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2篇“ 降水异常“的相关文章
湖南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24年
利用湖南省32个观测站1960~2013年夏季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湖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异常降水与500 hPa高度场、850 hPa风场、水汽收支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夏季降水在1992年和2002年发生了突变;湖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时,500 hPa中高纬地区高度场相对较平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弱,850 hPa上太平洋海区到华南一带出现大范围的气旋性环流异常,湖南为异常的东北气流控制。降水异常偏多年500 hPa中高纬西高东低形势明显,850 hPa北方为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东北风会导致冷空气向南入侵。各边界流入、流出湖南水汽量的多寡会影响湖南夏季降水的多少;西风和南风水汽越强时越利于湖南降水,影响湖南净水汽量最主要的边界是南边界,南边界流入水汽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湖南夏季降水的多少。Using the 32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960 to the summer of 2013 and the reanalysis data provided by NCEP/NCAR in the same period, analyzed the 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Hunan Provi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l precipitation and 500 hPa height field, 850 hPa wind field, and water vapor balanc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unan summer precipitation mutations occurred in 1992 and 2002;whe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Hunan region is abnormal, height field in the mid to high latitudes at 500 hPa is relatively flat,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s eastward and weak. There is a large-scale cyclonic circulation anomaly from the Pacific Ocean to southern China at 850 hPa, and Hunan is controlled by an abnormal northeast airflow. In years with abnormally high precipitation, the high latitudes at 500 hPa show a trend of being higher in the west and lower in the east. The northern part of 850 hPa has an abnormal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and abnormal northeast winds can cause cold air to invade southwar
王晶晶黄俊翔曾麒麟陈青向钢
关键词:降水异常水汽收支
2021年山东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4年
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和山东省122个国家地面观测站数据,对2021年山东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2021年夏季山东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5.3%,降雨过程较多,其中,6月降水偏多主要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北抬造成;7月中旬降水偏多主要是由于副高强度偏强,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为山东降水提供了充足水汽,下旬降水偏多是由于台风“烟花”带来强降水;8月降水偏多主要是下旬副高强度偏强,水汽输送充沛造成。此外,2021年夏季山东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呈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析近3次拉尼娜事件发现,夏季副高强度偏强是造成近3个拉尼娜衰减年夏季山东降水空间分布异常的主要原因。夏季副高强度是拉尼娜次年山东夏季降水的重要预测因子。
商林商林汤子东
关键词:山东夏季降水拉尼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势高度场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及其与海温异常的关系
2024年
利用贵州1961—2018年夏季0.5°×0.5°格点月降水资料和全球逐月海面温度(以下简称“海温”)资料,分析贵州夏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期海温的联系,并合成分析海温异常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对降水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贵州夏季和夏季各月降水量均无显著趋势变化,降水量从东北部的中部向西南逐渐增加,并且贵州夏季降水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反向型和东西反向型3个模态。(2)贵州夏季降水异常与北赤道暖流区、加利福尼亚冷流区、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域的海温异常联系密切。(3)北赤道暖流区和加利福尼亚冷流区的显著时段是前一年6—11月,其中7月影响最为显著,影响范围主要是贵州东部及南部;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域是前一年6—7月,其中7月影响最为显著,影响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北部及东南部。(4)关键海区海温与贵州降水偏少年的联系不如偏多年密切。
钱海龙安胜彭杰
2000年以来贵州最强梅汛期降水异常成因分析
2024年
