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6篇“ 语言批评“的相关文章
- 德拉尼的科幻语言批评与族裔未来想象 ——以《巴别-17》文本分析为例
- 塞缪尔·R德拉尼(1941-)是美国科幻文学大师,对美国非裔及其他少数群体的历史和现实有深刻理解,他以《新星》《巴别-17》《达伦格尔》等作品为人所知,共获得四次星云奖、两次雨果奖。“语言”是德拉尼的科幻书写中一个贯穿始...
- 左茂江
- 关键词:语言
- 当代汉诗的“语言批评”及其哲学资源
- 2023年
- “语言批评”是指基于现代语言哲学,从语言的诸种症候入手而对诗歌文本或诗学现象进行评判的话语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的推动之下,当代新诗的创作与批评也出现了一次“语言学转向”。与哲学资源相对应,语言批评可分为本体论批评、形式论批评、现象学式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诸亚型。众多诗论家以语言哲学为批评资源,品藻作品,论衡人物,不仅初步形成了新诗批评的语言学派,还为现代汉语诗学建构提供了新的维度,但也存在理论适用性缺失、文化语境错位以及事实虚无主义等偏至。如何在诗与哲、中与西、词与物之间做出某些调适,实现哲学话语诗学化、西方资源汉语化、诗歌语言“及物化”,是摆在当代语言批评家面前的一道文化难题。
- 赵黎明
- 关键词:语言批评解构批评
- 当代汉诗的“语言批评”及其哲学资源
- 2023年
- 批评是对艺术现实的反馈,语言批评的形成当然离不开诗人的写作实践。新的文学现实需要新的理论烛照,新的文学经验需要新的批评视野,引入“语言批评”这一概念,就是要对汉语诗歌新出现的语言景观进行切近而有效的评判。为了保持批评的针对性,我们亦将其进行了简单分类,具体分为“本体论批评”“形式论批评”“现象式批评”“解构式批评”等。本文拟以当代诗家的诗话、论著等为分析材料,通过对某些诗歌话语哲学谱系的追踪,厘清其诗学建构与哲学资源之间的知识关联,为当代汉诗批评新范式的建立提供某种学术镜鉴。
- 赵黎明
- 关键词:汉语诗歌诗学建构当代汉诗语言批评写作实践
- 刘若愚诗学的语言批评观研究
- 在海外汉学和比较诗学的语境中,刘若愚及其诗学批评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作为一名跨文化和跨语际的理论家,刘若愚的诗学批评既致力于构建中西综合的文学理论,又以语言批评为方法论,形成了自身的诗学批评体系。其诗学的语言批评观,首先以...
- 张雯雯
- 关键词:诗学批评语言批评跨语际
- 语言批评“中国化”的再审视
- 2019年
-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科学审视语言批评"中国化"过程中的特定知识取向及其运作实施,检验其思想成果和正反效应的理论前提和现实根据。这一意指包括双向交互的两个层面:其一,对于从语言维度出发来研究文学、文学活动的语言批评而言,"中国化"不仅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的探索性过程;其二,对于"中国化"的知识诉求与贯彻来说,在强调语言批评必须关注当代中国的文艺现实和文化传统的同时,还需反思这种诉求对准确理解和科学运用语言批评的影响。
- 王丹
- 关键词:语言批评审美主义文化研究
- 语言批评思辨视角下中美大学生英文写作对比
- 2019年
- 以语言批评为视角,运用批评分析工具,对比中美大学生英文习作的区别,在句子层面对中国学生从概念功能、语态,名物化和逻辑语义功能层面上提供可行帮助,以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 南晶
- 关键词:语言批评英文写作思辨能力
- 试论20世纪以来语言批评的文化转向问题
- 2017年
- 20世纪以来,语言批评逐渐从原来的形式批评转向语言的文化研究。其文化转向基本表现为:由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由语言静态研究转向语言动态研究、由语言工具论转向"语言本体论"。当语言进入文化转向后,语言批评的功能被扩大化的同时,语言的话语批评局限性随之凸显,具体呈现为语言表征难度加大,对语言的过度释放和自由拼贴引发文学批评的反思,以及不可言说的思想与意义被普遍忽视,致使语言批评面临表述的困境。
- 李文英
- 关键词:语言批评文化转向话语语言本体论
- 语言批评的文化转向析评
- 2017年
- 在20世纪,作为基于语言维度来研究文学的理论话语,语言批评的重心逐渐由形式、结构转向文化政治。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文学的"内部"转向"外部",由静态的形式研究转向动态的行为研究,由语言工具论转向语言本体论。由此,语言批评在拓展自身的研究空间的同时,其话语表述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语言表征有效性的危机,对语言的过度释放所引发的批评合法性反思,以及对不可言说之物的忽视。
- 王丹
- 关键词:语言批评文化转向
- 语言批评的作者话语:从“解构”到“建构”
- 2017年
- 在20世纪晚期,秉守“捍卫作者”立场的理论家E.D.赫施曾不无伤感地指出:自T·S·艾略特的文学批评活动开始,“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独立于这种主观世界(作家个人的心灵、思想与情感)而存在的,这一点成为不容辩驳的事实”1。就整体来看,这一说法鲜明呈现了文学语言批评对于作者及其在文学活动中形象与地位的总体态度。不过,在如何认识这一历史变更的关键层面,却又存在着莫衷一是的种种说法。
- 王丹
- 关键词:当代文论文本叙事文化象征当下文学言说方式
- 后现代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批评被引量:6
- 2016年
- 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关键的主题和概念,而葛兰西、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巴特等的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对霸权斗争、全球化、知识和权力、语言和权力、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制度和生活世界的分离、制度对生活世界的殖民以及各种对这种殖民的抵制与反抗等的阐释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研究课题。批评话语分析产生于后现代的语境下,是对"后现代性"批评研究的一种贡献,其重点关注的是语言在后现代社会变化中的作用。本文旨在简单梳理后现代主义关于文化、知识以及语言批评的一些核心思想,以管窥后现代批评社会科学的社会观和语言批评观。
- 辛斌
-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知识语言批评
相关作者
- 王丹

- 作品数:36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批评 文学 语言 视域 艺术生产
- 郭勇

- 作品数:84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变革 基础教育 晚清 文学革命 语言批评
- 孙文宪

- 作品数:39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语言意识
- 吴建民

- 作品数:122被引量:11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古代文论 经学 《文心雕龙》 命题 古代文学
- 何旺生

- 作品数:18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郭绍虞 中国诗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体学 语言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