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梳理葛根素治疗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为数据库,检索2003—2023年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对样本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中文文献755篇,英文文献199篇,中文呈下降趋势,英文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李强翔、Kim Jin Sook和Du Guanhua。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是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图谱显示葛根素制剂、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是主要研究方向。英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图谱显示其主要围绕葛根素制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研究总发文量呈稳定趋势。核心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以中国学者和研究机构为主,交流合作有待加强。中英文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是共同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稻曲病成为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为摸清稻曲病菌研究历程和趋势,基于CITEXS文献综合数据库,借助CITEXS赛特新思数据分析平台,对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关于稻曲病菌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表明,在稻曲病菌研究领域,研究机构中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发文量排名第1位,Journal of Fungi期刊刊载文献量最多,2020年以前稻曲病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病机理及稻曲菌素方面,而2020年以后关于水稻抗性评价和稻曲病的防控等相关成果逐渐增多。
目的:分析近6年针灸干预肿瘤随机对照研究特点,为临床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2024年发表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针灸干预肿瘤临床和实验类随机对照研究,对文献基本要素开展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29篇临床研究和78篇动物实验。2020年前发文量逐年增多,2020年后发文量减少。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分别发表在55本和19本英文期刊,发文量最多均见于Integr Cancer Ther;中文期刊发文量最多是《上海针灸杂志》和《中国针灸》。研究来自11个国家,排名前2的分别为中国和美国,动物实验均出自中国。涉及乳腺癌、胃癌、肺癌等癌种,研究最多主症是癌痛、癌性疲乏和化疗后恶心呕吐,针灸多随症选穴;动物实验多选取1个或几个穴位,造模和处方较统一,多研究骨癌痛和骨髓抑制。结论:针灸干预乳腺癌、胃癌和肺癌是全球研究热点,多集中于调节疼痛、神经精神类反应、消化道反应和免疫功能,机理研究有待深入。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铜死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铜死亡的研究进展,寻找潜在的研究方向。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年1月1日~2024年9月30日有关铜死亡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铜死亡发文量近几年迅速增加,中国在发文数量上居首位,但中心性低于二、三名,即美国和印度;国内发文量前4的作者是王议贤、曹建平、焦旸、朱巍;机构间合作较少;热点话题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等机制和相关疾病的探索上;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是与铜死亡密切相关的疾病。结论:早期铜死亡发病机制的研究是铜死亡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后期逐渐呈现出发病机制与临床疾病并行研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