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0篇“ 降解机制“的相关文章
低分子量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菌群构建及降解机制
2024年
菲和芘作为低分子量多环芳烃代表物质,具有溶解度低、难降解和毒性高等特点.多环芳烃污染场地中通常有多种污染物共存,且单一菌株降解能力有限,因此研究复合菌群降解混合底物对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具有实际意义.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两株低分子量多环芳烃降解菌,经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纤维菌属和布鲁氏菌属,分别命名为Cellulosimicrobium sp.RS和Brucella sp.BZ.结果显示,两株细菌均能以菲或芘为唯一碳源生长,菌株RS、BZ在120 h内对100 mg/L菲的降解率分别为44.10%、34.20%,对100 mg/L芘的降解率分别为22.50%、25.30%.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株RS、BZ构建成复合菌群PP-RSBZ的比例,并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菌株RS:BZ=3:1(V/V)、pH=7时,复合菌群PP-RSBZ在120 h内对菲和芘混合底物(150 mg/L)的降解率最高,为45.63%,相比单一菌株提高了1.65-1.84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确定菌株存在的基因,进而推测了菌群对菲和芘的生物降解途径.本研究为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提供了新颖的菌株资源,构建了降解混合底物的复合菌群及适合条件,并推测了降解途径.(图6表3参30)
赵博荆佳维王婷婷杨颖曲媛媛
关键词:降解机制复合菌群
红树林沉积物中多环芳烃降解菌Aquabacter sediminis P-9T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机制的研究
2024年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特性的高风险有毒污染物,近年来,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PAHs污染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处理PAHs污染的有效、经济和多功能替代方法。目前,研究者发现了大量细菌利用PAHs污染作为碳源和能源,然而其普遍存在降解效率偏低、降解谱系窄、对高盐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红树林来源的PAHs降解菌的降解机理尚待充分挖掘。【目的】在红树林沉积物中定向筛选针对PAHs的高效广谱降解菌,并深入探讨其降解效能与作用机制,以期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污染修复技术的创新研发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方法】从深圳福田红树林沉积物筛选出一株降解PAHs的潜在新种菌株P-9T,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基于菌株基因组测序与分析预测该菌株的PAHs代谢潜能;在不同温度(25−40℃)、不同pH(5.0−9.0)和不同底物条件下,对菌株P-9T的降解能力进行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ESI-MS/MS)技术检测菌株降解PAHs的中间代谢产物,初步揭示P-9T降解PAHs的代谢机制。【结果】菌株P-9T为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水杆菌属(Aquabacter)的潜在新种,暂命名为Aquabacter sediminis P-9T,也是Aquabacter属中首次发现的PAHs降解菌种;在菌株A.sediminis P-9T的基因组中则发现了一条完整的苯甲酸盐降解通路,以及参与萘和其他PAHs降解的脱氢酶、水杨酸羟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等关键基因。菌株P-9T可以在25−40℃和pH 5.0−8.0的条件下降解菲,并且可分别以萘、菲、芘为唯一碳源生长繁殖。在菲初始浓度为50 mg/L下培养5 d降解率达100%。利用HPLC-ESI-MS/MS技术检测发现,该菌株对萘、菲、芘降解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1-羟基-2-萘甲酸、1,2-萘二酚和儿茶酚和1-羟基-2-萘醛。�
李嘉谊黄雨晗刘力睿李猛
关键词:红树林沉积物多环芳烃降解
环境微生物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导致蓝藻水华污染严重,而大部分蓝藻水华暴发后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极具危害性,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有效控制和去除水体中的MCs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难题。现有研究表明,微生物降解MCs具有高效和环保的治理效益。因此,本文综述了MCs的产生、结构和毒性危害,并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降解MCs的酶促降解途径、降解基因和降解酶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分析了微生物降解菌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潜在应用,并展望了对MCs的非mlr降解途径机制、优化表达MCs降解酶、构建高效双功能降解菌等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MCs微生物降解机制并有效改善全球水体中MCs污染现状提供新思路。
张赫徐文昌袁燕徐静怡马燕天
关键词:蓝藻水华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降解机制
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的愈发广泛,明确其降解机制对提升降解效果至关重要。为梳理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机制的研究情况,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机制的研究态势,分析发现降解机制主要从土壤理化性质、紫外线、微生物以及酶活性等方面开展,其中微生物和酶的降解作用在其降解过程中至关重要,降解往往是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紫外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际环境中关于降解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建议未来加强应对性的研究,发掘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潜能,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金安妮齐娅荣余奋霞冯波钟艳霞贺婧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降解机制影响因素
