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53篇“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文章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 张英起赵宁白志龙王增禄颜真李波苏成芝
- 该项目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TNF基因进行了改造,构建了表达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工程菌;对工程菌表达水平、表达产物的纯度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研究。在获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扩大到中试水平研究,建立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工程肿瘤治疗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例
- 2024年
-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MPE)是指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出现MPE往往预示肿瘤已发生扩散或已处于疾病晚期,患者预后不良,临床上多采取姑息治疗局部胸腔灌注化疗是MPE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1]。
- 李思瑶高千雪钱琛毛晓娜靳彩玲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例
- 2024年
-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1],临床上缺乏公认的标准治疗药物和方法。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天恩福)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的实践经验均表明,rmhTNF局部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2]。本文报道了1例肺腺癌综合治疗后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经过腔内灌注rmhTNF后完全缓解,为临床上合理应用rmhTNF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依据。
- 龚俊王大奖揭晨廖正凯
-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腔内灌注治疗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用于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术中腹腔灌注治疗的近期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估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用于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术中腹腔灌注治疗的近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就诊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50例病例资料,按照腹腔是否灌注rmhTNF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入组25例,研究组在关腹后经腹腔引流管行rmhTNF腹腔灌注治疗,对照组应用蒸馏水冲洗腹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mhTNF用于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术中腹腔灌注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未增加近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血液学毒性,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无影响。
- 陈亚军姜玉娟周思成陈海鹏王征周海涛毕建军冯强郑朝旭姜争刘正梁建伟裴炜张海增汤坚强刘骞王锡山
- 关键词:结肠肿瘤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腹腔灌注治疗安全性
- T4/N+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安全性研究
- 王一橙
-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雾化吸入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雾化吸入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10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腺癌35例、鳞癌5例)、治疗组40例(腺癌33例、鳞癌7例)。治疗组给予rhTNF雾化吸入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体瘤客观疗效、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KPS评分及生存期、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同时将所有入组患者按病理类型(腺癌/鳞癌)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亚组治疗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实体瘤客观疗效(ORR=50.0%,DCR=92.5%)较对照组(ORR=27.5%,DCR=75.0%)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体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理类型与干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疗效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相对于单药治疗更为有效(OR=0.225;P<0.05)。结论:rhTNF雾化吸入联合吉非替尼能提高EGFR敏感突变的NSCLC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一定程度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且不同病理类型(腺癌/鳞癌)疗效相同。
- 吴紫红宋恩峰
-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雾化吸入吉非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与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与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合并肺癌、乳腺癌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药液灌注,观察组给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药液灌注,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35/39),高于对照组的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2.05%(32/39),高于对照组的58.97%(2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03%(16/39),低于对照组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灌注时给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高于顺铂,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 杨红杰仓顺东韩倩程鹏赵阳朱庆尧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62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男33例,女29例,年龄(71.5±4.3)岁,年龄范围为65~9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顺铂组及rmhTNF组,每组31例,顺铂组采用顺铂治疗,rmhTNF组在顺铂组的基础上加用rmhTNF治疗,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rmhTNF组患者的缓解率[74.2%(23/31)]高于顺铂组[42.0%(13/31)],总生活质量[(70.56±6.71)分]优于顺铂组[(60.38±5.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hTNF组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顺铂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rmhTNF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长于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缓解率高,生活质量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毛春芳刘宗晋董海霞刘雪松赵康萍范小琴
-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雾化吸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雾化吸入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卡铂(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mhTNF雾化吸入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化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Th)17水平、癌症治疗性功能评价量表-肺癌(FACT-L)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CBR分别为52.5%(31/59)、81.4%(48/59),均高于对照组的33.9%(20/59)、64.4%(38/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15-3、CEA、CA125、Treg、Th17、Treg/Th17水平及FACT-L中各领域(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肺癌附加的关注)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5-3、CEA、CA125、Treg、Th17、Treg/Th1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肺癌附加的关注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患者CA15-3、CEA、CA125、Treg、Th17、Treg/Th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肺癌附加的关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口腔溃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应用rmhTNF雾化吸入联合化疗可有效稳定患者病情,维持体内Treg/Th17稳态,改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 江泷何健行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雾化吸入
- 腹腔热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和雷替曲塞治疗结肠癌腹膜转移的研究
- 结肠癌是高死亡率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腹膜转移常发生于结肠癌晚期,是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目前临床上推荐治疗结肠癌腹膜转移的方法是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能使患者获得生存受益。但临床上用于HIPEC的...
- 龚倩怡
-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雷替曲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