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6篇“ 醇提液“的相关文章
工业大麻的膜浓缩回收乙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大麻的膜浓缩回收乙设备,循环罐的上端分别与酒精管道、纯化水管道、原进入管道、清洗罐的上端、一循环阀的第一端、第二膜元件的第一端、排污管连接;循环罐的下端分别与供料泵的第一端、排污管、清洗罐的...
刘维军
白花蛇舌草鲜品水的抗炎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白花蛇舌草鲜品水体内外抗炎作用的差异,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或75%乙对白花蛇舌草鲜品进行回流取,并对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得到取物粉末;将取物粉末配置相应的生药溶,观察其对炎症模型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的抗炎作用,并比较水在其中的作用差异。结果:白花蛇舌草鲜品水均可抑制脂多糖致炎的RAW264.7的活力,并且总体上水对致炎的RAW264.7中白介素-6、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抑制率优于;此外,白花蛇舌草鲜品水均能减轻炎症模型小鼠耳肿胀和减少扭体次数,且水的整体效果优于。结论:白花蛇舌草水的抗炎作用有差异,水综合抗炎效果优于,这可能与其成分差异有关。
袁琴李曼张露蓉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水提液醇提液抗炎作用
蕲蛇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药效及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究蕲蛇治疗大鼠骨关节炎(OA)的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蕲蛇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碘乙酸(MIA)关节腔注射法建立OA疼痛模型。造模7 d后,蕲蛇组大鼠膝关节腔注射0.2 mL蕲蛇(0.6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1周1次,连续4周。于给药前和给药4周后测量大鼠机械痛和热痛阈值,通过疼痛行为学评估、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分析、Tu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和Western blot,评价蕲蛇对OA大鼠的体内疗效,探索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相比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表现出软骨退变、软骨细胞数量减少、胶原蛋白大量破坏、基质紊乱的病理状态。相比模型组,蕲蛇组大鼠病理状态改善,机械痛和热痛的痛阈值显著回升(P<0.01),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ARSI)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蕲蛇组大鼠关节中Ⅱ型胶原(Col2)阳性率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阳性率降低。Tunel检测结果表明,蕲蛇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蕲蛇组MMP-1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及磷酸化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蕲蛇通过调控PARP/NF-κB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软骨代谢平衡,缓解关节疼痛,修复软骨损伤。
程佩玲严波杜文喜鲍荣华陈俊杰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雀嘴茶的成分及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超高效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分析雀嘴茶的成分,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雀嘴茶中鉴定出1 321个代谢物,其中有1 085个代谢物包括11个超类匹配到人类代谢数据库中,含量较高的活性代谢物,包括新甘草苷、扁蓄苷、醋硝香豆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桂皮鞣质B1等苯丙素类和芳香聚酮类、咖啡因等有机杂环化合物类、阿糖腺苷等核苷酸及其衍生物以及1-咖啡酰-β-D-葡萄糖、3-O-阿魏酰奎尼酸、绿原酸、2-O-咖啡酰熊果苷等咖啡酰类。雀嘴茶的DPPH·清除率可达93.56%,ABTS^(+)·清除率可达99.04%,OH·清除率可达94.82%,总还原能力随着中总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效果极为接近阳性对照抗坏血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1.50%和58.58%。
王文博袁甜甜吕玉秀刘桢谢东张璟雯赵平陈保森杨晓琴
关键词:醇提液活性代谢物
紫花苜蓿预防黄曲霉毒素B1诱导的斑马鱼肝损伤及机制的研究
常旭
基于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栀子果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2024年
目的:鉴定栀子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探讨其抑菌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超高效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栀子果主要有效成分,并利用TCMSP、HERB、SymMa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和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栀子果有效活性成分与致病菌相关的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运用微生信在线绘图工具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可视化分析。运用Autodock Tools软件和PyMOL软件所筛选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通过抑菌实验验证栀子果抑菌的关键活性成分。结果:鉴定栀子果活性成分16个,对应靶点249个;筛选致病菌靶点1810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88个。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出主要相关的生物过程(BP)有炎症反应的负调控、蛋白磷酸酶结合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出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抑菌实验显示槲皮素在抑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结论:栀子果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整合发挥抑制致病菌作用,为其进一步综合开发应用供了实验依据。
沈俊颖易有金刘汝宽陈景震覃晓莉李培旺刘瑞连杨艳邝鼎
关键词:致病菌网络药理学
半枝莲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的结构损伤、糖原沉积及相关递质表达的改善作用
2024年
