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篇“ 邪正盛衰“的相关文章
基于中医“盛衰”理论的“扶观”与“扶七法”
2024年
气学说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气具有协调五脏六腑、维护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和畅、疏通经络运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抵抗气入侵、促使病体康复的七大功能。盛衰是中医重要的病机,包括气存内、不可干,之所凑、其气必虚,交争,退,伏,胶着,衰,恋八种转归。扶观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气不足的结果,在临床上要充分认识气的作用,始终关注患者气的强弱,始终不忘固护气,将扶或扶作为疾病的根本治则。扶包括健康不忘固护气、交争时祛即是扶退时扶固本、伏时扶即是祛胶着时祛而不伤衰时扶为主辅以祛恋时治标不应者求之于本七种方法。
王诗琦张琦陈如兵华众李圆圆王祖龙
关键词:邪正盛衰正气邪气
盛衰解析“脾王不受被引量:4
2019年
“脾王不受”语出《金匮要略》,指脾土充盛,不易感受他,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多有脾土旺盛时出现消化道疾病,气强而感,故存疑虑。本文分析了“脾胃”“气”“气”之间的关系,认为强弱是相对而言,只有做到饮食有节、情志平和、劳作有时,顺应四时之规律,避之虚贼风,保持人体内外调和,才能最终做到“不受”。
朱光建
关键词:邪正盛衰
探讨中医心理病机之盛衰被引量:7
2016年
在中医心理病机研究中提炼出盛衰。本研究从的概念创新、常见要素切入,引申出盛不通则痛、虚不荣则痛、消长变化三个方面具体病机,为中医心理病机理论发展和指导中医心理临床祛治疗夯实基础。
李世通汪卫东王米渠
关键词:中医心理邪正盛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盛衰的再认知被引量:9
2011年
自《内经》始,中医就认为盛衰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推动疾病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气与气是如何在相互较量中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周霞王兴臣庄慧魁姬琳
关键词:邪正盛衰邪气正气
艾滋病发病过程的盛衰及中医治疗探析被引量:2
2010年
张军军周立华
盛衰治疗乙型肝炎32例体会被引量:1
2001年
卢祖礼
关键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HBSAGHBEAG
盛衰与疾病关系探析被引量:4
1999年
探讨盛衰与疾病的关系,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气与发病的关系、盛衰与疾病的急缓变化、虚实变化和疾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何建升
关键词:邪正盛衰邪气正气中医病理
盛衰探析《温病条辨》祛与补阴的时机被引量:4
2004年
操儒森
关键词:邪正盛衰《温病条辨》祛邪补阴温病学中医病理
试析中医基本病机的内涵与实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中医认为精、气、神统摄着人体生命活动,其中精为本,化气而舍神,精足则气壮而神明,神明则精气满而不实,疏泄得当,人得安和。该文从精、气、神的角度入手,探析其与阴阳、、气血之间的联系,分层阐述疾病产生的实质与内涵。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经典与各家学说。结果疾病的基本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盛衰和气血失调,其中三者存在着种属概念的上中下层次差。上位即阴阳失调和盛衰对应神病和气病,为无形之病;下位概念的气血失调,对应精病,为有形之病。气机失调则在阴阳失调和气血失调之间扮演着中介与桥梁作用为中位。结论上中下位贯穿着疾病发展的始终,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黄美松刘鹏徐午航武严严张友娥李国臣
关键词:基本病机阴阳失调邪正盛衰气机失调气病
谈谈扶与祛的关系
2021年
“扶”是中医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补虚泻实”实际上就是“扶”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所谓“扶”,就是扶助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内体外环境的适应力。“祛”就是祛逐致病因素,包括祛除外来的六淫和内生的痰湿、瘀血等,用于祛的泻法有发表、泻下、渗湿、利水、消导、破血等。中医认为,生病的过程,就是气与气斗争的过程。气增长,气撤退,就是疾病向好的方面发展;气增长,气却逐渐衰弱,疾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
罗大伦
关键词:虚则补之邪正盛衰补虚泻实泻法六淫

相关作者

章增加
作品数:36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内经》 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
汪卫东
作品数:339被引量:1,19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心理 中医心理学 抑郁症 中医 失眠
李世通
作品数:62被引量:1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心理 中医心理学 治疗学 教育治疗 教育
哈孝贤
作品数:231被引量:26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医 常见症状 辨治 治疗学 治疗八法
王米渠
作品数:474被引量:2,117H指数:2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医 肾阳虚证 基因芯片 证候 中医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