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8篇“ 血清分型“的相关文章
- 中国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 2025年
- 沙门菌(Salmonella spp.)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在全球范围内可导致人类和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其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且其可通过食物链或食品贸易链进行传播,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总结我国动物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包括检出率、主要流行血清型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本调查通过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等进行系统检索,纳入了2003—2023年发表的264篇符合条件的关于我国动物源沙门菌的独立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研究中,我国养殖场沙门菌的合并检出率为18.6%(95%CI:16.1%~21.1%),不同地区、动物源和时间段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养殖场流行的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24.9%)、鸡白痢(23.9%)、鼠伤寒(16.6%)和德尔卑(10.5%)为主;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的氨苄西林(59.1%)、磺胺类的磺胺异噁唑(55.4%)和四环素类的四环素(55.0%)、多西环素(53.4%)耐药率较高。结果表明,我国动物源沙门菌检出率较高,血清型分布存在区域特征和动物源差异,且耐药性较为严重。本调查可为动物临床防治沙门菌的感染和减少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
- 陈美玲汤芳何涛何涛
- 关键词:沙门菌检出率血清型耐药性
- 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的比较
- 2024年
- 血清分型是沙门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手段,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引起的临床症状和造成的危害不同,快速准确地进行血清分型对于畜禽沙门菌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试验选择我国1971—2020年分离的51株沙门菌(13种血清型),分别用全基因组测序(WGS)分型方法和液相芯片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分型,并与玻片凝集法进行比较,分析3种分型方法的优劣。结果显示,玻片凝集法测得51株沙门菌的血清分型结果与原始结果一致;WGS分型方法和液相芯片分型方法分别测得34株和23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与玻片凝集法结果一致。3种分型方法相比,WGS分型方法可鉴定出玻片凝集法和液相芯片分型方法无法分型的菌株,在操作时间和成本上更具优势。本试验可为沙门菌的血清分型研究提供参考。
- 张璐徐锦涛赵琪张纯萍
-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
- 黑龙江省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及两种血清分型方法对比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子鉴定试剂盒的分型效果,探寻一种新型高效的血清型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沙门氏菌血清分子鉴定方法和经典血清凝集法分别对从黑龙江省食品监测和食源性疾病人群分离得到的69株沙门氏菌、37株沙门氏菌标准菌株以及往年分离并保藏的100株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分型鉴定,对比两种分型方法的结果一致性。结果:两种分型方法成功率均为100%,结果的符合率为99.5%。其中来自黑龙江省的疾病人群分离的69株沙门氏菌共有10个血清型。结论: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子鉴定试剂盒与经典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 李鑫杨红霞仲伟麒任启智白晶张宇亮季丽男
- 关键词:沙门氏菌血清分型
-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4年
-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常见的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文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及血清型分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兽医临床主要抗菌剂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及其对各类药物的耐药机制、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预防食源性污染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沙门氏菌感染溯源及防控提供参考。
- 王贤文赵丽媛张瑞雪邹明邵长军刘刚
- 关键词: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型方法耐药机制
- RT-PCR法在沙门菌检测及血清分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在沙门菌检测及血清分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456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均行细菌培养和RT-PCR检测,记录RT-PCR鉴定沙门菌血清分型结果,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RT-PCR鉴定沙门菌的价值及其与细菌培养的一致性,对比细菌培养、RT-PCR鉴定沙门菌的费用及操作时间。结果:456例腹泻中经细菌培养共检出沙门菌78株,RT-PCR检出85株,RT-PCR检测敏感度为97.44%(76/78),特异度为96.83%(366/378),准确度为96.93%(442/456),阳性预测值为89.41%(76/85),阴性预测值为99.46%(366/368);RT-PCR鉴定沙门菌结果与细菌培养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97,P<0.001);RT-PCR鉴定结果与细菌培养完全一致有73株,符合率为93.59%,其中里森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姆班达卡沙门菌4种优势血清型结果完全一致,而与细菌培养鉴定不一致菌株5株;RT-PCR鉴定沙门菌操作时间为(0.30±0.07)天,费用(100.22±6.52)元,细菌培养鉴定沙门菌的操作时间为(2.82±0.25)天,费用为(300.52±12.16)元,RT-PCR鉴定沙门菌的费用及操作时间均低于细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T-PCR法可准确检出沙门菌,判断沙门菌血清分型,与细菌培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操作用时短、所需费用低,可应用于沙门菌检测。
- 肖芳周志强刘冬梅
- 关键词:沙门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血清分型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性变异和血清分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当前,SARS-CoV-2各变异株之间交叉中和活性的下降提示出现不同的血清型。对病毒进行血清分型是多价/广谱疫苗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指导。近日已有文献基于血清中和数据对SARS-CoV-2的抗原性分化和血清分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因此,本文对SARS-CoV-2血清分型的必要性、最新进展和重要价值进行综述。
- 杜沛王奇慧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血清分型疫情防控