【目的】为揭示2000年以来贵州最强梅汛期降水异常成因。【方法】利用天擎降水资料挑选出了2000年以来贵州最强梅汛期年份及其降水特征,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风云FY-2G黑体亮温(TBB)资料,诊断分析最强梅汛期贵州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及极端降水成因。【结果】(1)2020年梅汛期贵州累计降水量是1961年以来的次多年,是2000年以来的降水异常年份;暴雨集中在6月上旬—7月上旬,6月23日和29日降水强度具有极端性。(2)2020年梅汛期贵州频繁的暴雨过程及极端暴雨与江淮梅雨的大背景密不可分。(3)2020年梅汛期影响贵州的中尺度低涡系统频繁,中尺度对流系统十分活跃。这些中尺度系统大多初生于贵州西部,在贵州省内发展加强,并产生暴雨天气,MCC是6月23日及29日极端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4)2020年梅汛期低空急流异常活跃,尤其是6月下旬初、下旬末及7月上旬后期出现了3段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劲的低空急流,为梅汛期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范围最广的3次暴雨过程及极端暴雨提供了异常充沛的水汽条件。【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做好梅汛期持续性暴雨、致洪暴雨和极端暴雨预报提供了依据。
杜小玲蓝伟陈波
关键词:梅汛期降水异常极端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低空急流
近30年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
2024年
文章利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近30年的逐日夏季平均降水量及NCEP/NCAR逐月平均再分析风场、位势高度场资料,对青藏高原东部近30年夏季平均降水量的气候态、方差和趋势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EOF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3种主要分布类型,又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与3种典型模态匹配的风场异常特征,以明确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 近30年青藏高原东部的夏季降水量存在一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而且在东南部降水比较偏多,降水大值区年际变化也大,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2) 夏季降水异常空间分布为3种类型,即南北反相型、中间多南部少型以及东西反相型。3) 当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南多北少时,印度季风槽偏弱,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高原东部的南侧为气旋性距平环流,南亚高压偏南,西风急流减弱;当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呈中间多南部少型时,印度季风增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偏东,且青藏高原东北侧西风急流增强;当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呈东西反相型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而高原东部地区西侧以偏西风距平为主,同时高层南亚高压位置偏东。
索朗扎西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015/2016超强厄尔尼诺期间非线性水汽平流对中南半岛4月降水异常的影响
2024年
由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2014-2016年发生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使得全球许多地区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本文关注了中南半岛区域,利用逐月海温、降水、风场、比湿等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和水汽输送异常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2016年4月中南半岛降水异常偏少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4月,在发展强盛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中南半岛上空出现异常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辐合产生降水。进一步通过动力诊断分析发现,Nino3.4指数与赤道东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之间纬向海温梯度(zonal gradient of SST anomalies, GSSTA)的乘积能很好地指示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且中南半岛上空非线性水汽平流的调制作用是造成此区域4月降水异常偏少的重要原因。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南侧东风与GSSTA“引导”的异常西风水汽输送相互“冲突”,削弱了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对中南半岛的水汽输送。中南半岛上空大部分水汽呈现出南少北多,东高西低的模态,水汽辐散,不利于降水的形成。2016年4月,在孟加拉湾异常反气旋和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共同作用下,中南半岛对流受到抑制,暖湿气流在异常南风的引导下,向华南输送。
邬钰嫣葛非孙雪榕金正睿林芷叶
关键词:厄尔尼诺降水异常环流异常水汽输送
IOD Modoki事件对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的影响及可能机理被引量:1
2024年
利用1979—2019年CN05.1中国区域高分辨率降水格点数据、英国Hadley中心观测海温数据、ERA5逐月大气再分析资料及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华南后汛期期间(7—9月)IOD Modoki事件与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的关系及可能机理。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与热带印度洋中部(东和西部)海温异常呈显著正(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印度洋IOD Modoki或印度洋三极子事件的空间分布型。滤除ENSO信号影响后,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仍和IOD Modoki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IOD Modoki正异常对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的影响有以下途径,一方面,异常水汽从热带印度洋东部向西输送至热带中印度洋后,在北半球受科氏力作用向东输送至华南地区,为华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并且对华南地区降水异常的主要水汽辐合贡献为平均水汽的水平扰动散度项和扰动引起的平均水汽垂直平流项。另一方面,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温负异常,通过Mastuno-Gill响应引起对流层低层自热带东南印度洋至热带中印度洋有东南风异常,增强了70°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在北半球向东输送至西北太平洋,这引起了华南地区对流层低层气旋式环流异常。另外,热带东印度洋对流层低(高)层异常辐散(辐合),华南地区低(高)层异常辐合(辐散)增强了东亚地区的局地Hadley环流,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的产生。再者,IOD Modoki引起南亚季风区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并通过季风-荒漠机制引起副热带北大西洋东部、北非荒漠区及地中海西部周围正涡度异常,激发了沿急流向下游传播的准静止Rossby波,增强了日本海高压异常和华南及邻近地区对流层低层气旋式环流异常。上述原因均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的产生,反之亦然。上述结果在数值模式中亦得到了验证。
