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篇“ 铁杆蒿“的相关文章
- 蒙药铁杆蒿对生菜的化感作用研究
- 2024年
- 对蒙药铁杆蒿进行初步化感作用实验,可以为蒙药铁杆蒿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为开发新型植物源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盘子法、三明治法测定蒙药铁杆蒿对生菜的化感作用,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主要化感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铁杆蒿干燥叶对生菜幼苗根长和下胚轴的抑制率分别为40.5%、35%。铁杆蒿干燥叶浸提液10 mg/mL、50 mg/m L质量浓度时,对生菜幼根(抑制率:92%、98%)与下胚轴(抑制率:90%、100%)存在较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GC-MS分析,得出蒙药铁杆蒿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总之,蒙药铁杆蒿对生菜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展现出作为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潜力,也可为后续蒙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包国平康高娃王欢敖文达古拉
- 关键词:化感作用铁杆蒿植物源除草剂
- 不同恢复方式铁杆蒿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以黄土丘陵区老荒坡为对照,探究人工恢复与退耕自然恢复铁杆蒿群落特征及对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恢复年限均为20年左右的人工恢复与退耕自然恢复坡面,铁杆蒿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低于老荒坡的物种数和多样性;(2)土壤有机质表现为人工恢复(29.68 g·kg^(-1))与老荒坡(29.25 g·kg^(-1))相近,但显著高于退耕自然恢复(14.34 g·kg^(-1));(3)土壤团聚体指标(水稳性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老荒坡>人工恢复>退耕自然恢复;(4)土壤有机质、团聚体指标与物种多样性、总物种数、菊科物种数、禾本科物种数呈正相关。总之,恢复20年左右,人工恢复促进了团聚体和有机质的改善,但以老荒坡为参照,长期自然恢复可以形成更丰富的物种组成和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土壤团聚体有更好改善作用。
- 秦笠王宁陈佳敏高鸿图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土壤特征黄土丘陵区
- 生长季增温对黄土高原甘青针茅和铁杆蒿群落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全球变暖背景下草原优势种变化规律及其土壤养分作用机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种甘青针茅(Stipa przewalskyi)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生长季增温条件下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地下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长季增温分别使甘青针茅和铁杆蒿群落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22.87%和36.65%,两者对增温响应的差异与其对磷等养分利用的差异有关。2)生长季增温使不同深度土壤平均温度升高2.03~2.93℃,表层(0-5 cm)土壤温度增幅高于深层;土壤温度的升高导致土壤水分含量降低。3)表层土壤养分对于增温的响应程度强于下层,增温使甘青针茅和铁杆蒿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8.47%和2.35%(P <0.05)。此外,在甘青针茅群落中,增温极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P <0.01)。总之,生长季增温通过影响土壤温度、水分条件进而对甘青针茅、铁杆蒿群落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地上生物量产生影响,甘青针茅群落对增温的响应更为敏感。本研究对了解全球增温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不同优势种的群落变化特征以及土壤养分变化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朵莹邓军程杰程积民彭长辉郭梁
- 关键词:气候变暖优势种土壤温湿度地上生物量
- 蒙药哈日-沙布嘎(铁杆蒿)的质量标准提升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提升蒙药哈日-沙布嘎(铁杆蒿)的质量标准,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哈日-沙布嘎进行外观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药材中的东莨菪苷、绿原酸、咖啡酸、东莨菪内酯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进行定性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材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并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检查。结果:哈日-沙布嘎药材茎呈类圆柱形,表面呈紫色或紫褐色或青褐色;叶呈卵形或矩圆状卵形,气香;花黄色,头状花序,近球形或半球形;粉末呈绿色或黄绿色,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薄壁细胞簇晶棱尖锐,螺纹导管众多,偶见具缘纹孔导管,木纤维多成束存在。TLC结果显示,供试品在与5种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东莨菪苷、绿原酸、咖啡酸、东莨菪内酯、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85.60~428.00、10.16~101.60、10.20~102.00、40.84~408.40、40.80~408.0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7%、99.66%、98.37%、97.78%、98.40%(RSD均小于3.00%,n=6)。10批药材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36%~1.23%、0.09%~0.51%、0.04%~0.13%、0.61%~1.13%、0.12%~1.11%;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5%、5.86%、26.50%。结论:该研究在哈日-沙布嘎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显微鉴别、TLC鉴别、含量测定以及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等检查项,方法精密、准确、稳定性良好,能够为更加科学、规范地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 袁小红庞克坚唐辉张虹魏沣刘乐乐姜国珍
- 关键词:蒙药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咖啡酸东莨菪内酯
- 蒙药铁杆蒿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2020年