- 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与全面生化反应对沙门氏菌的临床检验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与全面生化反应对沙门氏菌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似为沙门氏菌感染的患者100例,将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全面生化反应检验法,以传统微生物检验法为对照,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再分别采用传统玻片血清凝集分型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将鉴定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种分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全面生化反应检验诊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62.00%)较微生物检验法(54.00%)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生化检验对沙门氏菌的诊断敏感度为95.08%、阴性预测值为92.11%,均高于微生物检验法的81.97%、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玻片血清凝集分型检验相比,分子血清分型试剂盒检验对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的检出符合率高(Kappa值=0.842)。全面生化反应检验、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的检验时间均短于微生物检验法、玻片血清凝集法(P<0.05)。结论:沙门氏菌临床检验中全面生化反应检验与实时荧光PCR法血清分型检验均有一定价值,若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快速检出沙门氏菌,且能对细菌进行准确分型。
- 韩亚郡付瑶牛梦蝶
- 关键词:沙门氏菌
- 辽宁省2021—2022年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子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食品监测网中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及耐药性,为食源性疾病的暴发识别和溯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采自我省2021—2022年15个监测点2797份食品中检出的67株LM进行分离株鉴定;应用VITEK生化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采用PCR扩增技术进行分子血清分型,并按照血清诊断使用说明书进行验证操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试验菌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恶唑、红霉素等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辽宁省2021—2022年食品中LM携带分子血清分型为1/2a(3a)、1/2b(3b,7)、1/2c(3c)和4b(4d,4e),主要血清型为1/2a型(62.7%,42/67)和1/2b型(28.4%,19/67),其中4b型分离到3株(4.5%,3/67)。辽宁省2021年和2022年LM的优势菌株都是1/2a(3a)型和1/2b(3b,7)型,其中肉及肉制品携带的分型最多。67株LM中,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红霉素双重耐药有8株(11.9%),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有6株(9.0%)。结论辽宁省2021—2022年食品中LM存在具有致病性的血清型1/2a(3a)、1/2b(3b,7)、1/2c(3c)和4b(4d,4e),并具有一种及双重耐药菌株,说明我省食品中存在LM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存在引起LM感染风险,应该优化溯源检测方法并加强LM的暴发确认。
- 孙婷婷李雪王伟杰魏彤竹刁文丽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耐药性
- 2014—2021年河北省儿童医院肺炎链球菌耐药特征、血清分型及疫苗覆盖率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流行特征、耐药模式、血清分型及疫苗覆盖率。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2014年1月—2021年12月568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收集菌株568株,并对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血清学分型和疫苗覆盖率分析。结果568例患儿中男性348例(61.3%),女性220例(38.7%),男女比例为1.58∶1,年龄28日龄至16岁。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568株,其中非侵袭性分离株检出率66.7%(379/568),明显高于侵袭性分离株(33.3%,189/568)(χ^(2)=59.652,P<0.05)。非脑脊液标本来源肺炎链球菌(538株)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10.0%(54/538)、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27.0%(145/538)、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63.0%(339/538)。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未分离出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共鉴定出43种血清型,流行血清型依次为19F(33.6%,191/568)、19A(12.9%,73/568)、14(7.9%,45/568)、6B(7.9%,45/568)和23F(5.3%,30/568),共占所有分离株的67.6%(384/568)。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7)和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的疫苗覆盖率分别为56.5%(321/568)和78.3%(445/568),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PCV7和PCV13疫苗覆盖率分别为54.5%(103/189)和78.8%(149/189),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PCV7和PCV13疫苗覆盖率分别为57.5%(218/379)和78.1%(296/379)。结论19F和19A是本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常见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PCV7和PCV13疫苗覆盖率较高,因此应该重视和积极宣传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以减少肺炎链球菌感染。
- 李梅徐茜茹于文静张文超曹贝贝郭映辉
- 关键词:儿童耐药性血清型
- 两株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明浙江省规模兔场主要传染病流行现状,明确其致病菌及血清型,开展了家兔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调研发现,不少兔场存在以打喷嚏和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而对浙江省家兔主产区发病严重兔场进行采样,从嵊州、宁波三家患病兔鼻腔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荚膜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根据分离菌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征、特异性PCR以及荚膜血清分型PCR鉴定结果,确定两株致病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命名为ZJNB0321和ZJSZ0322。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分离株属于同一分支,且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处于同一分支,并拥有独立的分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株药敏特性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为兔场合理用药及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季权安徐翔飞鲍国连黄叶娥崔雪梅刘燕
-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
相关作者
- 赵嘉咏

- 作品数:73被引量:45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分子分型 血清分型 儿童 沙门菌 药敏测试
- 夏胜利

- 作品数:92被引量:670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分子分型 毒力基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血清分型 PFGE
- 穆玉姣

- 作品数:54被引量:3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分子分型 血清分型 沙门菌 PFGE 耐药性
- 张建群

- 作品数:58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耐药性 沙门菌 血清分型 血清型 感染性腹泻
- 许学斌

- 作品数:138被引量:830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沙门菌 多重耐药 分子分型 血清型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