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篇“ 自救行为“的相关文章
刑法中自救行为研究
现代法治社会原则上以公力救济为主要救济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私力救济方式就此消灭,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趋于规范。自救行为作为私力救济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国家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刑法中的自救行为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人,...
柴娟
关键词:自救行为正当化法定化
论我国刑法中的“保全型”自救行为
2024年
我国刑法中有保留“保全型”自救行为的余地,但不应直接照搬德国模式的理论建构。如果权利人保全手段涉及伤害、拘禁等限制、拘束义务人人身的罪名,并不需要也并不能够适用“保全型”自救行为;若相应手段涉及的是故意毁坏财物罪,当该行为确属保全权利过程中的必要行为时,在涉案金额相对权利标的额仍属轻微的情况下,可适用“保全型”自救行为。权利人以私自取走、扣押义务人财物或收集义务人个人信息的方式保全权利的案件,都有适用“保全型”自救行为阻却违法性的余地。前者依《民法典》第1 177条应以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为其成立要件,后者则不应受其拘束。
罗雨荔
关键词:自救行为违法阻却私力救济权利行使
浅析刑法中的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作为自然权利,扮演着超越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中,对自救行为的正当性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刑法理论将刑事自救与民事自助等同视之,而司法实践也往往混淆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紧急...
纪言蓉
关键词:刑法自救行为司法运用
论刑法范畴中的自救行为
2023年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犯罪行为呈现为多种方式的增加,某些情况下无法及时寻求公力救济或者此种情况下寻求公力救济已经对于受损权利无法挽救。因此一些时候,受侵害人会采取自救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但目前我国尚没有将“自救行为”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正当化事由规定在刑法理论中,因为在实施中容易造成新的损害,必须加以特别的限制。同时,实践中频繁出现关于自救行为的案例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自救行为是否应当立法化的探讨。因此本文立足于对自救行为细致化的梳理,从而为自救行为是否能够立法化做进一步论证,以期能对自救行为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
戴昕
关键词:自救行为私力救济正当防卫
金晓宇,天才是一场自救行为
2023年
他本拥有美好的未来,但命运之手却遮住了前行路上的希望。他说:“在黑暗中我踉跄前行,伸展双臂,拥抱着漆黑的世界。”
张页
法秩序统一视野下自救行为的出罪功能研究
自救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力救济手段,是公力救济的有效补充。刑法上的自救行为仍是一种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民法典》将自助行为立法化后势必会对刑法上理解与适用自救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然而自救行为要想在刑事审判之中发挥出罪功能...
刘人铭
关键词:自救行为出罪功能
支持、情感与规训:“战拖群体”网络自救行为探究
2022年
通过虚拟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开展线上田野,在对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的用户进行个体言论和社群整体的深入考察后认为,“战拖群体”在网络社群中具有双重规训下支持寻求、情感互动、打卡记录、经验分享的自救行为,揭示这些行为对个体本身及拖延群体的意义,并呼吁社会关注战拖者的群体诉求。
郭嘉琛
关键词:网络社群规训
刑法中自救行为研究
刑法中自救行为,是指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被害人,在无法或者不能及时寻求公力救济的紧急情况下,为恢复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依靠自身力量对不法侵害人的财产或者人身自由施以扣押、损毁或限制等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当自救行为超必...
覃海争
关键词:自救行为构成要件司法实践
论刑法中的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作为自然权利,为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我国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并未很好的体现和运用自救行为正当性的价值,刑法理论将刑事自救与民事自助等同视之;司法实践混淆其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定事由之间的界限,使得刑法理论模糊,...
唐婷婷
关键词:自救行为司法运用
自救行为的刑法界限
自救行为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私力救济权常见于现实生活中,由自救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如抓小偷却意外致其死亡、驾车撞击劫匪等常常见诸媒体。自救行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又重要的正当化事由,却面临着立法空白和司法实践的差异化对...
胡玉姣
关键词:自救行为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娄永涛
作品数:27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量刑 判罚 规制 说理 视域
菅从进
作品数:32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权利 防御权能 市民社会 消极义务 刑事立法
刘伟
作品数:5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立法 构成要件 自救行为 正当化事由 出资义务
冷翠玲
作品数:25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大庆精神 法定化 自救
王永伟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交通肇事犯罪 机动车辆 自救行为 肇事逃逸者 交通肇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