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8篇“ 认知图式“的相关文章
- 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设计
- 2024年
- 以认知图式理论指导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实际运用能力,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作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在分析认知图式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基础上,指出了认知图式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并设计了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胡娟娟
- 关键词:小学英语认知图式思维导图教学实践
- 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吉林文旅APP界面设计
- 2024年
- 探讨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吉林文旅APP界面设计,通过认知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界面设计与认知图式的关联。借鉴国内外界面设计,设计出区别于商业为目的的、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吉林文旅APP界面,展现吉林独特的文旅魅力。
- 颜成宇孔安琪马映彤
- 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高中政治整体性教学路径研究
- 2024年
- 认知图式理论下的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实现经验的情境联结、整合理解与迁移应用,生成整体性教学路径。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节教学为例,探索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高中政治整体性教学路径:综合性情境创设,联结学生先验经验;统整性内容优化,引导整体图式建构;迁移性任务布置,转换概念图式应用;多样性评价介导,深化个体图式建构。
- 黄继飞
- 关键词:认知图式高中政治整体性教学
- 认知图式视域下《浮生六记》林译本中典故的翻译策略
- 2024年
- 典故不仅是语言的核心元素,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典故的翻译质量会直接决定文本翻译的总体成果。图式理论为译者成功翻译典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翻译视角。图式理论认为,有效激活译语读者的相关文化认知图式是进行典故翻译的关键。如果忽略了读者在认知背景下的文化图式模式,或者原创作者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图式存在差异,这都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失误和偏见。只有当我们消除了由于认知和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时,我们才能准确且高效地翻译汉英之间的典故。本文以图式理论作为框架,分析了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所采取的典故翻译策略。
- 唐嘉熙
- 关键词:典故认知文化图式翻译策略《浮生六记》
- 认知图式优化的教学实现——评余党绪《读写活动中的“破我执”》课例
- 2024年
- 认知心理学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构建,在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变化。认知图式是个体为应对某一特定情境而形成的认知结构,会根据情境变化而发展,外界干预可以实现认知图式的优化。余党绪老师《读写活动中的“破我执”》课例可视为利用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认知图式优化的典范。
- 吴欣歆
- 关键词:认知图式特定情境课例读写活动教学实现
- 认知图式:绘制儿童诗歌学习的“图谱”
- 2024年
- 诗歌在引领儿童接触优美语言、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审美经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以认知图式理论为指导进行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图式,捕捉语言图式,探究结构图式,可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结构化认知能力。
- 董艾青
- 关键词:认知图式诗歌教学
- 认知图式理论流变及其教学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认知图式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孕育期、创生丰富期、应用爆发期与成熟完善期四个阶段;认知图式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学习者经验统整化的重要作用,可以助力知识经验内化、促进概念系统建构与强化经验应用迁移;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型、教学评价改进措施与学习资源开发方式等教学应用研究,提出认知图式的教学实践应当创生结合学科认知图式的教学范式、加强教育技术与认知图式的融合。
- 张晶晶陈柯宇
- 关键词:认知图式教学应用知识结构化
- 在单元教学中构建群文阅读的认知图式
- 2024年
- 认知图式理论为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立足单元主题,将分散的知识整合、结构化,以点带面,以单元课文带动群文阅读,构建并不断优化和丰富认知图式,可以给传统的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阅读素养。
- 李志芳
- 关键词:单元教学认知图式
- 认知图式视角下闽南建筑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 2024年
- 本文以认知图式视角为理论基础,以泉州地区的闽南建筑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些词汇的英语翻译。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了闽南建筑文化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认知图式。其次,结合不同文化中的图式差异,剖析了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和音译等。再次,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闽南建筑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对比和翻译研究,以讨论不同策略的适用性和效果。最后,总结了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建议,以促进闽南建筑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 王碧荣
- 关键词:认知图式文化负载词英译翻译策略
- 认知图式下《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敌托邦式怀旧建构
- 2024年
- 文章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主人公爱米丽视为“可能世界”中鲜活的个体,借助怀旧认知图式理论分析爱米丽在“可能世界”中怀旧情结的触发机制、怀旧建构的策略及其成效。现代性与原生家庭的不幸引发爱米丽归属感危机,她借助对理想化的精神家园、社会纽带、怀旧自我以及替代意义的建构,象征性地补偿了在现实中缺损的归属感。由于爱米丽患有心理疾病,加之现实处境的剧变,使她缺少与社会博弈的资本。因此,她所建构的精神家园和纽带关系呈现敌托邦倾向,无法贴近现实,成效较低,这也折射出爱米丽向现实妥协的无奈与悲凉。
- 沈洁许庆红
- 关键词:爱米丽怀旧认知图式触发机制
相关作者
- 吴斐

- 作品数:101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视域 民族文化 译介 民族
- 陈勇

- 作品数:107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新媒体 视域 语文 语感
- 齐艳

- 作品数:28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理据性 语言符号 同声传译 口译 认知图式
- 张茉楠

- 作品数:708被引量:982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研究主题: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全球价值链 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 蒋学军

- 作品数:9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 研究主题:翻译 认知图式 大学英语 英语被动句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