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72篇“ 药性研究“的相关文章
拮抗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025年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细菌感染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细菌感染死亡病例中,75%以上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及腹膜腔感染[1]。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它们造成了54.2%的患者死亡[1]。规范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细菌感染被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优先事项。传统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已有学者选择天然、毒副作用小且使用安全的中草在拮抗细菌耐方面进行研究[2]。本文就此做简要综述。
栾兆棠王永传魏红韩森刘义帅全先辉
关键词:拮抗细菌缺血性心脏病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治疗前和获得性抗逆转录病毒耐药性研究
2025年
背景中国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前耐(PDR)和获得性耐(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差异较大。这两种耐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不良影响,可能会加剧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目前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ADR患病率及流行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在中国西南地区HIV感染者PDR和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方法纳入2021-01-01—2023-06-30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就诊并进行耐基因检测的HIV感染者。使用HIV-1 pol序列分析HIV-1基因型和耐药性。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性数据库分析逆转录酶和蛋白酶Sanger序列的主要耐药性突变。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与PDR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共1613例HIV感染者参与研究,其中824例初治,789例经治。初治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B+C(47.0%),耐率为18.7%(154/824),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为14.9%(123/824),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为1.7%(14/824),蛋白酶抑制剂(PIs)为2.7%(22/824),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为1.9%(16/824)。经治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CRF01-AE(37.4%),耐率为27.8%(219/789),NNRTIs、NRTIs、PIs和INSTIs的突变率分别为7.7%(61/789)、19.3%(152/789)、2.7%(21/789)和1.1%(9/7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传播途径、CD_(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确诊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间隔时间是HIV感染者PD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ADR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8.7%和27.8%。PDR的影响因素包括传播途径、CD_(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确诊与ART间隔时间。因此,为了避免耐药性发生,迫切需要常规基线基因型耐药性检测和足够的病毒载量监测间隔时间。
孔令弘谢小馨符燕华甘霖杨小燕马淑静龙海
关键词:耐药获得性耐药
新外来中丽杯角的中药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外来植物丽杯角[Hoodia gordonii(Masson) Sweet ex Decne]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医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性,为丽杯角引入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筛选丽杯角可信度高和结论可靠的科学研究文献。最终纳入132篇相关文献,将其分为综述研究、历史应用、化学成分、临床研究理作用、安全性文献共6类,结合中医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性。结果:通过概括、归纳以及理论研究分析丽杯角中药性为苦,微寒;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泻火、化浊降脂、疏肝解郁的功效。主要用于胃火炽盛,多食易饥,形体肥胖,内热消渴,肝气郁结,胸胁胀闷。结论:赋予丽杯角中药性对将非洲植物资源引入中,加强物种多样化,促进中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张惠姜砚馨费文婷王淳刘曦郝春晖郭宝林奥恰·巴尔纳巴斯夏立营张建军
关键词:中药药性药理作用功能主治性味归经
鸡场饮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养殖场鸡饮水中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耐表型和耐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有效预防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从养殖场鸡饮水系统中分离、鉴定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5种常用抗菌的耐药性,通过PCR检测菌株携带的常见耐基因。对其中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CARD抗性基因数据库预测耐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从养殖场鸡饮水系统中共分离到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敏试验表明这些菌株呈现出多重耐,仅对多粘菌素敏感。PCR检测发现,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携带13种常见的耐基因,其中,β-内酰胺酶类耐基因CMY-1、BlaSHV和BlaCTX-M,碳青霉烯类耐基因KPC,喹诺酮类耐基因QnrB、QnrS和QnrA,氨基糖苷类耐基因Aph(3')-Ia,磺胺类耐基因Sul2等12种耐基因与其耐表型表现一致,而Mcr-1基因与其表型相反。全基因组扫描分析结果显示,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携带了59种耐基因,涉及31类抗生素物,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基因最多,其次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基因;预测到覆盖度和同源性均在98%以上的耐基因共有23种,分别为FosA6、CRP、KpnF、KpnFG、KpnE、OqxA、OqsB、SHV-11、Tet(D)、CTX-M-27、QnrB65、DHA-1、Aph(4')-Ia、MsrE、QnrB2、Aph(3')-Ia、Sul1、CmlA6、FloR、AadA12、Ant(3'')-IIa、ArmA、Sul2。【结论】在养殖场鸡饮水中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严重,携带多种耐基因,其中在分离菌株上均检测到Mcr-1基因,但分离菌株均对多粘菌素敏感,且均未检测到D类碳青霉烯类酶OXA-48基因。
