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2 篇“ 边缘人 “的相关文章
边缘 人 本书主要论述了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以及农民工的劳动和贡献所应有的报酬等问题。全书共分九章。 刘开明著关键词:外来劳动力 双雪涛小说“边缘 人 ”形象及叙事策略研究——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例 2025年 《平原上的摩西》以20世纪90年代的东北为故事背景,围绕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展开叙述。该小说通过多重视角的切换制造悬疑色彩,又通过嵌套叙事结构交叉叙述父辈和子辈两代人 的故事。在众多角色碎片化、个人 化的叙述中,拼凑起李守廉这个社会“边缘 人 ”形象,揭示了这个人 物时代“失语者”的形象以及小说的悲剧底色。 吴菲关键词:边缘人 叙事策略 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物理课堂“边缘 人 ”现象反思与建议 2025年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针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中存在的“边缘 人 ”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教学设计、小组对话、问题串和问题解决任务等角度,提出高中物理课堂“边缘 人 ”的转化策略. 刘家玮 许桂清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 边缘人 农耕文化融入农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证研究——从“思政课边缘 人 ”现象谈起 2025年 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高校“思政课边缘 人 ”现象着手,基于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满意度、优秀农耕文化认知度、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可行度与实效度四维分析开展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结果表明,构建深化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度,增强其在思政课的存在感;完善第二课堂对农耕文化的普及度,黏着其与思政课的耦合性;优化校内实践基地的体验度,提升其在思政课的渗透力;丰富校外实践基地的参与度,搭建其与思政课的互补性。“四位一体”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在农类院校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 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吴林 周建姿关键词:农耕文化 实证研究 黑白场域间的边缘 人 ——论《八月之光》中克里斯玛斯的身份困境 2025年 福克纳的第七部长篇小说《八月之光》以杰弗生镇的种族紧张关系为背景,探究了乔·克里斯玛斯这一黑白混血儿的身份焦虑与悲剧成因。杰弗生镇作为一个黑白人 种划界居住的特殊场域,两大种族隔离明显,却又在克里斯玛斯身上交汇,使他找不到身份归属,成为一个飘零在场域之外的“边缘 人 ”。克里斯玛斯的身份困境不仅来自他的混血标签与罪恶行径,更是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种族主义歧视、奴隶制文化建构与殖民地清教传统强加于他自身的结果。藉由克里斯玛斯这一场域边缘 人 的行动,福克纳深刻揭露了南方前殖民地的习性遗毒。 韩春亚关键词:福克纳 《八月之光》 场域 种族身份 论林白小说中的“边缘 人 ”书写 纵观林白四十年的小说创作,90年代以《一个人 的战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写作和新世纪以来以《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为代表的“民间”书写,无疑是林白创作史上最引人 瞩目的两座高峰。评论界普遍将这两个时段的创作视为前后截然不同的... 白霖丽关键词:林白小说 边缘空间 “文化边缘 人 ”视阈下A Debt to Dickens的态度系统研究 2024年 本文基于马丁评价理论下的态度系统,对赛珍珠的语篇A Debt to Dickens进行研究。赛珍珠“文化边缘 人 ”的身份,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安和惆怅,前期在众多东方人 面孔的乡村,村民对其异域特色的样貌有许多偏见,因此她多用负面的判断和鉴赏资源描述了一段孤独的生活;后期其寻找到小说的快乐后,沉迷于阅读的魅力,所以多用正面的判断和鉴赏资源写出了她的明朗。研究发现,全文的判断和鉴赏资源数量较多,情感资源出现较少。态度系统有利于分析文本所暗含的感情走向,给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方靓怡 宋军关键词:文化边缘人 小学课堂教学“边缘 人 ”及其转化策略 2024年 在小学课堂中存在着一群被称为“边缘 人 ”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正常,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被忽视或排除在教学活动之外。在教室里,那些边缘 学生无法获得与其他同学同等的受教权益,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边缘 人 ”的形成有学校方面、班级环境和自身方面的影响,为去边缘 化,学校、教师与边缘 学生自身都需要改变。 王艳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 边缘人 一个县城边缘 人 ,寻找边缘 人 的故事 2024年 今年3月底,摄影师蔡山海在采风途中,偶遇了福青的庭院与他的世界。那是福青老人 去世的第4天,征得家人 同意,蔡山海走进了院子。福青的家不大,正屋停放着棺木,外面院子中间种着两棵杏花树,当时光秃秃的。一组丧事乐队被树分开,站在东西两边,热闹地吹弹。刚进门的时候,蔡山海并没有注意到院子里的字。 李雨凝 蔡山海(摄影)关键词:摄影师 偶遇 山海 院子 卡里尔·菲利普斯《远岸》中的边缘 人 研究 2024年 卡里尔·菲利普斯是来自加勒比海的英国作家,他的作品多聚焦于黑人 的流散经历。小说《远岸》讲述了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加布里埃尔被迫流散至英国的艰险旅程及经历,以及另一位英国退休女教师多萝西的生活历程。这两位本来毫无联系的人 都为了逃离在社会的边缘 地位,来到了英国北部的小镇里生活,两者又因有着同样的边缘 地位和孤独感而成为了朋友。菲利普斯在《远岸》中不仅展示了英国本地人 对黑人 族裔流散者深深的敌意和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也通过多萝西的生活经历批判了英国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 魏丹丹 侯娟关键词:边缘化 孤独
相关作者
亓玉慧 作品数:14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课堂教学 边缘人 价值审视 城乡义务教育 城乡教育差距 王琳琳 作品数:5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边缘人 小说 漂泊 悲鸣 精神家园 刘学蔚 作品数:10 被引量:71 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跨文化 文化间性 边缘人 文化 媒体策略 李森 作品数:271 被引量:3,269 H指数:28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课堂教学 教师 教学 教学论 教师专业发展 冯柳 作品数:4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边缘人 妇女主义 叙事方式 狂欢 《父亲的微笑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