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20篇“ 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相关文章
- 转化生长因子β3在石墨烯C_(62)H_(20)表面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
- 2024年
- 石墨烯在进入人体后,因其本身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功能基团而吸附各种各样的生物大分子,但其具体的结合位点和自由能变化却不得而知,因此从微观角度研究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生物大分子的吸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基于经典蛋白质-石墨烯材料的界面作用,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与石墨烯C_(62)H_(20)表面的吸附行为。并在该理论基础上,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及分子对接计算方法,得出石墨烯与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最佳结合位置在Cys7~Tyr21、Tyr39~Gly46残基附近。两者之间的最低结合能为-12.52 kcal/mol,结合亲和力为662.9 pmol/L。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实验上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3与石墨烯C_(62)H_(20)的相互作用模式提供详细的微观细节和理论支撑。
- 卢信宇郭雅旭童明琼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3石墨烯分子对接
- 一种适配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3修饰的四面体框架核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3修饰的四面体框架核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该适配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3修饰的四面体框架核酸为通过二硫键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四面体框架核酸,所述四面体框架核酸的四条D...
- 朱兆华石晓瑞陈浩慰李旸薛松丁长海
- 一种适配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3修饰的四面体框架核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3修饰的四面体框架核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该适配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3修饰的四面体框架核酸为通过二硫键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四面体框架核酸,所述四面体框架核酸的四条D...
- 朱兆华石晓瑞陈浩慰李旸薛松丁长海
- lncRNA 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影响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3组(10μg/L TGF-β3)处理48 h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3组Meg3的定位和相对表达量。利用EdU实验检测Meg3 siRNA转染前后atRA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tRA处理48 h可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TGF-β3处理48 h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atRA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中Meg3的表达,TGF-β3可抑制Meg3的表达(P<0.05)。Meg3基因沉默后,与对照组相比,Meg3 siRNA组、atRA和TGF-β3处理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P<0.05)。结论:atRA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Meg3介导,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可能与Meg3基因无直接关系。
- 刘小转张军喜余增丽王国旭何志东宋帅星李雪
- 关键词:腭裂全反式维甲酸转化生长因子Β3小鼠
- 转化生长因子β3介导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被引量:3
- 2022年
-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在软骨损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其相比,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更多优势,例如取材方便患者更易接受、可安全活检不损伤嗅觉。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3作用下的成软骨诱导效果差异。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分别进行成软骨诱导,相应的对照组用不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在第7,14天行整体结构观察,并提取细胞RNA与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相关COL2A1、SOX-9、Aggrecan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经过7 d成软骨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形成半透明膜片结构,离心后成团吹打难以分散;②与对照组相比,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3成软骨诱导分化后COL2A1、Aggrecan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其中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的COL2A1、Aggrecan mRNA表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1);干预7 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中SOX-9 mRNA表达与其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中SOX-9 mRNA表达较其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3成软骨诱导分化后COL2A1、SOX-9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干预14 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的COL2A1蛋白表达高于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7,14 d,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的SOX-9蛋白表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3对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有成软骨的刺激作用,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也是未来软骨修复策略的潜在候选者。
- 李瑞语史旭陈奇左华李克振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软骨损伤成软骨分化
- 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能力对比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探讨相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从新西兰大白兔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牙髓干细胞;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分为空白组、骨形成蛋白2(80μg/L)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3(80μg/L)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培养第7,14天行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涎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q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培养第14,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与结论:①骨形成蛋白2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的牙髓干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空白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第7天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骨形成蛋白2组(P<0.05);②转化生长因子β3组与骨形成蛋白2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涎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第7天Runt相关转录因子2蛋白表达高于骨形成蛋白2组(P<0.05);③转化生长因子β3组与骨形成蛋白2组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蛋白、骨桥蛋白和Osx基因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5),第7天转化因子β3组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的表达高于骨形成蛋白2组(P<0.05);④转化生长因子β3组与骨形成蛋白2组矿化结节较空白组明显;⑤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3与骨形成蛋白2均能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3对牙髓干细胞成骨早期促进作用优于骨形成蛋白2。