符德佳康桦华曾宪军樊志红陈杰黄炜乾蒋顺进彭新宇
关键词:饮水肺炎克雷伯氏菌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
新外来中非洲马铃果皮的药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性,总结分析相关历史应用、化学成分、理活性等研究。结果:非洲马铃果皮为夹竹桃科马铃果属植物非洲马铃果(Voacanga africana Stapf)的根皮和树皮,中药性为味苦、甘,性凉,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镇惊安神、止痉止痛之功。可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呆钝健忘,胃脘痛、睾丸肿痛、痛经、跌打伤痛、惊厥等。水煎服,10~25 g/d,无毒。结论:研究赋予非洲马铃果皮中药性,可为其引入中医临床并进一步与中配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对丰富我国中资源、促进中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姜砚馨张惠费文婷王淳裴欢刘曦郭宝林王林元奥恰·巴尔纳巴斯夏立营张建军
关键词:中药药性功能主治性味归经药用历史
培养法检测海滨浴场细菌多样性及耐药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耐基因细菌水平基因转移导致的耐菌数量增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监测环境中耐菌变得极为重要。【方法】采集湛江3处滨海浴场的水体、沙滩土样,通过平板稀释涂布和琼脂扩散法进行浴场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3处浴场水体无机氮含量偏高,浴场微生物数量随着客流量逐渐增加,沙滩中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水体。浴场细菌分布于3门12科18属,水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9.64%)占优势,沙滩则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54.74%)占优势。浴场细菌对β-内酰胺类耐率较高,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头孢曲松耐率分别达到23.25%、20.53%和17.42%,耐菌株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水体中多重耐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沙滩,集中于人流量多的浴场。【结论】滨海浴场环境中细菌耐菌种类多,需持续监测以评估对当前地区公共卫生的潜在影响。
叶芷言王芸冯子翡陈诺祝雨欣胡明其李骥潘金成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抗生素耐药性
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的麻黄拆分组分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基于风水水肿大鼠模型探讨麻黄拆分组分(生物碱、非生物碱、多糖)的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物碱组(51.48 mg·kg^(-1))、非生物碱组(215.28 mg·kg^(-1))、多糖组(276.12 mg·kg^(-1))、麻黄组(麻黄水煎液4670 mg·kg^(-1))及通宣理肺丸组(阳性组,4326 mg·kg^(-1))。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结合吹风刺激的方式建立风水水肿大鼠模型,以大鼠出现四肢浮肿、恶风、弓背、毛松、喷嚏、流涕、小便减少等症状为造模成功。采用灌胃给(10 mL·kg^(-1)),每日1次,连续给21 d。通过氨水诱咳实验观察大鼠咳嗽状况;测定大鼠汗腺分泌功能、自主活动次数、睡眠时间;通过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自主活动情况;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测定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系数;生化指标检测:尿液中的尿蛋白(UP)、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血清中的肌酐(CER)、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浆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T)、生长抑素(SS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其活性氧(ROS)水平;HE染色法观察相关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呼吸系统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组大鼠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P<0.01),其中生物碱和多糖组分的效果接近麻黄;肺泡壁肿胀减轻,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及上皮细胞脱落现象有所缓解,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生物碱组分改善效果最为显著;BALF中的IL-4、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生物碱组分的改善效果最接近麻黄;肺组织细胞
张宇涵徐瑞齐曾梦楠吴媛媛叶珊李本科曹兵冯卫生冯卫生郑晓珂
关键词:中药药性升降浮沉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基于正常大鼠物质能量代谢的栀子不同炮制品寒热药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通过检测栀子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大鼠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炒制引起栀子寒热药性变化的科学内涵。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栀子组、炒栀子组及焦栀子组。对照组大鼠灌胃蒸馏水(1 mL·100 g^(-1)),生栀子组、炒栀子组及焦栀子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相应炮制品水提取物,连续给9天。记录各组大鼠给期间体质量、肛温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GCK、PFK、PK、Acetyl-CoA、PDH、CS、ICD、α-KGDHC、PYGL、GSK-3、ATGL、CCR、COX、ATPs、ADK、Na^(+)-K^(+)-ATP酶、ATP、ADP、NAD及NADH的含量。