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篇“ 调[牙合]“的相关文章
- 精确调[牙合]治疗运动型食物嵌塞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治疗运动型食物嵌塞的调[牙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邻面接触关系正常的食物嵌塞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咬合关系,诊断食物嵌塞原因,精确调[牙合]治疗后观察临床治愈后第2、4、8周复查食物嵌塞情况。结果术后2 w,124例患者中有93例食物嵌塞症状治愈,15例显效、10例改善、6例无效;术后4 w及8 w未完全治愈者经再次调磨后,成功率达94.4%,3组治愈率对比表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确调[牙合]后有效提升运动型食物嵌塞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陈丽竹屈直
- 关键词:咬合关系
-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模拟调[牙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牙合]效果。方法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牙合]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4、46牙单冠和44-46、45-47牙三单位桥,虚拟拔除对应牙位上的天然牙。分别使用下颌运动轨迹(下颌运动轨迹组)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虚拟[牙合]架组)对修复体进行虚拟调[牙合]。测量天然牙与调[牙合]后修复体[牙合]面间的三维偏差均方根,比较2组虚拟调(牙合)方法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修复体下,下颌运动轨迹组的三维偏差均小于虚拟[牙合]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虚拟调[牙合]方法下,44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小,46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大,且只有44牙单冠与其他修复体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咬合设计时,使用下颌运动轨迹调[牙合]较基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的虚拟调[牙合]能更有效地去除修复体的咬合干扰。
- 马丽娅巢家瑞刘飞梅健菘沈颉飞
- 关键词:颌位关系下颌运动轨迹咬合干扰
- 3种序列咬合纸选磨调[牙合]方式对单颗磨牙种植延迟咬合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3种序列咬合纸选磨调[牙合]方式对单颗磨牙种植修复延迟咬合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患者32颗第一磨牙种植修复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2例)、B组(10例)和C组(10例),分别采用(100+40)、(100+50+30)、(100+40+20)μm序列咬合纸调[牙合],TeeTester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检测修复当天,修复后3、6个月修复体与邻牙的咬合延迟时间及[牙合]力百分率比值,同期记录随访期间各组需再次调[牙合]的病例数。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修复当天各组咬合延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6个月,C组仍小于A组和B组(P<0.05);随访期间各组时间均有缩短趋势(P<0.05),但仍存在咬合延迟。与B组及C组相比,A组在修复各时间点的[牙合]力百分率比值均较小(P<0.05);随访期间各组比值呈增大趋势(P<0.05),其中C组升高幅度最大(P<0.001)。A组需再次调[牙合]病例数较少,C组最多(P<0.05)。各组种植修复体与邻牙的咬合延迟时间与[牙合]力百分率差值存在正相关性(P<0.001)。结论:(100+40)μm序列组咬合稳定性高,具备更强的临床适用性。序列选磨调[牙合]方式实现的咬合接触间隙越小者,咬合特征变化可能越大,临床上需密切随访。
- 梁炎婷谢萍李晴覃梦婷黎宴伶邓敏
- 关键词:调[牙合]
- 根管术、牙周及调[牙合]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根管术、牙周及调[牙合]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5日~2019年6月18日于抚顺中医院收治的112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采用根管术、牙周及调[牙合]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牙齿松动度评分、叩痛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牙齿松动度、叩痛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齿松动度、叩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术、牙周及调牙合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牙齿的松动程度,缓解疼痛,提升疗效。
- 李坤
- 关键词:松动度逆行性牙髓炎
- 模型分析和调[牙合]法治疗运动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模型分析和调[牙合]法治疗运动型食物嵌塞的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6名食物嵌塞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取模。根据解剖变异、[牙合]力方向失调、[牙合]力大小失调对运动型食物嵌塞进行分类并制定调[牙合]方案。治疗后按照“完全不塞”、“改善明显”、“轻微改善”、“完全没变化”记录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并在一年内进行随访。结果:上颌第一与第二磨牙间发生食物嵌塞的几率最大。治疗当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分别为1.75,1.85,1.68,1.38,1.27。治疗当天与1月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当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各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63%,89.58%,84.38%,70.83%,61.46%。结论:调[牙合]是运动型食物嵌塞有效的治疗方法。模型分析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调[牙合]方案。
- 霍静怡郝亮詹维晟任杰王敏罗云
- 关键词:食物嵌塞调[牙合]
- 邻接紧密型食物嵌塞调(牙合)治疗的精确引导技术研究
- 目的: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打印技术,研究精确引导技术用于邻接紧密型食物嵌塞调治疗,并对该技术进行体外误差初步分析,推动精确调(牙合)治疗进步。方法:收集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的邻接紧密型食物嵌塞患者14例牙超硬石...
- 李卓仑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食物嵌塞误差分析
- 文献传递
- T-scan咬合力计在咬合板调(牙合)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用T-scan咬合力计评价咬合纸对咬合板调(牙合)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咬合不协调所致的咀嚼肌疼痛患者,佩戴咬合板后,先用咬合纸对其进行调(牙合),达到咬合纸调(牙合)标准后再用T-scan检查调(牙合)效果,如有早接触点或(牙合)干扰点,继续调(牙合),直至无早接触及(牙合)干扰点,观察T-scan指导调(牙合)前后的咬合时间、咬合分离时间、左右侧牙弓咬合力百分比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T-scan指导调(牙合)后的咬合时间、前伸咬合分离时间、左侧牙弓咬合分离时间、右侧牙弓咬合分离时间、左右侧牙弓咬合力百分比差值均小于T-scan指导调(牙合)前。其中,T-scan指导调(牙合)后的咬合分离时间、左右侧牙弓咬合力百分比差值相较于T-scan指导调(牙合)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咬合纸检查咬合时,对于动态早接触点及(牙合)干扰点存在不足,在临床上可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2)T-scan咬合力计相较于咬合纸,能准确定位异常咬合接触点,指导咬合纸对咬合板调(牙合)后,患者的咬合明显改善。
- 岳媛崔晓华杨雪莲杨琪李英田淳
- 关键词:咬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齿科CAD系统的义齿表面重建及调(牙合)方法研究
- 尽管齿科CAD系统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在用该系统进行修复体设计时依然需要大量的交互操作。因此减少该系统中的交互操作将有利于提升修复体的设计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曲面重建和形态优化方法对减少修复体设计时的交互操作进行了...
- 李迅
- 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牙行SRP及调(牙合)前后龈沟液中ALP含量变化的研究
- 目的:咬合创伤(occlusal trauma)是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它可以使牙龈退缩及探诊深度增加,X线显示牙周膜间隙增宽和骨白线改变,发生牙槽骨的垂直型吸收。现在对于咬合创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咬合创伤及咬合调整对于牙...
- 赵悦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咬合调整
- 文献传递
- 咬合纸指导临床调(牙合)可靠性的定量研究
- 修复治疗的目标是实现修复体咬合面或切端与对颌牙的咬合面或舌面形成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使咬合接触与患者自身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肌肉组织等相协调。 咬合指示材料可以记录咬合接触信息,是临床上辅助医生正确的识别不和谐咬合因...
- 宋倩
- 关键词:冠修复体牙冠修复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美青

- 作品数:220被引量:9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咬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髁突软骨 渐进性咬合紊乱
- 侯潇

- 作品数:6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调[牙合] 咬合力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指数 牙齿磨耗
- 方碧松

- 作品数:21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食物嵌塞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 慢性 牙本质 窝洞
- 孙玉春

- 作品数:473被引量:71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列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化 全口义齿 义齿
- 张筱薇

- 作品数:36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牙科恐惧症 恒磨牙 继发龋 患儿 ART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