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2篇“ 躯体感觉“的相关文章
- 瑜伽体式练习的核心躯体感觉
- 2024年
- 你以为的玄学其实是科学艾扬格在他的《光耀生命》中说:体式是瑜伽修行者内心之旅的起点。不能仅仅将体式当作一种身体的练习,而要当作一种体悟的手段。不仅要培养身体的力量,还要培养精神的专一与醒觉。从身体的强健开始,深化至情绪的稳定,从而达到清明的智性与智慧。醒觉与智性必须贯通弥漫于全身。正确的体式练习有助于生发这种敏悟力。敏悟力首先是清晰的感受力。比如当在体式中开始某一运动时,身体的其他部分发生未经允许的动作。清晰的感受力会告知智性的自我这是对还是错。
- 韩俊
- 关键词:智性感受力躯体感觉体式
- 基于躯体感觉反馈的自适应膝下假肢接受腔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躯体感觉反馈的自适应膝下假肢接受腔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控制步骤:(A)利用脑电‑肌电‑界面力多模态躯体感觉信号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假肢佩戴者的EEG、sEMG、界面压力信号,同时对采集到的EEG、sEMG信...
- 唐玮方星星张守胜夏洋洋武文博吴延泽曾一峰张明徐航
- 电针“四白”和“颧髎”激活小鼠躯体感觉运动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电针“四白”和“颧髎”对小鼠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的激活状态及其分型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电针组电针“四白”和“颧髎”,干预30 min。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阳性细胞密度,以及c-Fos阳性细胞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γ-氨基丁酸(GABA)共表达细胞的百分比,分析电针后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c-Fos神经元的类型。另取10只小鼠,采用光纤钙成像技术分别观察电针前后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兴奋性神经元钙活动的变化。结果:在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中,电针组的c-Fos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在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中,电针组c-Fos和CaMKⅡ共表达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光纤记录钙成像结果显示,与电针前相比,电针期间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自发钙活动显著上升(P<0.01);电针后,其自发钙活动较电针期间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生理状态下,针刺“四白”和“颧髎”能够有效激活躯体感觉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
- 张芷晴申晨薇陈明权杜梓霏陈秋怡姬昌张文捷张文捷刘健华
- 关键词:电针四白
- 从肝脏藏血养筋浅谈脑卒中后躯体感觉障碍
- 2024年
- 躯体感觉障碍是脑卒中后很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探究肝脏藏血养筋与躯体感觉障碍的内在关系,提出对肝脏藏血养筋的新认识,认为脑卒中后躯体感觉障碍与肝脏藏血养筋之间存在关联,肝脏藏血养筋的功能在维持躯体感觉和运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具有藏血作用,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躯体动力系统提供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动脉、静脉血管、淋巴和淋巴液中的废物,濡养筋脉(神经系统及动力系统)。“筋”指的是躯体神经系统和躯体动力系统。脑卒中后躯体感觉障碍在血液和神经系统的机制与肝脏藏血养筋的最新内涵有契合之处,从肝脏藏血养筋角度运用中医单味药物及复方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因此,对肝脏藏血养筋的重新认识,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对脑卒中后躯体感觉障碍的理论认识,也为临床用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解书奕张启明王义国
- 不同年龄脑卒中患者躯体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相关性及全周期康复思考: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 2024年
- 背景躯体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二者损伤均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等受限,但仍缺乏研究证据从多角度分析二者间的关系。目的探讨脑卒中后1年内不同年龄患者整体、上肢和下肢躯体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于福建省内多家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1年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使用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子量表(F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感觉子项目评估患者的躯体感觉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子量表(FMA-M)、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NIHSS运动子项目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青中年组(18~64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康复评定指标的差异,分析躯体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精神心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54例,平均年龄(61.0±12.3)岁;脑卒中中位病程30.0(17.0,65.5)d。老年组患者112例(44.1%),青中年组患者142例(55.9%)。两组FMA-S与FMA-M评分均呈正相关(r_(s)分别为0.313和0.171,P<0.05),NIHSS感觉子项目与FMA-M评分均呈负相关(r_(s)分别为-0.199和-0.177,P<0.05)。老年组FMA-S-上肢部分(UE)、FMA-S-UE轻触觉、FMA-S-UE本体感觉分别与FMA-M-UE、Brunnstrom上肢、Brunnstrom手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与NIHSS上肢项目评分呈负相关(P<0.05);青中年组患者FMA-S-UE及FMA-S-UE轻触觉分别与FMA-M-UE、Brunnstrom手评分呈正相关,FMA-S-UE本体感觉与FMA-M-UE、Brunnstrom上肢评分呈正相关(P<0.05)。老年组患者FMA-S-下肢部分(LE)、FMA-S-LE轻触觉、FMA-S-LE本体感觉分别与FMA-M-LE、Brunnstrom下肢、BBS评分呈正相关,FMA-S-LE及FMA-S-LE轻触觉分别与NIHSS下肢项目评分呈�
- 林嘉滢涂舒婷林嘉莉周钰馨贺新源贾杰
- 关键词:年龄因素多中心研究
- 林咸明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躯体感觉异常3例
- 2024年