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AMPK/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栀子极显著性降低大鼠体质量、肛温、PK、PDH、Acetyl-CoA、CS、ICD、PYGL、GSK-3、ATGL、CCR、ATPs、ADK、Na^(+)-K^(+)-ATP酶、ATP、NAD^(+)、NADH、AMPK(P<0.01),显著性降低大鼠GCK、PFK、α-KGDHC、COX、ADP水平(P<0.05),极显著升高大鼠mTOR水平(P<0.01);炒栀子极显著性降低大鼠体质量、肛温、PK、PDH、Acetyl-CoA、CS、ICD、PYGL、ATGL、ATPs、ADK、Na^(+)-K^(+)-ATP酶、ATP、NAD^(+)、NADH水平(P<0.01),显著性降低大鼠PFK、α-KGDHC、GSK-3、COX、ADP及AMPK水平(P<0.05),极显著升高大鼠mTOR水平(P<0.01);焦栀子极显著性降低大鼠肛温、PK、Acetyl-CoA、CS、ICD、PYGL、ATGL、ATPs、ADK、NAD^(+)水平(P<0.01),显著降低大鼠体质量、PDH、Na^(+)-K^(+)-ATP酶、ATP及NADH(P<0.05),极显著升高大鼠mTOR水平(P<0.01)。与生栀子组相比,炒栀子极显著性升高大鼠PK、PDH、Acetyl-CoA、ICD、ADK及NADH水平(P<0.01),显著性升高大鼠PDH水平(P<0.05);焦栀子极显著性升高大鼠PK、PDH、Acetyl-CoA、CS、ICD、ADK、Na^(+)-K^(+)-ATP酶、NAD^(+)及NADH水平(P<0.01),显著性升高大鼠GSK-3、ATPs及AMPK水平(P<0.05)。与炒栀子组相比,焦栀子可极显著性
李淑静曾梦楠张钦钦王茹李红伟李红伟李凯郑晓珂曹彦刚冯卫生
关键词:焦栀子寒热药性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肠道可培养拟杆菌耐药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呼和浩特地区儿童肠道可培养拟杆菌对抗菌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21年03月—2022年09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儿童的粪便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厌氧菌及棒状杆菌(ANC)鉴定卡、MALDI-TOFMS质谱仪鉴定、分离拟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拟杆菌对多种抗菌物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19株拟杆菌分离株,对多种抗菌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其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耐率分别为:100%、97.7%、97.3%、70.3%和68.0%;对头孢替坦、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亚胺培南中度耐,耐率分别为:50.2%、36.1%、17.8%和12.3%;对甲硝唑、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霉素轻度耐,耐率分别为:9.1%、5.5%、4.6%和0.9%。结论我地区儿童肠道可培养拟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物耐药性较高,尤以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为甚,其中,脆弱拟杆菌对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率高于其他拟杆菌。既往有广谱抗生素用史的儿童中分离获得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替坦、替卡西林、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率高于无相关用史的儿童来源菌,且从年长儿肠道分离的拟杆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耐药性高于低龄儿童。我国儿童拟杆菌的耐药性可能被严重低估,应加强不同地区针对儿童拟杆菌的抗微生物物敏感性试验系统性监测。
侯美玲王继春王俊瑞郑文琪刘德艳
关键词:儿童肠道抗生素耐药性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表达与耐药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临床检测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Ⅲ型分泌系统(T3SS)4种毒力基因(exoT、exoY、exoS、exoU)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抗菌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2-2023年临床检测的各种来源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87株,采用Vitek2-Compact仪器对菌株进行鉴定,并且进行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T3SS的4种毒力基因(exoT、exoY、exoS、exoU)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毒力基因型组合与抗菌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87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表达exoT与exoY基因的阳性率均为100.00%(87/87),exoS基因阳性率为77.01%(67/87),exoU基因阳性率为27.59%(24/87)。共检出4种类型的T3SS毒力基因型组合,以exoT+/exoY+/exoS+/exoU-基因型组合为主,阳性率为71.26%(62/87),其次是exoT+/exoY+/exoS-/exoU+基因型组合,阳性率为21.84%(19/87)。敏试验结果显示,exoT+/exoY+/exoS-/exoU+基因型组合对大部分常见抗菌物,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率均明显高于exoT+/exoY+/exoS+/exoU-基因型组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携带表达的T3SS毒力基因主要以exoT+/exoY+/exoS+/exoU-基因型组合为主,不同毒力基因型组合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
刘康王万俊王亚平吴珍珍刘莉莉李小月
关键词:毒力基因细菌耐药性

相关作者

肖小河
作品数:919被引量:7,664H指数:4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 肝损伤 何首乌 板蓝根 微量量热法
张明发
作品数:338被引量:4,586H指数:41
供职机构: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 药理研究
沈雅琴
作品数:297被引量:4,156H指数:40
供职机构: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 药理研究
冯卫生
作品数:852被引量:4,003H指数:31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葶苈子 卷柏 甲醇
朱自平
作品数:60被引量:1,064H指数:24
供职机构: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药理研究 药理 抗溃疡 抗腹泻 温中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