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1篇“ 血钙水平“的相关文章
- 血钙水平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钙水平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81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4例)和存活组(1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血钙水平对SFTS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APTT、PT、D-D、Cr、BUN、ALT、AST、CK-MB、LDH、钾、CRP、IL-6、IL-8、IL-10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而PLT、L、M、Fib、GFR、钙和碳酸氢根水平则显著降低(P < 0.05)。年龄(HR = 1.875, 95%CI: 1.120~3.138, P = 0.017)和IL-10 (HR = 1.004, 95%CI: 1.002~1.006, P < 0.001)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钙水平(HR = 0.022, 95%CI: 0.001~0.480, P = 0.015)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钙离子水平对早期评估SFTS患者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可为病情评估和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臧艳李涛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钙水平预后
- 阿法骨化醇联合碳酸钙D3对COPD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钙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口服阿法骨化醇联合碳酸钙D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钙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COPD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单药组接受碳酸钙D3治疗,联合组接受阿法骨化醇联合碳酸钙D3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钙水平、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钙水平、25(OH)D水平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钙水平、25(OH)D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增加,且联合组距离长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7/36)高于单药组(13.89%,5/3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碳酸钙D3能较好地改善COPD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血钙水平和运动功能。
- 党晶芸袁茹李青青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法骨化醇碳酸钙维生素D缺乏血钙水平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例)、未发生组(114例),采用PSM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后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效能。结果PSM后,共得到47对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发生组、未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比例、术后输注红细胞比例及白蛋白、血肌酐、血钙、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手术类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790,95%CI 1.627~1.952)、白蛋白水平低(OR=1.804,95%CI 1.516~2.092)、血肌酐水平高(OR=1.844,95%CI 1.563~2.125)、血钙水平高(OR=1.835,95%CI 1.612~2.058)、NSE水平高(OR=1.840,95%CI 1.524~2.157)、术后输注红细胞(OR=1.808,95%CI 1.458~2.254)是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即上述指标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有关。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50%、77.30%、0.906。结论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较高,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密切相关,且术前血钙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 吴建强王征邹正丽文智伍长学
- 关键词:心外科手术术后谵妄老年血钙
- 血钙水平与伴有高钙血症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钙水平与伴有高钙血症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生存预后和肾功能恢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各科收治的伴有高钙血症的AK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对象157例。以出院时为观察终点,观察患者在这段时间内的生存情况和肾功能恢复情况。根据出院时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16例)和死亡组(41例);根据出院时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将生存患者分为肾功能恢复组(63例)和肾未恢复组(53例)。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x^(-)±s表示,两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表示,两组间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表示,根据不同的适用情况选择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血钙水平与研究对象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68.37±16.28)岁,男性97例(61.78%)。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年龄分别为(65.39±16.13)、(76.80±13.67)岁,男性分别为66、31例,恶性肿瘤病史(除多发性骨髓瘤外)分别为37、23例,白蛋白分别为(35.41±6.84)、(30.82±5.75)g/L,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年龄、性别、恶性肿瘤病史(除多发性骨髓瘤外)、白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t=4.04、χ^(2)=4.49、χ^(2)=7.51、t=3.85;均P<0.05)。肾功能恢复组和未恢复组AKI分级1级的构成比分别为33.33%(21/63)、64.15%(34/53),2级分别为36.51%(23/63)、24.53%(13/34),3级分别为30.16%(23/63)、11.32%(6/34),出院血钙分别为(2.50±0.38)、(2.70±0.58)mmol/L,住院血钙分别为(2.60±0.29)、(2.78±0.39)mmol/L,血钙最低值分别为(2.28±0.36)、(2.50±0.51)mmol/L,B型钠尿肽分别为118(64,283)、248(69,1383)ng/L,肾功能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在AKI分级、出院血钙、住院血钙�
- 彭丹魏文倩赵东方项周霞阿依加肯·卡司木马力何猛戎殳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高钙血症预后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66例。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检测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和不同出血部位的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明确血清OPG、血钙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OPG、血钙对脑微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微出血组年龄、饮酒者占比、高血压者占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者占比和血清OPG、血钙水平与无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饮酒史、高血压史、收缩压高、OPG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0、1.330、1.843、1.632、1.652,P<0.05),血钙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21,P<0.05)。血清OPG、血钙单独和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AUC分别为0.853、0.825、0.921,联合预测的价值高于单独预测(Z=2.895、3.138,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0.736,P<0.05),血钙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0.752,P<0.05)。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升高、血钙降低,血清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病情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脑微出血发生风险。
- 蔡思齐陈素梅钱红丽包亚红
- 关键词:脑微出血骨保护素血钙
