 mm×19 mm,USBI-RADS:4A类。穿刺活检病理考虑为硬化性腺病,建议肿块完整切除后再次评估。患者入院后行左侧乳腺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灰白色结节1枚,最大径约2.5 cm,切面质硬,界不清。
- 刘卓胡小木包芸唐峰
-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例报道
- 晚期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临床中原发性气管肿瘤(primary tracheal carcinoma,PTC)十分罕见,统计数据显示,PTC的发病率为(0.10~0.26)/10万,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是来源于气管黏膜的恶性肿瘤,占PTC的10%~20%[1],TACC好发于气管软骨与膜部连接处,一般位于气管与主支气管[2]。TACC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与吸烟无相关性。生物学特征方面,TACC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恶性肿瘤潜能,表现为无完整包膜。
- 刘国志郑玉秀张林孟令新刘山
- 关键词:气管腺样囊性癌放疗化疗预后
- 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CC)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AC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在超声上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MRI上呈实性肿块,早期强化显著,且强化不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呈Ⅱ型,扩散加权成像(DWI)示肿块明显扩散受限。病例2在超声上表现为混合回声肿块,CDFI未见血流信号;MRI上呈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可见不均匀强化,强化明显区TIC呈Ⅰ型,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病例3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肿块,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MRI上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的实性肿块,TIC呈Ⅰ型,DWI未见肿块明显扩散受限。结论乳腺ACC在超声及MRI上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病理学支持,MRI检查可以为术前规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纪盈盈陶娟杨帆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磁共振成像乳腺超声
-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MYB检测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A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随访。结果 14例AdC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包括10例经典型和4例实性-基底细胞样腺样囊性癌(solid-basaloi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B-AdCC)。肿瘤由上皮、肌上皮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呈筛状、管状以及实性巢状排列,间质呈纤维黏液样或玻璃样变。SB-AdCC的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及坏死易见,常合并导管原位癌。免疫表型:ER(1/14)、PR(1/14)、HER2(0/14)、CK7(14/14)、p63(12/14)、CK5/6(14/14)、CD117(13/14)、MYB(9/14),经典型AdCC与SB-AdCC的Ki67平均增殖指数分别为13.2%与46.1%。FISH检测:MYB重排率在经典型AdCC与SB-AdCC分别为55.6%(5/9)与25%(1/4)。14例患者接受了不同范围的手术切除,并组合放疗和(或)化疗。随访期内(2~62个月)1例SB-AdCC患者因肺和肝转移而死亡,10例随访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SB-AdCC较经典型AdCC的侵袭性更强,MYB基因重排频率低,免疫组化检测MYB蛋白对辅助诊断SB-AdCC具有潜在价值。
- 程平徐洪海汪稳庚蔡泽宇胡丽娟杜军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MYBFISH
-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primary tracheobronchi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TACC)是一种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仅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0.1%~0.2%。按照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该肿瘤属于唾液腺型肿瘤。该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易被延误诊治,确诊需病理,分期尚无公认标准,治疗首选手术,术后或不能手术者可行放疗,单纯全身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效果差。该文对TACC从命名和组织学分类、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分期、治疗和预后共七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李恩喜宋飞雪
- 关键词: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
- 呼吸介入联合放化疗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
- 2024年
- 目的介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放化疗取得良好效果,旨在增加对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以及化疗效果的认识。方法CT及支气管镜明确气管右侧壁占位,后于全麻下通过硬质气管镜联合可弯曲支气管镜诊治,内镜所见:气管下段右侧壁菜花样新生物生长,阻塞管腔约50%,新生物长约2 cm,下端距隆突约1 cm,予以电圈套切除新生物,残端部分予以二氧化碳冷冻处理。术后至当地医院行放疗。患者4年半后,气道肿物复发,CT提示:主支气管内可见软组肿块;两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可见多发斑片状及结节状高密度及磨玻璃密度影,边界不清,周围可见毛刺,不除外肿瘤性病变;纵膈多发淋巴结,部分稍大。支气管镜下可见气管中下段可见球形肿物阻塞管腔75%,基底于膜部增宽,肿物上缘距声门6 cm。后经喉罩置入可弯曲支气管镜,圈套套取肿物,残留部分经冷冻冻取,并给予APC电凝止血治疗。术后给予白蛋白紫杉醇200 mg d1、d8+顺铂60 mg d1~2方案化疗。结果患者经第一次气管镜下电圈套切除、冷冻及放疗后,获得了较长时间的无复发生存。4年半后肿瘤复发,第二次经喉罩置入可弯曲支气管镜圈套切除肿瘤,并给予两周期化疗后,患者病灶明显缩小,目前一般情况良好。结论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并联合放化疗,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操作相对简单,损伤明显减少,便于重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不能选择手术的患者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 许晓岚叶丽云张树森李宏林蔡志刚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化疗
- 碳离子治疗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疗效观察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碳离子治疗头颈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报道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重离子中心(Wuwei Heavy Ion Center,WWHIC)接受碳离子放疗的5例头颈部AC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碳离子剂量定义为物理剂量乘以碳离子相对生物学有效性(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用Gy(RBE)表示,均为RBE为3.0时的剂量。靶区处方剂量为64.0~68.0 Gy(RBE)/16~17 Fx。结果 5例患者均完成碳离子治疗,平均随访16.6个月(13~20个月)。随访至12个月时,1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3例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例因治疗后6个月出现肺部转移评价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100.0%,1年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率为100.0%,1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为80.0%。1例发生2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1例发生1级口干的放疗晚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结论 碳离子放疗应用于不可手术切除、术后残留及复发的头颈部ACC可获得良好的OS和LC,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 李小军柴鸿钰张雁山周俊年胡廷朝马淑萍张天娥王艳王健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头颈部疗效
-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中冷冻诊断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CC)临床病理特征及术中冷冻诊断。方法对2例乳腺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中冷冻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乳腺ACC均为乳腺肿块,无涎腺疾病史。术中冷冻诊断至少原位癌,术后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支持ACC。2例肿瘤细胞ER、PR、HER2均为阴性。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2例随访17~74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ACC多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虽然术中冷冻诊断不易识别出腺样囊性癌的特征结构如假性腺腔及同时存在的腺上皮,但能够识别出腺样囊性癌的恶性特征如异型性、浸润性生长等,从而为术中决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王杨杨汪锋
-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
相关作者
- 孙长伏

- 作品数:295被引量:4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涎腺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游离皮瓣 头颈鳞癌 股前外侧皮瓣
- 孙沫逸

- 作品数:151被引量:519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侵袭 涎腺腺样囊性癌 平阳霉素 肌上皮细胞
- 李江

- 作品数:228被引量:3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唾液腺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 腺样囊性癌
- 何荣根

- 作品数:126被引量:29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腺样囊性癌 涎腺腺样囊性癌 涎腺肿瘤 DNL 口腔鳞癌
- 周晓健

- 作品数:190被引量:4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涎腺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TCA8113 舌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