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79篇“ 谷胱甘肽转移酶类“的相关文章
- 我国人群谷胱甘肽转移酶类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索我国人群谷胱甘肽转移酶类(GSTs)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07年,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94-2004年关于谷胱甘肽转移酶T1(GSTTl)和谷胱甘肽转移酶M1(GSTMl)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收集符合要求的文献7篇,其中关于GSl、T1基因的文献5篇,累积病例379例、对照376例;关于GSTMl基因的文献6篇,累积病例432例、对照429例。GSTTl按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的OR值为1.31(95%CI为0.98~1.75)。GSTTl基因多态和慢性苯中毒易感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GSTMl基因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的0R值为1.85(95%CI为1.10~3.12),GSTMl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之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人群的GsTTl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没有明显的关系,GSTMl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存在一定的关系。
- 沈波许旭艳陈艳王李仁郑能雄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慢性苯中毒
-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s)P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展的相关性,探讨高风险GSTP1-Val等位基因在氧自由基致胃癌中的作用。方法以血液样本、胃癌细胞和相应正常胃黏膜细胞样本为实验材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P(GSTP)的含量和活性改变;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外周血DNA GSTP1的多态性。结果胃癌、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两种癌前病变组织中GSTP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78.00%(39/50)、48.00%(24/50)和74.00%(37/50),与正常胃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P在胃癌时升高[(27.5±24.5)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组[(7.1±2.3)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GSTP在癌前病变组[(16.8±12.3)μg/L]高于正常人组(P<0.01);GSTP含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914,P<0.01);高分化及中分化管状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2.73%(8/11)和100.00%(21/21),高于低分化管状腺癌(58.33%),分化程度与GSTP表达呈正相关(r=0.732,P<0.01)。Val 105的酶代替具有Lle 105的酶对多环芳烃二醇环氧化作用的效力高7倍,说明携带Val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胃癌危险性明显高于非携带Val等位基因个体。结论 GSTP是机体损伤解毒的酶,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是肿瘤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标志酶;GSTP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展相关。携带GSTP1 Val等位基因的个体胃癌发病风险增高。
- 薛红霞
- 关键词:胃癌谷胱甘肽转移酶类癌前状态
- 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3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达美康对照组10只。治疗4周后提取各组心肌组织总RNA通过RT-PCR,以β-actin为内参照对GST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三七总皂苷组GST基因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够诱导GST基因表达,催化谷胱甘肽与亲电子物质发生结合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心肌损害。
- 阎英杰魏红杨献英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谷胱甘肽转移酶类基因表达
- 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的全自动化合成及用于突触结合蛋白C2A-GST的标记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建立和优化全自动化合成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的方法,并用其进行突触结合蛋白C2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标记,评价其用于探测肿瘤模型化疗后凋亡的价值.方法 对美国GE TRACERlab FXFDG和TRACERlab FXr-N合成模块进行硬件改造和程序编写,用2个模块全自动化合成18F-SFB并计算产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合成产物;18F-SFB与C2A-GST突触结合蛋白反应后,用HPLC分析标记产物并计算标记率;将37 MBq 18F-FB-C2A-GST经耳缘静脉注入2只化疗后原位VX-2肺肿瘤新西兰大白兔体内,于注射后0.5,1和2 h行PET/CT显像,显像结束后处死兔,取肿瘤和对侧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18F-SFB合成时间约87 min,其中4-18F-氟苯甲酸(18F-FBA)用时48 min,放化产率达(76.41±4.00)%(n=10);18F-SFB的校正放化产率为(45.43±5.90)%,放化纯为95%左右;合成的18F-SFB易与C2A-GST反应,标记率可达80%~90%,纯化后18F-FB-C2A-GST的比活度为(1.33~3.33)×109MBq/mol,放化纯可达99%.荷瘤兔PET/CT显像示18F-FB-C2A-GST主要经肾排泄,血液清除快,心肌、正常肺和肝无明显放射性摄取;化疗后的2只荷瘤兔CT所示肿瘤和增厚胸膜部位PET显像呈放射性浓聚,病理检查见大量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应用常规生产18F-FDG的GE合成模块为平台可全自动化合成18F-SFB;18F-SFB易与突触结合蛋白C2A-GST反应;18F-FB-C2A-GST兔PET/CT显像示其生物分布理想,能有效探测化疗后肿瘤凋亡.
- 侯彦杰刘标王自正徐绪党李少华田伟王峰
- 关键词:苯甲酸盐类氟放射性同位素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 GSTA4基因调控区T/A多态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A多态(rs182623)与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Bead Lab Genotyping System技术对31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和307例正常人的GSTA4基因调控区-1718位多态进行检测。结果:GSTA4调控区-1718位点突变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12.5%、正常对照组为19.1%,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8,P=0.002)。与携带GST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T基因型相比较,至少携带一个突变A等位基因(TA和AA)的个体患肺癌风险降低了50%(校正OR=0.50,95%CI=0.346~0.725),病理分型分析结果显示风险降低主要发生在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OR、95%CI分别为0.41(0.231~0.732)、0.36(0.135~0.976)]。分层分析后显示,此保护作用在累计吸烟量≤25包年人群中更强(P〈0.001,校正0R值-0.24,95%CI=0.110~0.533)。结论:首次发现GSTA4基因调控区-1718位T/A多态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联。
- 经剑颖蒋跃明胡志斌马红霞许量王颖刘宏亮王一钱吉
