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83篇“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章
- 大分割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分割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试验组实施大分割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及并发症(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贫血、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A125、CEA、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EA、CD3^(+)、CD4^(+)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CD8^(+)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CA125、CEA、CD3^(+)、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分割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 温江妹郑庆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结果:经IMR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5%(69/114)。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较大、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Ⅲ~Ⅳ型门静脉癌栓(PVTT)、肝炎治疗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HR=1.085、2.627、1.891、0.531、1.134,P<0.05)。结论:肿瘤Ⅲ~Ⅳ型PVTT和肿瘤直径较大对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而患者身体状态、肝炎治疗及全身炎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具有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但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因素。
- 王鸿飞杨柳周解平吴爱东
- 关键词:癌栓
-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9月~2021年12月郑州瑞祥医院收治的12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3例。A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B组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3+)、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机体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近期总有效率73.02%(63/46)高于B组53.97%(63/34)(P<0.05);治疗6周后A组CD4+/CD8+、CD4+、CD3+降低幅度小于B组(P<0.05);治疗6周后A组血清CEA、CA199、VEGF、EGFR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6周后A组KP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增强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 李国瑞张中冕王豪勋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食管癌VEGFEGFR
-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其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疼痛、口干、吞咽困难、进食困难的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的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口干、吞咽困难、进食困难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症状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
- 许梅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头颈部恶性肿瘤
- 奈达铂与紫杉醇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效果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奈达铂与紫杉醇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对照组51例接受调强放疗,观察组54例接受奈达铂与紫杉醇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评估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随访1年,统计其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奈达铂与紫杉醇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疗效明显,有效延长复发时间。
- 李明黄振宇吴超
- 关键词:食管癌奈达铂紫杉醇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 2022年
- 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IMRT)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IMRT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1 a、2 a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724、CA199、SCC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9、VEGFC、CD44 v6、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减少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曾静杨涛
-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
-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探究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到2022年9月之间,医院接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的80例患者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是40例,实验组的患者是40例。实验组使用的是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的是三维适形放射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相关的内容。结果 实验组不同治疗阶段症状评分全部优于对照组,展现了实验的可比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全部优于对照组,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评分,减少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级复发率,尽快缓解咳嗽、疼痛等症状,从生理、精神健康等方面,提高治疗价值。
- 伍月
-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保肝、抑酸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3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31/43)、51.16%(22/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8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23%(13/46)、13.95%(6/46)、2.33%(1/46)、9.30%(4/46),对照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食管狭窄、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3.49%(23/46)、32.56%(14/46)、4.65%(2/46)、20.93%(9/46);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血液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78、4.170,P<0.05),2组患者食管狭窄、气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2.266,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
- 沙金平徐赟刁云辉
- 关键词:食管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保乳术后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放疗科接收的1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后70例,采用生命质量检查表测量患者进行放疗后的生存质量,记录患者治疗情况,统计并对比放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4个月后生存率与远处转移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经过放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杨利利
- 关键词:保乳术乳腺癌
-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策略。方法选取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83例,根据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甲减组和非甲减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控制策略。结果18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其中21例(11.48%)患者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41例(22.40%)患者出现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时间为2~26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N分期、平均甲状腺剂量(D_(mean))、V_(40)、V_(45)、V_(50)、以及V_(55)等指标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年龄(OR=0.881,95%CI:0.832~0.934)、D_(mean)(OR=0.393,95%CI:0.1893~0.813)以及V_(50)(OR=1.125,95%CI:1.051~1.204)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三项指标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结论年龄<45岁、D_(mean)≥47.1 Gy或V_(50)≥63.2%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明显升高。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将甲状腺D_(mean)控制在47.1 Gy以下,V_(50)控制在63.2%以下能够有效保护甲状腺功能。
- 范洋玲张路
- 关键词: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关作者
- 赵充

- 作品数:150被引量:1,778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鼻咽肿瘤 鼻咽癌 放射疗法 预后 鼻咽癌患者
- 卢泰祥

- 作品数:216被引量:2,279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鼻咽肿瘤 鼻咽癌 放射疗法 预后 局部晚期鼻咽癌
- 韩非

- 作品数:119被引量:1,44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鼻咽肿瘤 鼻咽癌 放射疗法 鼻咽癌患者 调强
- 王建华

- 作品数:94被引量:6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放疗 食管鳞癌
- 李媛媛

- 作品数:97被引量:46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局部晚期鼻咽癌 诱导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