【目的】为明确半枝莲对2型糖尿病(T2DM)及伴其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的治疗效果,从HPA轴的角度为T2DM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120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GD组)24只和高糖高脂饮食组(H组)96只;H组注射STZ诱导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D组)24只、半枝莲低(SD-L)、中(SD-M)和高(SD-H)剂量组各24只;GD、HD组灌服生理盐水,SD组分别灌服半枝莲,分别于治疗第5、10、20、30天测定各组大鼠体重、FBG、INS及血脂代谢指标。最后于30 d分别采用H.E、PAS染色法观察HPA轴的组织病理结构及其内糖原数量的变化;醛复红染色法观察胰腺α、β细胞数量的变化;IHC法观察5-HT、GABA分别在下丘脑PVN、VMH中表达的变化。【结果】与GD组相比,HD组发生以下变化:(1)大鼠体重、INS极显著降低,FBG极显著升高。(2)下丘脑PVN和VMH-GE、VMH-GI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多;腺垂体嗜碱性细胞数量减少;肾上腺球状带、束状带萎缩;胰岛萎缩。(3)HPA轴内糖原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4)胰岛β细胞坏死、α细胞增多。(5)5-HT、GABA在下丘脑PVN、VMH-GI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给药治疗后,这些病理性变化基本得以改善。【结论】半枝莲对T2DM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T2DM并发的HPA轴内糖原异常沉积及其过度活化。
汪乐田春洋王荣会邓逸云唐丽
关键词:半枝莲HPA轴糖原
水药麻骨风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IL-6、TNF-ɑ水平以及踝关节软组织VEGF、MMP-3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麻骨风物对牛II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清TNF-ɑ、IL-6和踝关节软组织VEGF、MMP-3阳性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麻骨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麻骨风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初次致炎24 h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给予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4周,采用ELISA法测定IL-6、TNF-ɑ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踝关节软组织VEGF、MMP-3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ɑ的含量和踝关节软组织VEGF、MMP-3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IL-6、TNF-ɑ的含量和踝关节软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踝关节软组织MMP-3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水药麻骨风可以降低RA大鼠血清IL-6、TNF-ɑ的含量和踝关节软组织VEGF、MMP-3的阳性表达,起到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RA的发展进程。
曾升友梁子聪陆瑞娜刘琦张乐少雄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买麻藤
“四白”中药复方的安全性及护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白僵蚕、白蔹、白术及白芍(“四白”)中药复方的安全性及护肤(美白、抗氧化、抗炎)功效。方法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及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评估“四白”中药复方的眼刺激性及细胞安全性;通过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铁离子(Fe^(3+))还原实验和抗过氧化氢(H2O2)氧化损伤实验评估“四白”中药复方的抗氧化能力;通过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评估“四白”中药复方的美白功效;通过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和采用ELISA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水平,评价“四白”中药复方的抗炎功效。结果(1)与0.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比较,30 g·L^(-1)“四白”中药复方组的红细胞溶血率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四白”中药复方(5、10、15、20、25、30 g·L^(-1))不同浓度组的HaCaT、B16及RAW264.7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P<0.01);烟酰胺对B16细胞的IC50值为(26.3±1.3)g·L^(-1),低于“四白”中药复方对B16细胞的IC50值[(33.8±2.7)g·L^(-1)]。(2)与空白组比较,“四白”中药复方(2、4、8、16、32 g·L^(-1))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四白”中药复方(0.25~4 g·L^(-1))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四白”中药复方(5、10、15、20、25、30 g·L^(-1))对Fe^(3+)的还原力显著增强(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aCaT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而“四白”中药复方(5、10、15、20、25、30 g·L^(-1))预保护后,HaCaT细胞活力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四白”中药复方浓度的升高,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逐渐升高,在30 g·L^(-1)浓度时,活性抑制率达到92.1%;与空白组比较,“四白”中药复方(15、20、25、30 g·L^(-1))对B16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
唐子溦王艳叶小花谢锌仪罗玺时军赵力民赵平
关键词:白僵蚕白蔹安全性护肤
双水相法萃取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2023年
通过构建无机盐-乙双水相体系萃取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了13种无机盐与乙构成的-盐体系对灵芝三萜萃取效率,发现NaH_(2)PO_(4)-乙体系萃取率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NaH_(2)PO_(4)水溶质量浓度、乙和NaCl质量分数、水相pH对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NaH_(2)PO_(4)、水、乙、灵芝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53%、27%和10%,水相pH值为5.同时还比较了双水相和碱酸溶2种分离纯化方法,发现双水相法灵芝三萜萃取率为47.366%,高于碱酸溶法的44.933%,且双水相法萃取过程更为简便绿色.
韩伟姚泽远卜原玲王承潇
关键词:灵芝三萜双水相体系萃取

相关作者

赵红琼
作品数:152被引量:424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羔羊 小鼠 绵羊 平滑肌 GHRELIN
李永芳
作品数:67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肌缺血 八味沉香散 藏药 三味檀香散 异丙肾上腺素
张晓红
作品数:117被引量:394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大肠菌群 肉牛 快速检测试纸 菌落总数 屠宰场
龚文兵
作品数:81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发酵 提取物 微生物 酶活 QTL定位
彭源德
作品数:260被引量:51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苎麻 生物脱胶 脱胶 发酵 红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