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66篇“ 褐斑“的相关文章
- 一种莲藕防褐斑保鲜容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藕防褐斑保鲜容器,包括底座、拼接仓和仓盖,拼接仓内部设有填充天然抗氧化剂和微生物抑制剂的填充仓,能够抑制酚氧化酶活性,防止褐斑产生,并抑制霉菌和细菌生长,延缓莲藕腐败;容器...
- 陈柳伊陈鹏朱丽君
- 一种防治黄褐斑的药物组合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黄褐斑的组合,其组成包括川芎总生物碱和益母草总生物碱,川芎总生物碱和益母草总生物碱的质量比在1:4~5:1之间。本发明防治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将川芎生物碱和益母草生物碱以特定比例组成的组...
- 彭成周勤梅熊亮王代波孙露瑶田云才
- 腹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该文作者通过对近20年来以腹针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简述了目前临床使用腹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并列举其他效果较好的,腹针联合其他疗法治疗黄褐斑的方案,简述了各方案的临床效果。其认为腹针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痛感小、显效快,在中医美容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少、相关机制研究不足、缺乏标准化诊治指南及金标准、有效观察及回访时间短、临床研究质量偏低等问题。
- 陈杨云吴媛媛徐诺徐诗婷林咸明
- 关键词:腹针黄褐斑临床疗效
- 苹果褐斑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 2025年
- 苹果褐斑病(绿缘褐斑病)主要由苹果双壳菌引起,该病害严重影响叶片、果实及叶柄,导致早期落叶,削弱苹果树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减少果农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褐斑病的发生原因,探讨了气候条件与栽培管理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并总结出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通过综合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能够有效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李萍罗运格
- 关键词:苹果褐斑病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 一种高效防控桃果肉褐斑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控桃果肉褐斑症的方法,其是在桃树枝干表面涂刷特定药液,然后利用塑料平网环树干制作围栏,并在围栏与树干之间的间隙内填满特制的石灰土,再浇入特定的肥液;在围栏以上的树干、主枝及侧枝部位用药液浸泡后的无纺...
- 黄新忠曾少敏黄保平吴景栋姜翠翠吕科良
- 荔枝褐斑病病原鉴定及生防菌筛选
- 2025年
- 【目的】鉴定新发生的荔枝褐斑病病原种类,并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和生防菌的筛选,为该病发生规律研究及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0月采集荔枝幼树褐斑病叶片,采用病组织分离获得菌株GZ1并依据柯赫氏法则确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比较及内转录间隔序列(ITS)、β−微管蛋白基因(Tub2)、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基因(rpb2)的多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在不同碳源、温度、pH等培养条件下,测定GZ1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种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XX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 BS对GZ1的抑制效果。【结果】菌株GZ1是荔枝褐斑病的致病菌,其种名为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 rostratum(Drechsler)K.J.Leonard&Sugg。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7,能利用多种碳源且蔗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B.subtilis XX和B.velezensis BS均对该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嘴突凸脐蠕孢引起荔枝褐斑病,为荔枝新病害,研究为嘴突凸脐蠕孢引起的荔枝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 丁晓宋雨习平根李敏慧姜子德孔广辉
- 关键词:病原鉴定生防菌
- 一种协同增效的祛黄褐斑药物组合物
-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协同增效的祛黄褐斑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人参皂苷Rk3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以及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其中,所述人参皂苷Rk3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重量比为:1:(0.1~0.5)。实验...
- 范代娣张艳宜范翠英梅莎王顶段文霞段志广徐茹严钰博
-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认识与治疗新进展
- 2025年
-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面部对称的黄褐色色素沉着疾病,好发于女性,难治性和高复发率给其治疗管理带来了挑战。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复杂,不仅与黑素细胞有关,还与光老化、基膜损伤、血管增生等有关。本文综述了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新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 刘琳霞雷铁池
- 关键词:黄褐斑发病机制
- 基于多维分析的黄褐斑诊疗效果评价系统
- 本发明涉及黄褐斑诊疗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多维分析的黄褐斑诊疗效果评价系统。其包括图像分割处理模块以及样品子集特征图像选取模块。本发明通过述图像分割处理模块采用区域级图像分割方式,对采集的病灶图像进行图像分...
- 李莉曾小端朱琳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喷药控制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喷药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受黄褐斑影响的皮肤区域进行实时光谱分析,获取所述皮肤区域的光谱反射数据;对所述光谱反射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提取黄褐斑特征波段,并计算黄褐斑强度指数;根据...
- 徐红燕朱仙芬王茹稼徐珊珊何仁田自有陈旭徐利君林利芬
相关作者
- 刘幸海

- 作品数:432被引量:4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杀菌剂 类化合物 吡唑
- 贺红武

- 作品数:372被引量:85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除草活性 生物活性 氧 杀菌活性 除草剂
- 唐科志

- 作品数:89被引量:2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柑橘 柑桔 柑橘衰退病毒 柑桔衰退病毒 褐斑病菌
- 江秀均

- 作品数:103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桑园 桑树 朱砂叶螨 桑粉虱
- 关军锋

- 作品数:355被引量:2,785H指数:29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 贮藏品质 采后 1-MCP 黄冠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