-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木合塔尔·霍加王玲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3骨形成蛋白2牙髓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 转化生长因子β3复合海藻酸钠水凝胶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转化生长因子β3与藻酸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修复软骨缺损的动物实验,但是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3与海藻酸钠水凝胶复合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较少。目的:对比海藻酸钠水凝胶与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分别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备用;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3海藻酸钠水凝胶复合物;移植前,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水凝胶等体积混合。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膝关节软骨缺损,随机分3组:损伤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植入海藻酸钠水凝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观察组植入转化生长因子β3海藻酸钠水凝胶复合物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术后12周时取材,分别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与RT-PCR检测。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术后12周时,损伤组缺损部位由大量肉芽组织填充,对照组由半透明状软骨样组织填充,观察组由新生组织填满;(2)组织学观察:术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与番红O染色可见,损伤组缺损部位被较多的纤维组织填充,中央部位存在较大的缝隙;对照组可见较多的软骨样组织与成纤维组织,表面欠规则,材料大部分降解,材料周围由大量的骨小梁包绕;观察组可见大量的软骨样组织,表面较光滑且结构较致密,类似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3)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损伤组仅见极其微弱的阳性染色,对照组、观察组可见阳性染色,并且观察组的阳性着色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4)RT-PCR检测:对照组再生软骨组织的Ⅱ型胶原、Sox9、糖胺多糖mRNA表达均低于观察组(P<0.05);(5)结果表明: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海藻酸钠水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提升关节软骨基因的表达。
- 刘莹松郭晓鹏魏明珠
- 关键词:软骨水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3软骨缺损软骨组织工程
- 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量效关系
- 2022年
- 背景: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应用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的体外培养及动物实验,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转化生长因子β3常被用于细胞体外培养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但在实验应用中,很少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3量效探讨,涉及量效的细胞培养实验又经常误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来分析这类资料。目的:采用重复测量方法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量效关系,以期获得较佳的转化生长因子β3用量,获得较好的成软骨分化效果。方法:动员、提取、培养滇南小耳猪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3(25-500μg/L)的成软骨诱导液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对照组不作诱导处理,培养第2,4,6,8,10,12,14天,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培养第3,7,14,21天,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Ⅱ型胶原水平;培养第21天,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聚集蛋白聚糖表达;培养第21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Ⅱ型胶原表达。结果与结论:在25-500μg/L范围内,转化生长因子β3质量浓度在40μg/L时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最强,转化生长因子β3质量浓度在40,80μg/L时更容易促进外周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 杨腾云李彦林刘德健王国梁郑竹君
- 关键词: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聚集蛋白聚糖
- 3D生物打印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软骨复合支架被引量:4
- 2021年
- 背景:通过募集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软骨损伤的治疗策略,是未来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方向。目的:构建既能募集干细胞又能促进其黏附和增殖,且有利于新生组织成熟的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方法:将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与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methacrylated gelatin,GelMA)混合配制光敏性生物墨水,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分别制备单纯聚己内酯[poly(Ɛ-caprolactone),PCL]支架、PCL/GelMA/ECM支架。将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负载于生物墨水中制备PCL/GelMA/ECM/TGF-β3支架,检测其缓释性能。从形态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角度评价PCL/GelMA/ECM支架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CCK-8法检测PCL/GelMA/ECM支架的细胞毒性。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PCL/GelMA/ECM支架上,1,4,7 d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活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将PCL/GelMA/ECM支架植入SD大鼠皮下,组织学观察炎性细胞浸润与支架降解。利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CL/GelMA/ECM支架、PCL/GelMA/ECM/TGF-β3支架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结果与结论:①PCL/GelMA/ECM支架呈现三维立体多孔网状结构,无细胞成分,含有Ⅱ型胶原和糖胺聚糖等软骨特异性成分,支架弹性模量为(14.24±2.44)MPa;②PCL/GelMA/ECM支架无明显的细胞毒性;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紧密贴附于PCL/GelMA/ECM支架上,细胞活性良好,可分泌细胞外基质;④PCL/GelMA/ECM支架植入大鼠皮下1周后有轻度急性炎症反应,3周后炎性反应减轻,并可见逐步支架降解;⑤PCL/GelMA/ECM/TGF-β3支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可持续释放TGF-β3达60 d;⑥相对于阴性对照组,PCL/GelMA/ECM支架、PCL/GelMA/ECM/TGF-β3支架均可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其中以PCL/GelMA/ECM/TGF-β3支架促迁移作用更显著;⑦结果表明,3D打印PCL/GelMA/ECM/TGF-β3支架可促
- 杨振李浩李浩高仓健姜双鹏王福鑫苑志国孙志强查康康田广招曹福洋眭翔眭翔刘舒云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3软骨损伤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招募迁移
-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能力的影响相关研究甚少。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3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和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课题组前期方法改良酶消化法分离获得新西兰幼兔颅盖骨成骨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并鉴定。将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的成骨细胞,实验组为分别含0.1,1,10,10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3培养。各组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1,3,5,7,9,11,13 d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培养1,3,5,7,9,11,13,15 d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培养第7,14天用RT-qPCR法检测各组胶原蛋白1A1、Runx-2和骨钙素基因表达情况;培养21d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矿化能力。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分离培养、纯化并鉴定成骨细胞;②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10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3组胶原蛋白1A1、Runx-2和骨钙素基因表达量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10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3组胶原蛋白1A1,Runx-2和骨钙素基因表达量在第7天时高于对照组(P<0.05);④10,10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矿化结节较对照组大且多,其中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的矿化结节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⑤结果说明,转化生长因子β3在10-100μg/L范围内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能力,其中10μg/L质量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3效果最佳。
-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王玲古丽迪丽达尔•塔西甫拉提王珊尹宏斌
- 关键词:成骨成骨细胞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