- 孕妇各年龄组血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合并症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探讨孕妇各年龄组血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合并症的相关性,为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合并症发生提供循证医学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5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共收治458例单活胎孕妇,其中83例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病例组,其他375例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对照组。从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低钙、产次、月经是否规律、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史、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然后以35岁和血钙2.2mmol/L为截点,观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血钙水平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症变化情况。结果年龄、BMI、高血压家族史及低钙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产次、月经是否规律、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史及妊娠合并甲减无关(P>0.05)。血钙<2.2mmol/L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29.25%,显著高于血钙≥2.2mmol/L孕妇的14.77%,低钙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值1.356~8.5711,P<0.015)。以35岁为截点,年龄≥35岁且血钙<2.2mmol/L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42.31%,均高于同年龄段≥2.2mmol/L和<35岁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且血钙水平<2.2 mmol/L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其他分层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钙(<2.2mmol/L)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35岁低钙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且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 刘秀丽许一平陈思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症孕妇年龄血钙水平
- 血钙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近期预后影响
- 2023年
- 血钙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近期预后影响。方法 2021年02月-2022年12月就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直接PCI的STEM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校正血清钙浓度分为三组A组血钙<8mg/dl;B组血钙水平8mg/dl-10mg/dl,C组血钙水平>10mg/dl,对住院30天内出现的死亡、心源性休克、严重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和心衰进行了分析。结果 总共120名病人参加了本试验,入院血钙水平<8mg/dl及血钙水平>10mg/dl的患者在死亡率及心源性休克显著高于血钙水平正常组(27.2%比5%,15%比6.3%;P<0.05);(27.2%V16%,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低射血分数、低血钙及高血钙可能是STEMI患者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钙正常水平相比较,血钙较低的死亡风险OR=1.482,(95%CI: 1.035-2.122;,P<0.01),血钙较高死亡风险(OR=1.684,95%CI: 1.210-2.346),死亡风险与血钙水平异常相关,结论 入院后血钙水平>10mg/dl或者血钙水平<8.00mg/dl都是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死亡、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 罗望胜赵君壁袁志飞
- 关键词:血钙水平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近期预后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其与血钙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其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46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根据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n=134)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112),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4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孕妇一般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原子吸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及25-羟基总维生素D[25-(OH)_(2)-D]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SH、FT4和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_(2)-D的关系,记录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F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SH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血钙及25-(OH)_(2)-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TSH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_(2)-D呈负相关(P<0.05);FT4、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_(2)-D均呈正相关(P<0.0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清钙水平异常有关,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
- 张慧芳许婷姝董蕊锐王高莹许耀辉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血清钙甲状旁腺素
- 血钙水平对ICU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钙水平对ICU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美国208家医院共10097名急性脑卒中ICU住院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血钙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和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钙水平与院内死亡的非线性关系。结果100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血钙±s为8.87±0.67 mg/dL,有1430例(13.90%)患者发生院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1,P<0.001)。GAM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入院时血钙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饱和阈值效应及非线性关系图表明血钙的拐点为9.50 mg/dL,此时院内死亡风险最低,过高或过低的血钙水平均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结论血钙可作为一种预测ICU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王静静黄振华雷景恒邓哲
- 关键词:脑卒中血钙非线性病死率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钙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钙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2例。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计算血肿体积。入院24 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钙水平,分为低血钙组(<2.1 mmol/L)、正常血钙组(2.1~2.7 mmol/L)、高血钙组(>2.7 mmol/L)。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1年再出血率和1年病死率,计算总预后不良率;同时,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根据血钙水平,将患者分低血钙组17例、正常血钙组20例、高血钙组15例。男性比例、年龄、入院至发病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钙组患者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血钙组和低血钙组,1年再出血率、1年病死率、总不良预后率明显低于低血钙组,随访GOS评分明显高于低血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血钙组患者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1年再出血率、1年病死率、总不良预后率明显低于低血钙组,随访GOS评分明显高于低血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共13例发生预后不良事件,归入预后不良组,其余39例归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钙水平、随访GOS评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1),与随访GOS评分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2.09 mmol/L,曲线下面积(AUC)为0.837,敏感度87.13%,特异度82.40%。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钙水平与血肿体积、神经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患者预�
- 张磊
- 关键词:血清钙血肿体积预后
相关作者
- 王鸥

- 作品数:257被引量:95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基因突变检测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突变 骨质疏松症
- 夏维波

- 作品数:397被引量:3,656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软化症 基因突变检测
- 邢小平

- 作品数:386被引量:1,543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密度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基因突变检测
- 孟迅吾

- 作品数:259被引量:1,516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李梅

- 作品数:323被引量:1,6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成骨不全症 基因突变检测 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