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85篇“ 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章
- 以QFG作为调节肠道菌群及抗CAC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QFG作为调节肠道菌群及抗CAC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小鼠CAC模型并长时间使用QFG进行干预,为深入研究QFG在抗CAC方面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通过转录组学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能够...
- 林久茂黄彬安虹霖邱伊曼姚少锋陈铭钧
- 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固定比例复方制剂的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T2DM是一种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的进展性疾病,随DM病程进展需要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纠正多重病理生理缺陷来控制BG。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固定比例复方制剂(FRC)每日1次注射可同时给予2种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纠正T2DM已知病理生理缺陷中的7种,可全面有效地控制BG。本文对基础胰岛素/GLP-1RA的FRC药物作用机制及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作一回顾性讨论,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肖建中
- 关键词:基础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
- 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郑州人民医院为本研究选例地点,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为本研究选例时间,将样本(8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1例)、观察组(辛伐他汀片联合对照组治疗方法,41例),治疗持续时间:2个月。将两组间治疗后指标进行对比:临床疗效;将两组间治疗前后指标进行对比:血脂、血压、血清Hcy、MCP-1、hs-CRP、Aβ水平。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观察组)、73.17%(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把所收集数据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可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均降低、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且以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为基线,观察组血脂三项(TC、TG、LDL-C)处于更低水平,血清HDL-C处于更高水平,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把所收集数据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可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DBP、SBP)、血清Hcy水平均降低;且以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为基线,观察组处于更低水平,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把所收集数据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可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三项(hs-CRP、Aβ、MCP-1)水平均降低;且以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为基线,观察组处于更低水平,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使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可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脂与血压指标,起到炎症缓解的作用,进而提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李巧霞张艳彭昊帅
-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辛伐他汀
- 探讨杨沈秋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点及药物作用机制
- 陈瑞琪
- 基于数据挖掘名老中医食管癌医案探讨虫类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名老中医诊治食管癌医案,发掘其中虫类药物的运用规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①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三批国医大师和第一批至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为依据,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检索系统输入名老中医姓名,检索其著作、经验集,从中寻找其诊治食管癌的医案。②以名老中医姓名、“食管癌”“中医”“医案”“临床经验”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食管癌诊治医案,提取医案详细信息,包括诊断、处方药物、虫类药物、证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用药频次、虫类药物频次、证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31个处方、344味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为茯苓、黄芪、陈皮、白术、甘草、威灵仙、麦冬、白花蛇舌草、党参、砂仁。证候频次居前10位的依次为痰瘀互结、气阴两虚、痰气交阻、瘀毒互结、胃气上逆证、脾气虚证、脾肾两虚证、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痰湿内停。其中所涉虫类药物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为:壁虎、蜈蚣、全蝎、僵蚕、蜂房、穿山甲、土鳖虫、蟾皮、水蛭、乌梢蛇。
- 张克克周世繁高洁琼王赛冯保荣田青郭志忠
- 关键词:名老中医食管癌医案虫类药物
- 全国名中医赵文海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赵文海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肾虚血瘀证的组方规律,筛选出核心组方;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核心组方对KOA的疗效和分子机制。方法:1.搜集2021年...
- 刘浪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
-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2023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再加上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的积聚、激活以及粘附均有一定作用,可很好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病等,还能很大程度降低疾病致死率。血小板活化是对多种激动剂的反应,如二磷酸腺苷、胶原、肾上腺素和凝血酶,这一系列激动剂是由于血管受损而被释放,活化的血小板进一步释放次生激动剂,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血小板膜受体蛋白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的构象变化,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之间的“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采用抗血小板药可有效改善血管受损、血栓等症状。但此类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出血风险,因此需综合分析再正确运用。
- 陈春燕周兰兰应杰
- 关键词:血小板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
- 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线数据库挖掘筛选得到颗粒剂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疾病靶点。筛选得到颗粒剂与疾病的交集基因,构建“疾...
- 王欣怡王晓吕晶张丽平刘彬项峥王新
- 基于线粒体动态表型和深度学习的药物作用机制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线粒体动态表型和深度学习的药物作用机制预测方法,包括S1:数据处理模块基于线粒体动态表型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单细胞分割、异常细胞剔除、单细胞时序匹配、数据生成和数据集划分;S2:训练模块进行数据预处理后,使...
- 王毅余敏
- 基于线粒体动态表型和深度学习的药物作用机制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线粒体动态表型和深度学习的药物作用机制预测方法,包括S1:数据处理模块基于线粒体动态表型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单细胞分割、异常细胞剔除、单细胞时序匹配、数据生成和数据集划分;S2:训练模块进行数据预处理后,使...
- 王毅余敏
相关作者
- 袁志明

- 作品数:225被引量:46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物安全 球形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废水 生物安全实验室
- 张波

- 作品数:36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感染性克隆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抑制 复制子 埃博拉病毒
- 邓成林

- 作品数:1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研究主题:感染性克隆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抑制 标签 重组克隆
- 贾凡

-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研究主题:感染药物 存活率 病毒感染 病毒 药物作用机制
- 史佩勇

-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药物抑制 感染性克隆 药物作用机制 标签 重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