- 躯体感觉异常临床表现复杂,中医学对其并无明确定义,但依据其症状特点可将其归属于“梅核气”“眩晕”“心悸”“奔豚气”“痞满”“鼻齆”“口淡”“郁证”“脏躁”等范畴,常见于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障碍疾病。目前针对躯体形式障碍等疾病伴随的一般感觉异常,临床多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不佳等局限性[1]。而在面对嗅觉、味觉等特殊感觉异常,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2-4]。
- 吴学文陈汀陈扬朱可安徐立雷林咸明
-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嗅觉障碍味觉障碍
- 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的中枢投射
- 2023年
- 目的应用示踪物标记法验证硬骨鱼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的中枢分布.方法将12条10~15 cm的罗非鱼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动物,通过尼氏染色确定罗非鱼三叉神经感觉核的细胞形态和感觉核的构造.将示踪剂生物胞素注射到罗非鱼的三叉神经根,观察三叉神经一级躯体感觉终末纤维在中枢分布的标记形式.结果将示踪剂注入非鱼三叉神经根后,标记的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终末中枢分布在同侧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下行核、内索核以及面神经叶.结论硬骨鱼三叉神经一级躯体感觉纤维的中枢投射与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等脊椎动物极其相似.
- 冷冰薛昊罡
- 关键词: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罗非鱼
- 躯体感觉系统以拓扑组合方式编码传入触觉刺激
- 2023年
- 躯体感觉系统对一系列触觉刺激进行解码,以产生连贯的触觉。其中辨别性触觉由外周机械感受器通过脊髓背柱及脑干上的背柱核(DCN)向大脑传递信号。躯体感觉模型认为支配皮肤的快速传导低阈值机械感受器(LTMRs)直接传导信息至DCN;然而,脊髓背角内的突触后背柱(PSDC)神经元也收集机械感受器的信号,并形成DCN的第二个主要输入。一直以来,PSDC神经元的功能及其对触觉编码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的David D.Ginty团队发现由外周DRG中的LTMR直接输入到DCN的直接通路以高时间精度传递振动触觉刺激;相反,PSDC神经元主要对触觉的启动和强力范围内的持续触觉进行编码。LTMR和PSDC信号在DCN中以拓扑结构重新排列,以保持精确的空间细节;不同的DCN神经元亚型具有由LTMR和PSDC输入的不同组合产生的特殊反应。因此,背柱的LTMR和PSDC亚分区编码不同的触觉特征,并在DCN中差异会聚以产生特定的上升感觉处理流。
- 刘帅(译)
- 关键词:机械感受器触觉刺激躯体感觉神经元拓扑结构
- 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研究进展
- 2022年
-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功能障碍与ASD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文章总结归纳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与ASD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从躯体感觉神经元功能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ASD患者的躯体感觉障碍、ASD躯体感觉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是躯体感觉神经通路中的初级处理中枢,也是重要的信息传递枢纽,对躯体感知觉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与大脑间的信息传递对大脑发育、各种复杂行为及情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ASD患者普遍存在躯体感觉行为的改变,通过躯体感觉刺激后可能会改善ASD相关症状。ASD躯体感觉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2个方面,其中遗传因素包括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亚基β3基因突变、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基因功能缺失或突变、SHANK3基因突变、Fmr1基因缺失、Cntnap2基因缺失;感染、药物、压力、肥胖等不利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ASD发病风险增高。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作为通路中感觉初级处理和神经传递枢纽,是ASD的感觉障碍表型中重要的功能障碍位点。靶向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也许可以为躯体感觉异常和ASD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但由于ASD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不同致病基因和发病机制的差异性、脊髓背角内感觉中间神经元的高度多样性等原因,下一步还需深入开展有关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在ASD中的应用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内在机制。
- 庄婉玉洪钰林栋黄龙生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基因突变基因缺失
- 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运输应激大鼠躯体感觉皮质的分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运输应激对大鼠躯体感觉皮质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加束缚建立大鼠运输应激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运输应激1 d组(TS1d)、运输应激3 d组(TS3d)、运输应激7 d组(TS7d)。应用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运输应激状态下大鼠躯体感觉皮质GABA能不同亚型中间神经元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躯体感觉皮质,运输应激之后小清蛋白(PV)阳性神经元、生长抑素(SOM)阳性神经元、钙视网膜蛋白(CR)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在TS7d时下降最明显;PV阳性神经元数量在第Ⅱ~Ⅳ层显著减少;SOM阳性神经元数量在第Ⅱ、Ⅲ、Ⅴ层显著减少;CR阳性神经元数量在第Ⅰ~Ⅵ层显著减少。结论:运输应激后,大鼠躯体感觉皮质GABA能中间神经元显著减少,其中PV和CR这两种钙结合蛋白类中间神经元数量下降最明显,提示钙结合蛋白在调节应激方面起关键作用。
- 李丹王佳张文君寿鹏飞张锦美马云飞
- 关键词:运输应激免疫组织化学
相关作者
- 杨军林

- 作品数:163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侧弯 脊柱畸形 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诱发电位
- 邱勇

- 作品数:1,404被引量:4,064H指数:2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 李佛保

- 作品数:445被引量:3,090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脊髓损伤 诱发电位
- 宿英英

- 作品数:300被引量:2,003H指数:2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脑死亡 神经系统疾病 脑死亡判定 脑梗死
- 陈裕光

- 作品数:54被引量:4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诱发电位 脊柱畸形 CSEP 脊髓损伤 M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