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篇“ 行为学评分“的相关文章
- 一种适用于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新型平衡木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科学研究用平衡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新型平衡木实验装置,平衡木两端固定有暗箱,平衡木之间的距离为大鼠两脚之间的距离,平衡木外部设有粗糙层。大鼠平衡木分为单杆平衡木和双杠平衡木,...
- 张文青吴青原郝石磊马莉敏雷达刘小芳陈胜利
- 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对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比较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对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方法构建致敏抗原诱导敏感实验动物诱发T细胞介导的反应性脊髓炎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多西环素组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分别采用丙戊酸钠和多西环素干预;在免疫当天及药物干预结束后测量动物行为学变化情况,在干预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出脊髓,观察小胶质细胞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采集血液样品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大鼠行为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胶质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丙戊酸钠组与多西环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丙戊酸钠组与多西环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大鼠体内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是影响大鼠行为学评分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后可有效降低大鼠行为学评分,并显著改善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但两种药物比较对各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刘莹袁伟峰孙兴成
- 关键词:丙戊酸钠多西环素行为学评分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
- 脑干出血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与意识障碍行为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脑干出血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与意识障碍行为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375例脑干出血患者中筛选出73例,依据入院后24 h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将其分为无意识障碍组(n=38)和重度意识障碍组(n=35),比较入院后24 h内、出院前24 h内两个时期的GCS评分及GCS中应答能力、行为认知能力、肢体对疼痛刺激反应、自行睁眼反应等行为学表现,以及腋测体温、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变化情况。根据是否有前述的行为学表现,又将重度意识障碍组患者分为有行为表现组(n=21)与无行为表现组(n=14),比较二者的腋测体温、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变化。将无意识障碍组、重度意识障碍组入院后24 h内、出院前24 h内的GCS评分与同时期的腋测体温、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在入院后24 h内、出院前24 h内两个时期,与无意识障碍组相比,重度意识障碍组患者的GCS评分更低,腋测体温和脉搏频率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但入院后24 h内的呼吸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出院前24 h内呼吸频率则在重度意识障碍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另外,无意识障碍组、重度意识障碍组两个时期的GCS评分与同时期的腋测体温、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意识障碍患者有行为表现组与无行为表现组在两个时期的腋测体温、呼吸频率、入院后24 h内脉搏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行为表现组出院前24 h内的脉搏频率较有行为表现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干出血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与意识障碍行为学评分紧密相关,其中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前24 h内的腋测体温、脉搏频率的升高与意识障碍患者GCS评分降低呈显著正相关。
- 左诗怡孙娟陈珍珍蔡涵旭胡志安姚忠祥刘勇
- 关键词:脑干出血行为学评分
- 凉血通瘀方改善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凉血通瘀方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每组设定3个时间观察点,分别为用药24 h、72 h、120 h,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观察使用凉血通瘀方干预前后,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72 h时间点,凉血通瘀组行为学评分已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并持续降低。2)在用药24 h、72 h、120 h 3个时间点,凉血通瘀组的TNF-α、IL-1β均低于模型组(P<0.01)。3)在用药24 h、72 h、120 h,凉血通瘀组的NF-κB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能够调控脑出血大鼠NF-κB通路活化、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炎症的级联放大效应,改善了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发挥抗炎作用。
- 黄天马李建香顾恒过伟峰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脑出血炎性因子抗炎作用
- 地黄饮子治疗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地黄饮子组、尼莫地平组、缺血组、对照组,各20只。10%水合氯醛麻醉,暴露并钳夹双侧颈总动脉40 min,造模使大鼠急性脑缺血。地黄饮子组:造模后每日灌服地黄饮子汤36 g/kg。尼莫地平组:造模后每日灌服尼莫地平12.5 mg/kg,缺血组:造模后每日灌服生理盐水1次。对照组:正常饮食。连续3周。分别在实验的第1周、第2周、第3周检测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和脑脑梗死面积。结果对照组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和梗死面积为0分。地黄饮子组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均明显低于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和梗死面积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能够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减少细胞凋亡,修复神经元,提高学习记忆功能。
