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6篇“ 起搏器置入“的相关文章
一种起搏器置入术后穿戴式压迫背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搏器置入术后穿戴式压迫背心,包括衣体和固定带,衣体贴肤面设有可调节厚度的止血囊,止血囊设于患者胸部起搏器置入位置,止血囊外设有充气口,通过充气口注气使止血囊膨胀,膨胀后的止血囊厚度增大并对患者皮肤缝...
李金娥宋灵莉翁海萍陈蕾蕾郑梦怡陈梦燕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压迫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压迫组件,包括:压迫块、捆缚带和约束带,约束带与捆缚带互相连接,压迫块设置于捆缚带的外表面,当患者正面平躺时,压迫块用以对患者患部进行施压压迫;压迫块的一面设置有刺毛面,捆缚带的一面...
吉晓建吉丽李燕
一种起搏器置入术后肩部制动常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搏器置入术后肩部制动常服,包括内穿层和至少一套外穿层;内穿层和外穿层均使用套头开片式结构,病患只需要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协助从头部穿入颈部开口,无需举起手臂;袖子的下边缝通过拉链连接、魔术贴连接和扣子连接...
张忆雪 吴亚玲 吴春燕
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临时压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临时压迫装置,包括压迫机构及与压迫机构连接的压迫座,压迫机构包括压迫柱、连接于压迫柱下端的压迫片及粘接于压迫片上表面的粘接层,压迫柱上开设有螺纹槽,压迫座上设有螺纹柱,螺纹柱能够与螺...
于跃
一种新的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方法及综合护理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肘正中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度和情感差异,并总结相应的综合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病人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静脉组(F组)和肘正中静脉组(M组),各68例。统计两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电极脱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舒适状况评价及情感评定,总结综合护理经验。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成功,与M组比较,F组的电极脱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术后,与F组比较,M组GCQ评分更高(P<0.05),而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P<0.05),相应的护理策略可以改善M组病人GC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F组GCQ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股静脉路径比较,经肘正中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舒适度更佳且情绪更平稳,辅助于综合护理对病人获益更大。
黄慧卿吴斌斌黄峥嵘李卫华张雪好何德化
关键词:起搏器肘正中静脉心脏病护理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术肢管理专家共识
2024年
目的形成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术肢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术肢管理工作,减少术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运用循证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相关证据,提取推荐意见和研究结论,进行证据等级划分、确定证据推荐级别,形成“共识”初稿。2023年12月—2024年1月,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4次专家论证会,对初稿进行修订并形成“共识”终稿。结果共16名专家参与函询,专家积极程度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47、0.836,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3.80分,变异系数均<0.21,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2、0.314(P<0.01)。该“共识”涵盖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环节,涉及术前准备;术中体位管理、导线固定;术后导线固定、体位管理、活动与制动、翻身与转运、床旁术肢交接、拔管后护理、预防术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感染等11个方面。结论该“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规范临床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术肢管理。
中华护理学会放射介入护理专业委员会刘华芬周佳莉黄峥张智霞梁景煜蔡忠香陈付红周云英鲜于云艳闫琳喻惠丹彭会珍朱剑田园张燕蒋和俊张素
关键词:护理
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需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5例患者分为主动组(43例)与被动组(42例)。主动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希氏束起搏治疗,被动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心室起搏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主动组起搏器置入即刻的心室起搏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波幅度、电流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后7 d起搏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起搏电极脱位、起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的下肢制动时间、住院时间、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留置时间均短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其心室起搏参数,增加患者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减少右心尖起搏带来的心室非同步的电激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刘一鸣吕静
关键词:主动固定电极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右室心尖部
参与共治原则下阶段性健康教育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参与共治原则下阶段性健康教育在心律失常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参与共治原则下阶段性健康教育;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最大摄氧量峰值、6 min步行距离(6MWD)及运动持续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GQOLI-74评分、最大摄氧量峰值、6MWD及运动持续时间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律失常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后患者应用参与共治原则下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弹性水平、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关孟梦黄舒丽袁义燕张晓晨
关键词:心律失常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阶段性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复杂先心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无导线起搏器置入1例
2024年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心内膜垫组织发育不全所致的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心内结构复杂,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可能合并心脏外大血管发育畸形,心脏置入型电子置入难度较大。目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置入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经验有限。该文报道1例成功置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下腔静脉狭窄、艾森曼格综合征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置入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
黄凤岚吴宗磊高欣戴世煜王莹琦于晓红郭然刘莹王照谦高连君刘金秋
关键词:心内膜垫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术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骨形态发生蛋白浓度对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BMP10)浓度对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收治的行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18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终点出现房颤情况将受试者分为非房颤组(n=111)和房颤组(n=78)。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相关性采用双变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前血清CK-MB、BMP10浓度对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白细胞计数(whit blood cell count,WBC)≤8.52×10^(9)/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 drogenase,LDH)≥1523.65 IU/L、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4013.65 pg/mL、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43.64 mm、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35.61 U/L、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2.69 mg/L、CK-MB≥81.26 U/L、BMP10≤119.55 ng/mL是导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95%CI:0.796~0.821)、0.831(95%CI:0.803~0.858)。结论较高的LAD及血清LDH、BNP、ACE、hs-CRP、CK-MB浓度、较低的BMP10浓度和WBC是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其中术前血清CK-MB、BMP10浓度对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新发房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吴正昊王齐齐刘莎郑良荣
关键词:心房颤动骨形态发生蛋白起搏器置入术

相关作者

王方正
作品数:388被引量:2,82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脏起搏 心脏起搏器
李振
作品数:106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研究主题:导管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电流 电生理学 消融
韩宏伟
作品数:132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研究主题:导管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心血管病学 射频电流 消融
胡大一
作品数:3,559被引量:29,412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苏唏
作品数:64被引量:29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造影 消融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