- 关键词:肺肿瘤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 ^(99)Tc^m-FM2心肌细胞凋亡显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99)~Tc^m 标记突触结合蛋白Ⅰ的 C2A 片段-谷胱甘肽转移酶复合物(FM2)在心肌细胞凋亡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基因工程合成 FM2,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修饰,经葡庚糖酸钠(GH)转换标记制备(99)~Tc^m-FM2。(99)~Tc^m-FM2经纯化后,纸层析法测定放化纯。破碎红细胞膜磷脂结合实验检测(99)~Tc^m-FM2在 Ca^(2+)介导下与凋亡细胞表面磷脂结合的能力。以6头小型猪制备心肌凋亡模型,通过心导管将球囊送入并充气阻塞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远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20~30 min 后,撤除球囊,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注射(99)~Tc^m-FM2后3 h,进行 CT 定位和 SPECT 显像,计算心肌异常高放射性区/本底(T/B)比值。处死动物,体外测定凋亡心肌与正常心肌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用流式细胞分析和电镜检查验证显像结果。结果 (99)~Tc^m-FM2稳定,放化纯>95%。FM2经(99)~Tc^m 标记后仍保持 Ca^(2+)介导的与膜磷脂特异结合的能力。活体显像:(99)~Tc^m-FM2注射后3 h,凋亡心肌清晰显影,T/B 比值为3.36±0.74。体外测定: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为11.68±4.02。流式细胞分析和电镜检查均证实心肌高放射性区凋亡心肌组织形成。结论 (99)~Tc^m-FM2在活体内与凋亡心肌组织特异结合,对无创性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有潜在应用价值。
- 方纬王峰季顺东刘秀杰王自正何作祥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突触蛋白类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1α和MRP1、GST-π基因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T-PCR、凝胶电泳半定量方法检测3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HIF-1αmRNA、MRP1 mRNA和GST-πmRNA的表达,并采用SAS 6.12统计软件分析它们在不同TNM分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TNM分期的增高,HIF-1αmRNA的表达显著性增高(P<0.01),MRP1 mRNA和GST-πmRNA表达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有远处转移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P<0.01,P<0.05)。HIF-1αmRNA的表达与MRP1 mRNA和GST-π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MRP-1和GST-π基因表达的增高可能与肿瘤组织的恶化有关。
- 张咏梅宋光耀张淑慧王智华张文杰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 GSTM1基因多态性和膀胱癌遗传易感性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面访填写调查表,以PCR技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52例病理证实原发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和320例健康对照者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患者GSTM1缺失基因型频率为45.2%,对照组为30.9%,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OR值为1.89(95%CI=1.28~4.40)。吸烟者中,患者组GSTM1缺失基因型频率为66.2%,对照组为27.3%,差别显著(P<0.01),OR值为8.9(95%CI=5.36~14.82)。同时憋尿及有家族肿瘤史也能增加患膀胱癌的危险性,但多饮牛奶则能降低膀胱癌的危险性,而水果摄入多少与膀胱癌发生危险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有关,该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 邵剑锋钱立新吴宏飞顾民华立新周建伟张正东
- 关键词:膀胱肿瘤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 膀胱癌肿瘤血管生成与GST-π、nm23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生成和G ST-π、nm 2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3例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抑制基因H1(nm 23H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 ST-π)检测和FⅧ-R ag作微血管密度(M VD)计数。结果膀胱癌组织中VEGF、nm 23H 1、G 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4%(55/103)、71.8%(74/103)、67.0%(69/103)。VEGF、G ST-π表达与M VD值和膀胱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生长方式、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值<0.01或<0.05);G ST-π表达与VEGF表达、M VD值呈正相关;M VD值与膀胱癌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nm 23H 1表达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脉管侵犯、有无复发呈负相关(P值<0.01或<0.05),与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差异无显著性(P>0.05);nm 23H 1表达与VEGF表达及M VD值呈负相关。结论VEGF和M VD与G ST-π在诱导膀胱癌耐药方面可能存在着协同机制;M VD值可作为预测膀胱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VEGF、M VD与nm 23H 1、G ST-π在膀胱癌中的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预测有重要价值。
- 倪桂宝方蓉陈明涛刘树硕谢帼英
-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内皮血管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 大肠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耐药基因旦白P -gp、GST -π和Topo- Ⅱ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在化疗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 -gp、GST- π和Topo Ⅱ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P- gp、GST- π和Topo -Ⅱ的阳性率分别为79.25%、54.72%和56.60%。GST -π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而P g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opo- Ⅱ的表达与本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 根据P- gp、GST -π和Topo Ⅱ的不同表达,结合各自不同的耐药机制,对肿瘤的化疗药物和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阙挺杨莉芳王文卿郁宝铭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相关作者
- 孙贵范

- 作品数:318被引量:1,30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砷 亚砷酸钠 砷中毒 砷暴露 无机砷
- 王自正

- 作品数:429被引量:1,52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免疫分析 冠心病患者 流式细胞术 生长抑素受体
- 杨俐丽

- 作品数:24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 研究主题:亚硒酸钠 糖尿病 生物化学 肌酐 白血病
- 盛健

- 作品数:12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组织蛋白酶D 乳腺肿瘤 乳腺癌
- 王峰

- 作品数:650被引量:9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拖挂式房车 放射性核素显像 制动 SPECT/CT 发射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