陈业雁金大超史瀛龙张茜柳春
关键词:降水异常环流异常
2018年浙江梅雨降水异常偏少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前兆信号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2018年浙江梅雨降水异常偏少,梅雨期平均环流特征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偏东偏北,东亚高空急流偏北,浙江以南缺少低空急流的支持,不利于形成持续降水。6月上、中旬水汽输送不足、南北气流辐合较弱、东亚高空急流偏南、南海夏季风偏强、印度季风偏弱是梅雨开始偏晚的重要原因。梅汛期主要形成了三次降水过程(过程Ⅰ、过程Ⅱ和过程Ⅲ)和一次降水间歇过程,过程Ⅰ和过程Ⅱ表现为南北气流辐合型降水,过程Ⅲ为台风降水。系统分析了与不同过程相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及其演变特征,发现由于冷空气活动偏弱、南海夏季风偏强、西南水汽输送偏弱,过程Ⅰ的强度强于过程Ⅱ。在环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浙江梅雨有密切关联的海洋、大气和陆面信号,发现对该年梅雨异常偏弱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前兆信号为冬、春季Ni?o关键区海温指数为正异常且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呈现负异常、冬季西南印度洋海温为正异常、春季喀拉海-巴伦支海海冰偏少、4-5月南半球环状模指数和北极涛动指数分别处于正位相和负位相。基于浙江梅雨序列,依托相关系数和同号率两个指标筛选出从前冬到春季稳定维持或有所增强的气候信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因子综合判别、联合诊断三种方法分别构造可冬季发布和春季发布的梅雨预测模型,发现线性模型整体上能够较好地预测梅雨降水距平,特别是对降水偏少情形指示意义突出。
马浩陈伯民樊高峰刘学华肖晶晶高大伟殷悦
关键词:降水过程前兆信号
西南雨季降水异常大气环流特征
2024年
为了研究造成西南雨季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利用西南地区81个气象站1960~2022年的逐日气象降水量观测数据和同期NCEP/NCAR逐月再分析数据集,水平分辨率为2.5˚ × 2.5˚,运用合成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等现代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63年来雨季降水异常的高低层大气环流场、其他物理量场以及水汽输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西南雨季降水空间分布不均,雨季降水三个大值区,分别位于四川省中部雅安、峨眉山和乐山一带,云南南部地区以及云南西部地区,且多雨区和少雨区呈交替分布。西南雨季降水长期变化趋势呈微弱递减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总的来说降水偏多年主要集中在70年代以前,偏少年集中在2005年以后,西南地区降水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 多雨年南亚高压较常年偏弱,南支槽活跃,贝加尔湖高压增强,整体为经向环流,西南地区产生显著的西南风异常,有利于对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有利于降水。少雨年南亚高压较往年偏强,高压中心偏东,整体为纬向环流,中南半岛西北风异常风场形势不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西南地区的输送,会导致降水偏少。西南雨季的垂直运动具有区域性,多雨年在云南西南部和四川东部垂直运动较强。少雨年在四川东部垂直运动较强。3) 多雨年孟加拉湾中部存在一气旋性距平水汽输送,其南侧有显著的西南向水汽通量输送带,说明孟加拉湾南部对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加强。在两广和湖南一带有反气旋性距平水汽输送,南侧存在东南向水汽通量距平,表明来自南海的水汽向贵州、重庆及四川东部输送加强。西南地区多雨年的水汽通量散度距平从南向北表现为“辐合–辐散–辐合”的空间分布,水汽汇集的大值区位于四川东部和云南的南部。少雨年云南存在气旋性水汽通量距平,印度半岛东部有反气�
李璘琪毛文书彭育华
关键词:降水异常环流形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
2021年5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多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4年
2021年5月江西省降水异常偏多,多项降水指数突破历史极值,异常降水在累计降水量、降水强度、日降水量等方面表现出极端性。利用1961—2021年江西省83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1年5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5月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江西降水偏多的直接原因,欧亚中高纬500 hPa层环流呈“两脊一槽”的分布特征,受北大西洋三极子正位相影响,中国东北及周围地区位势高度为负距平,东北冷涡异常活跃,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增加,冷空气不断南下为降水提供了环流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月内加强西伸,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此外,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和5月在印度洋活跃的热带季节内振荡对5月江西降水偏多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谢佳杏董保华郭泓张勇平罗少华
关键词:降水异常大气环流季节内振荡

相关作者

王谦谦
作品数:135被引量:1,561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降水异常 数值模拟 大气环流 江淮梅雨期 海温异常
钱永甫
作品数:302被引量:3,076H指数:3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 极端降水 降水 江淮流域
管兆勇
作品数:279被引量:1,767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夏季 年际变化 ENSO 大气质量 北半球夏季
金大超
作品数:23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降水异常 海温异常 夏季降水异常 夏季 遥相关
何金海
作品数:566被引量:7,326H指数:4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夏季 大气环流 降水 青藏高原 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