- 刘恒涛
- 关键词:脑缺血地黄饮子行为学中风
- 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大鼠脑梗死比例及行为学评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大鼠脑梗死比例及行为学评分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优势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肌肉注射组、静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阳性对照组,缺血再灌注4 h后给药3次,末次给药1 h后,通过TTC染色检测脑梗死比例并评定大鼠的行为学评分。结果: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MCAO大鼠病灶侧脑梗死比例(P<0.05),其中穴位注射组优于肌肉注射组及静脉注射组。川芎嗪穴位注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可降低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大鼠脑梗死比例及行为学评分,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穴位特异性优势。
- 杜秋夏勤谈瑄忠李璘范炎
-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缺血性脑中风
- 大鼠行为学评分仪
- 行为学评分仪主要涉及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大鼠,其脊髓损伤后的行为学评分:BBB评分。BBB评分标准是美国Ohio大学研究人员于1995年正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功能评定法--BBB评分法。此评分方法需要鼓励大鼠积极运动,评...
- 黄志翾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行为学评分及ERK1/2通路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大鼠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造模后待缺血再灌注2h后予以神经行为学评估,每天1次;造模后第1天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干预,30min/次/天,疗程为3天,其余两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Western Blot检测大鼠ERK1/2、p-ERK1/2表达情况并观察ERK1/2通路激活情况。结果:电针干预3天后,电针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示电针组大鼠p-ERK1/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干预治疗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明显改善,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有关。
- 叶晓倩杨珊莉江一静
- 关键词:电针缺血性脑卒中ERK1/2信号通路
- 被动运动对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影响
- 研究被动运动对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选取孕29天健康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宫内缺氧缺血25分钟组、宫内缺氧缺血28分钟组(每组各4只);记录新生兔的一般情况...
- 王能里南燕叶伟林素唐震海柳艳丽林振浪
-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
- 文献传递
- 改良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评估新生兔神经行为表现的效果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改良的神经行为学评估结果量表对新生兔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效果。方法妊娠29d健康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缺氧缺血25min组、缺氧缺血28min组分别阻断孕兔子宫血流25、28min,对照组不阻断子宫血流。记录新生兔的一般情况。每组活产新生兔随机分为顺向评分亚组、反向评分亚组、改良评分亚组,分别按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顺向和反向顺序以及改良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量表顺向顺序进行评估,记录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比较不同评分方法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同时行病理学观察,分析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得分与缺氧缺血时间和脑细胞凋亡数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缺氧缺血25、28min组的死胎率分别为0.0%(0/28)、16.7%(6/31)与37.9%(11/29),X^2=21.33,P=0.00;纹状体单位面积内脑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多[分别为0(0-1)、7(6-10)与25(22-28)个,H=54.39,P〈0.05];神经行为学得分依次降低[对照组、缺氧缺血25和28min组相比,姿势:3.00(2.25-3.00)分、2.00(1.00-2.00)分与1.00(1.00-1.00)分,H=38.47;翻正次数:9.00(8.00-9.75)次、4.00(3.00-5.00)次与1.00(0.00-1.00)次,H=52.30;翻正得分:2.90(2.80-2.98)分、2.10(1.90-2.20)分与1.30(1.00-1.40)分,H=53.53;运动能力:3.00(2.00-3.00)分、1.50(1.00-2.00)分与0.00(0.00-1.00)分,H=38.97;吮吸和吞咽协调能力:3.00(2.00-3.00)分、1.50(1.00-2.00)分与1.00(0.00-1.00)分,H=42.87;嗅觉刺激:3.00(3.00-3.00)分、2.00(2.00-2.00)分与1.00(1.00-2.00)分,H=38.43;P均=0.00]。反向评分亚组神经�
- 王能里叶伟林素唐震海南燕柳艳丽林锦林振浪
-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表现
相关作者
- 李铁浪

- 作品数:186被引量:1,02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推拿 针灸 艾灸 针刺 META分析
- 严洁

- 作品数:364被引量:3,051H指数:3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电针 足阳明经穴 足阳明经 内关
- 汪玉良

- 作品数:129被引量:4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折愈合 骨折 手术治疗
- 刘未艾

- 作品数:186被引量:1,243H指数:19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隔药饼灸 脑卒中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灸 功能性胃肠病
- 张晓钰

- 作品数:15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弥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脑卒中患者 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