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2篇“ 间叶组织“的相关文章
- 外阴梭形细胞间叶组织源性恶性肿瘤1例
- 202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发现外阴肿物4年,反复疼痛发作1年余”入院。患者于2022年6月30日于当地医院就诊,彩超提示“皮下软组织内见一大小约77 mm×50 mm实性包块”,2023年4月19日因发现肿块增大致排尿排便困难收入院。
- 周芳何莉婷
- 关键词:外阴肿瘤去分化脂肪肉瘤
- 淋巴瘤、间叶组织肿瘤、癌痛
- 王成
- 骨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中年,性别差异不明显,原发部位为骨或软组织。PTM通过分泌小蛋白物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影响钙磷代谢,是导致肿瘤相关低磷性骨软化症的主要原因[1]。PMT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误诊,组织病理特征需与其他类型的间叶性肿瘤如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间叶性软骨肉瘤、副神经节瘤等相鉴别[2]。本研究分析2例P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
- 张旭静程天明关舒元郭智萍
- 关键词:低磷血症
- 多模态影像诊断右臀部软组织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1病例简介男,50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活动性进行性骨痛3年余,由胸背部逐渐发展至全身痛,伴显著肌无力,活动受限。于外院行胸椎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扶他林片口服,未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血磷0.38 mmol/L,碱性磷酸酶210 U/L。体格检查:右侧臀部可扪及一包块,无压痛,位置较深,可移动。超声检查(图1A)示:右侧臀大肌低回声团块。增强CT(图1B、C)示:右侧臀大肌软组织密度影。
- 叶婷孙硕文张辉辉陈进文曹阳袁建军
- 膀胱间叶组织肿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 本研究从临床角度出发,对本院收治的较为罕见的罹患膀胱间叶组织肿瘤或膀胱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初选2010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被诊...
- 李翱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存预后
-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PM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诊断为PM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7.2岁。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骨痛、关节痛等临床表现,血磷减低,平均值为0.5mmol/L(正常值为0.81~1.78mmol/L)。病变部位:1例位于上肢,1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头颈部。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平均CT值为47Hu,病变较小时边界清楚,病变较大时可合并骨质破坏;MRI表现为T1WI等及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图像不均匀高信号,内部可见低信号区,增强扫描病变中度到明显强化,较大病变内部强化欠均匀。结论:PMT发病率低,其临床及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 李璐宋爱平孙宏亮谢晟
- 86例犬间叶组织肿瘤初步分析
- 2019年
- 随着伴侣动物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宠物医疗水平的提升,犬猫肿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由于犬猫与人类生活环境基本一致,研究其自发性肿瘤不仅有益于宠物本身,更有利于为人类肿瘤的研究与治疗提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已建立伴侣动物肿瘤的统计分析数据库,而国内相关的小动物肿瘤统计很少,迄今也没有建立相关数据库。论文对临床诊断的犬猫各型肿瘤发生率进行了初步统计,并进一步对发生率较高的间叶组织肿瘤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间叶组织肿瘤在犬猫肿瘤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约占25%;且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例约为3∶1;但并未发现明显的品种和雌雄性的差异。
- 王文琮李超常建宇
- 关键词:肿瘤病理学
- 间叶组织来源的乳腺肉瘤6例CT及MRI表现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间叶组织来源的乳腺肉瘤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间叶组织来源乳腺肉瘤患者术前临床、CT/MRI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8岁,中位年龄30岁。3例行CT增强扫描;4例行MRI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 6例间叶组织来源的乳腺肉瘤患者中,血管肉瘤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的亚型)2例;平滑肌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6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乳4例,右乳2例,1例病灶周围皮下伴卫星灶。1例呈类圆形肿块;5例呈边缘欠规整、不规则浅分叶状肿块;3例边界清楚,3例边界不清;4例病灶密度/信号均匀,2例病灶密度/信号不均。3例CT检查示病灶均呈等、稍低软组织密度;4例MR检查示病灶T2WI、精准频率反转恢复(SPAIR)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均呈高信号;3例T1WI稍低信号,1例T1WI等、稍高信号。增强后均明显强化,2例强化不均匀;4例增强后早期即强化,3例延迟期强化减退,1例延迟期持续强化;2例为渐进性强化。结论边界清楚或欠清晰、CT为等、稍低密度;MRI为T2WI高信号,SPAIR及DWI呈高信号,明显强化,呈速升缓降或渐进性强化,无明显钙化及毛刺,少见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乳腺肿块为间叶组织来源的乳腺肉瘤影像学特征,CT/MRI对病变术前评估及术后复发有重要诊断价值。
- 谢娟韩福刚舒健
- 关键词:乳腺肉瘤磁共振成像
-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与肿瘤性骨软化症密切相关。组织学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明确的特征性,常在临床或病理诊断中被误诊,我们收集7例PMT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 秦晓飞韩志陈亚玲张勇勇陈文吉
- 关键词:间叶组织肿瘤磷酸盐病理分析组织学表现影像学表现骨软化症
- 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8年
-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近年来检出率逐渐提高[1],SMT病理类型以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比例最高。GIST具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GIST,但花费高,创伤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2]。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技术日新月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日趋成熟[3]。在ESD的基础上,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 ness resection,EFR)逐步开展。与外科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小等优点[4]。目前国内外有关GIST行EFR针对性治疗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我院内镜中心已行EFR治疗GIST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
- 申星杰刘亮齐明朱靖宇
- 关键词:间叶组织肿瘤胃肠道切除术临床疗效全层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相关作者
- 郑桂霞

- 作品数:88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二尖瓣置换术后 经胸超声心动图 超声检查 心肌缺血 冠脉血流储备
- 李春晖

- 作品数:76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瓣 静脉 属支 大隐静脉 颅内血管
- 姜晓龙

- 作品数:94被引量:150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超声表现 超声
- 牛晓辉

- 作品数:531被引量:1,90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外科治疗 软组织肉瘤
- 刘思源

- 作品数:39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PPO 癌基因 黑色素瘤 恶性黑素瘤 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