- 目的建立铁杆蒿的TLC鉴别及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和HPLC对采集于内蒙古通辽市5个不同地区的铁杆蒿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TLC条件:对照品为8-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二氯甲烷-丙酮(7:1),于紫外灯下显色观察;对照品为6,8-二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二氯甲烷-甲醇(5:1),于紫外灯下显色观察。HPLC条件:色谱柱为Top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3 nm,柱温为30℃。结果对照品8-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和6,8-二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与不同样品具有Rf值相同的特征斑点,重复性好,易于鉴别;在选用的HPLC条件下,所检测化合物(1-7)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5.0,97.0,98.3,96.0,98.9,99.1,RSD均<2.0%。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稳定和可靠的铁杆蒿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综合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 白彪王青虎何祥毕力格图包文强
- 关键词:铁杆蒿香豆素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蒙药铁杆蒿中12个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建立铁杆蒿中1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来源铁杆蒿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 Sustain C18 (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结果:在选用的实验色谱条件下,S1~S12的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在93.3%~98.7%范围内,RSD均小于3.0%。不同来源样品中1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随产地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铁杆蒿中1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综合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 玉华包文强毕力格图王青虎
- 关键词:铁杆蒿黄酮类香豆素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 铁杆蒿枯落物对豆科植物的化感效应
- 黄土高原干旱和水土流失并存,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补播是控制水土流失、改良和修复退化草地的一种有效途径;豆科植物品质优良,能够保持水土,在草地补播豆科植物后营养价值明显高于天然草地;植物化感作用是草地群落形成及演替的原因...
- 雷威肖
- 关键词:豆科牧草铁杆蒿草地改良
- 文献传递
- 不同立地铁杆蒿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6
- 2019年
- 以陕西吴起杨青川流域铁杆蒿群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坡向、坡位及土壤养分变化探究不同立地铁杆蒿群落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峁顶、阳坡、半阴坡到阴坡,铁杆蒿地上部分和根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碳氮比均逐渐增大;地上部分碳磷比和根氮磷比呈减小趋势;地上部分氮磷比、根碳磷比先减小后增大.从峁顶、上坡位、中坡位到下坡位,地上部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以及根有机碳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地上部分碳氮比、氮磷比先减小后增大.铁杆蒿群落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一般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呈正相关,但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及根全磷与土壤相应指标呈负相关,且植物地上部分与土壤的相关性大于根.综上,不同立地铁杆蒿群落植物在阴坡中坡位生长状态最佳,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坡向和坡位在铁杆蒿群落植物和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中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铁杆蒿群落将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恢复.
- 吴会峰王菁菁宋丽娟李刚吴水娟郝文芳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铁杆蒿土壤坡向化学计量
- 铁杆蒿呋喃酮苷的合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合成铁杆蒿呋喃酮苷,为以后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奠定基础。方法以茴香醛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亲电取代及脱水成环反应合成铁杆蒿呋喃酮苷,并运用核磁共振鉴别(NMR)法鉴定其结构式。结果通过化学合成得到铁杆蒿呋喃酮苷,产率为53%。结论合成铁杆蒿呋喃酮苷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易于大规模制备。
- 王青虎刘瑛包银苹晶晶吴荣君吴杰斯代那音台白音木其尔那仁朝克图
- 关键词:茴香醛
- 铁杆蒿枯落物对四种豆科牧草的化感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研究了黄土区优势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枯落物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百脉根(Lotusc corniculat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四种常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铁杆蒿对这几种豆科牧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总体上均呈现"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效应;紫花苜蓿综合化感效应在不同处理中均受到抑制,随着铁杆蒿枯落物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红豆草和沙打旺在30g铁杆蒿枯落物浓度时促进效应最强,百脉根在60g时促进效应最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在有铁杆蒿分布的草地不适合种植以及补播紫花苜蓿,而适当密度的铁杆蒿分布有助于种植以及补播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
- 雷威肖李伟郭梁程积民张义郑周敏赵妮
- 关键词:铁杆蒿化感作用豆科牧草补播
相关作者
- 王青虎

- 作品数:132被引量:321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蒙药 化学成分 蒙成药 白蒿 化学成分研究
- 程积民

- 作品数:298被引量:3,631H指数:3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 典型草原 本氏针茅 半干旱区
- 代那音台

- 作品数:29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蒙药 化学成分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蒿
- 步秀芹

- 作品数:5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黄土丘陵区 水分利用效率 铁杆蒿 光响应曲线 光合特性
- 谢永生

- 作品数:207被引量:1,51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土流失 堆积体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