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2篇“ 语言接触“的相关文章
竹林镇酸汤话语言接触浅析及语言态度调查
2024年
竹林镇酸汤话方言区地处湘语和西南官话的交汇处,语言环境复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酸汤话、苗语、天柱话等多种方言在此接触的现象。本文将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对竹林镇酸汤话进行分析,并对当地村民的语言态度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探究语言接触对酸汤话产生的影响。
宋燕玲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言态度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下的中国文化想象——以语言接触为例
2024年
16世纪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开拓了一条连接美洲与亚洲的航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商贸往来,史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并被学界视为早期全球化的雏形。本文从文化想象的角度入手,探讨航线两端(菲律宾与墨西哥)留存的文化烙印,尤其是语言接触,印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不止于商贸领域,更在于推动了亚洲与拉丁美洲之间的民心相通。文章突出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对于中国元素的接受以及阐释,并由历史观照现实,指出加强中拉人文交流以促文明互鉴的现实价值。
陈金梅
关键词:语言接触文化想象
汉日语言接触视域下新兴介词“对于”的形成
2024年
提及域外语言对汉语语法的影响,学界多使用“欧化”的概念,主要考察五四以后的语言状况。本文从近代汉日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将考察时间提前至19~20世纪之交,以清末近代报刊和日译汉文本中的语言实例为研究语料,对现代汉语介词“对于”形成过程中的日语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的介词用法兴起于20世纪初,通过与日语汉字复合词「二対シテ」的对译,得以广泛应用。本文从汉日语言接触的角度对“对于”的欧化观点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本研究可望为考察现代汉语欧化过程中的日语因素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语言接触语言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薛桂谭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言演变日译汉欧化日化
汉日语言接触视角下“抽象名词+上”结构的演化——基于清末日译汉文本的实证研究
2024年
语言接触语言演变之间的关系考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尚在探索和建构阶段。本文从近代汉日语言接触的视角,对汉语“抽象名词+上”结构的用法意义及演变进行了探讨。基于实证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译自日语出版物的文本考察,以日汉对译的真实用例,从音节结构与句法功能两个角度,客观展现清末汉译日本书中日语「抽象名詞+上」结构的翻译模式及与汉语“抽象名词+上”结构之间工整严明的对应关系,从语义层面分析了“上”的语义变化和其前接名词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进而论证了近代密切的汉日语言接触带给汉语方位词“上”用法的改变。通过本文的研究,证明了实证性研究是解决中日语言交流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汉字为媒介的东亚语言接触语言演变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薛桂谭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言演变
元白话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2024年
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元白话表现出独特的语言接触面貌。目前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学界对其研究可以说表现为从断代的静态描写到历时的动态描写,从文献的混同分析到分类对照考察,且逐渐兼顾汉语本身演变规律和语言融合因素的双重影响。不过研究成果虽多,但也存在研究广度欠缺、研究视域狭窄,对内在机制动因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站在长城地带北方话语言接触底层研究的视角上,认为“汉儿言语”并非某个朝代所独有,至少在魏晋南北朝以来不断发展递变,在长城内外已构成“汉儿言语联盟”。站在北方话发展历史的角度观照“汉儿言语”“辽代汉儿言语”“蒙式汉语”“满式汉语”等均是其不同时代的变体。理清这一汉语发展脉络,对我们认识汉语基础方言的演变、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杨春宇张姗
蒙汉语言接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
语言接触会引起语言结构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对语言要素中语音、词汇、语法的影响。在巴彦淖尔这个多民族尤其是蒙汉人民杂居的地区,蒙汉语在接触的过程中会互相借用,融入彼此的语言系统中去。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巴彦淖尔地区的蒙古族、汉族居民的语言系统,以便从语言接触角度分析当地语言系统发生的变化。这不仅有助于对两种语言接触程度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更是对于新时期做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有重大意义。
陶丽
关键词:蒙汉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视角下闽南话的词汇变迁
2024年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法,面对面采访近30位调查者对闽南话词汇的表达,通过历时性比较,研究闽南话词汇在普通话的强势入侵下发生的改变,分析其词汇变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语言保护、文化传承和语言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陈昕钰
关键词:闽南话语言接触普通话词汇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西北回族汉语方言语音分析
2024年
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研究西北回族汉语方言,与西北方言的整体特点进行比较,结合西北汉语方言规律,系统、深入地分析其汉语方言的演变规律,力图展现演变的原因。其中,通过有目的的方言点调查,取得能够体现西北回族汉语方言的典型语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西北回族汉语方言的形成以中原官话、兰银官话两大官话为背景,加之西北特有的多语系共存的语言生态,还要结合历史上西北地区经过的人口大迁徙,将关中方言作为主流方言而带动的方言接触,使得西北地区的回族汉语方言同中存异。
牛香兰
关键词:语言接触声母韵母
语言接触视域下现代汉语中的韩语借词现象研究
2024年
韩语借词是现代汉语语言生活中非常鲜活的语言现象。本文基于语言接触的视角,从借入偏好和借入方式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解答了汉语从韩语中借入什么和怎样借入两个问题,从而对新时代汉韩语言接触的特征与倾向形成了较清晰的认识。
刘芳
关键词:借词汉语韩语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视域下日本『民法典第四編:親族』中的汉字词研究
历年来,学者们在研究汉日语言接触时,多是针对某一中日同形词的语义流变情况进行的,而对汉日双方构词层面上的语言接触则鲜有研究。本论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别对日本『民法典第四編:親族』中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的构词模式、语素结...
母燚楠
关键词:日语汉字词构词

相关作者

敏春芳
作品数:64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接触 敦煌愿文 词语 敦煌文献 汉语
陈保亚
作品数:130被引量:477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茶马古道 语言接触 古道 汉语 丝绸之路
王双成
作品数:48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接触 西宁方言 藏语 安多藏语 语法化
杨永龙
作品数:40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研究主题:语言接触 近代汉语 构式 语气词 格标记
吕嵩崧
作品数:48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
研究主题:高山汉话 语言接触 壮语 普通话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