降解Zn-Li合金吻合钉的自然时效与降解机制研究
2024年
作为力学性能良好,降解速率适中的可降解金属,Zn基合金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研究了自然时效对Zn-Li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Zn-Li合金吻合钉的体外降解机制。通过拉伸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分析时效时间对Zn-Li合金丝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浸泡实验,根据吻合钉质量变化分析不同模拟液对Zn-Li吻合钉降解速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Zn-Li吻合钉不同部位的降解模式。结果表明,时效2.0 a的Zn-Li合金丝比时效1.0 a的拉伸强度低43.86 MPa,伸长率下降24.17%,腐蚀电势由-1.07 V下降至-1.12 V,腐蚀电流密度增加13%。Zn-Li吻合钉在模拟体液中降解速率最大,钉脚的微电偶腐蚀为最严重的腐蚀形式。
董旭耿芳马凤仓李伟张柯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自然时效体外降解
产红青霉菌对脲醛树脂的降解机制
2024年
[目的]每年有30多万吨脲醛用做树脂、粘合剂和绝缘材料,由于其降解持久性,此类物质废弃后对环境造成广泛的损害。本研究以产红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 23229)为对象,研究其对脲醛树脂(UF)的降解过程和降解酶的性质。[方法]用X-射线衍射(XRD)和失重率评价P.rubens 23229及其酶的降解能力,通过液相-质谱联用(LC-MS)分析降解过程中间代谢产物,应用凝胶色谱柱对降解酶进行纯化。[结果]P.rubens 23229作用于UF,30 d后,材料失重率(降解率)为35%,结晶度由26.21%提升至29.44%,经计算得出,降解的35%包括UF结晶区7%,非结晶区28%;从菌种和脲醛共培养液中得到P.rubens 23229脲醛降解粗酶液,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pH为4.0,LC-MS结果表明该粗酶液在降解过程中,首先将高分子UF主链降解,形成四甲基五脲、三甲基四脲等短链中间代谢物,然后进一步分解中间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以及甲醛等终产物,降解作用位点包括脲醛主链中亚甲基与尿素间的C-N、酰胺键等。进一步对比了P.rubens 23229粗酶液与商业脲酶、蛋白酶对UF的降解能力,发现蛋白酶几乎无降解效果,脲酶有一定降解能力,但显著低于P.rubens 23229粗酶液。粗酶经纯化后降解效率提高28倍,凝胶渗透色谱(GPC)显示出分子量为6.89 kD和220.83 kD的2个峰,对应前面降解过程分析,说明降解过程包含主链降解酶和中间代谢物降解酶至少2种酶的复合体系共同发挥作用。[结论]P.rubens 23229脲醛降解酶由主链降解酶和中间代谢物降解酶共同组成,其中包含脲酶作用类似的酶,但降解主链的酶与已有蛋白酶作用方式不同,其具体的组成与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对UF的生物降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仕伟向阳仝迎芳刘亚青郭建峰白玉洁高焕秦旭巍王芳
关键词:脲醛树脂
降解桔霉素酵母菌的筛选及降解机制初探
桔霉素(Citrinin,CIT)是一种由曲霉属、青霉属和红曲霉属等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其毒性包括肾脏毒性、肝脏毒性、生殖毒性及细胞毒性,不仅给人体和牲畜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也会对粮食和谷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索...
王娅楠
关键词:桔霉素酵母菌红曲霉降解机制
一株硝化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机制初探
2024年
以硝化纤维素为筛选培养基,对采样分离所得菌株和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平板筛选,获得长势优良的6株降解菌;经固态发酵复筛,获得硝化纤维素降解菌TL06;经ITS序列分析及构建进化树分析,TL06被鉴定为西蒙斯木霉,且命名为西蒙斯木霉TL06。分别探究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对西蒙斯木霉TL06产生纤维素酶和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有机氮源会显著降低纤维素酶和酯酶活力,而添加无机氮源硫酸铵会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活力;添加碳源会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活力,但对酯酶活力影响不明显。为优化发酵条件设置正交试验,发现在硫酸铵浓度1.5%、硝化纤维素与麸皮的质量比5∶5、发酵时间5 d、料水比10∶12、培养温度30℃、自然pH值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36 IU/g,比优化前提高了189.36%。初步探明,西蒙斯木霉TL06降解硝化纤维素的机制是分泌纤维素酶和酯酶,水解β-1,4糖苷键和硝酸酯键,其中糖苷键的水解优先启动。
刘强林元山粟桂蓉周喜新
关键词:硝化纤维素生物降解纤维素酶酯酶
典型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迁移和降解机制研究
2024年
在水产养殖以及畜牧业中,磺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地使用,导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抗生素化合物。运用室内土柱淋溶法,研究了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在不同初始质量分数下的迁移规律以及降解机制。结果表明:表层土在不同初始质量分数抗生素条件下,在供试土壤中均呈现出向下迁移的趋势,且土壤各层抗生素的滞留量也随着表层土抗生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这2种抗生素通过开环、甲基羟基化、S—C键断裂、苯胺基团氧化等一系列反应过程转化为不同的降解产物,确定其降解路径。
李鑫王海芳
关键词:磺胺类药物土壤降解抗生素降解路径
一类eRF3a靶向蛋白降解机制治疗人类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一类靶向蛋白降解化合物TPB‑L‑E3B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此类化合物可通过eRF3a靶向降解机制治疗人类肿瘤疾病,且在体外实验中展现出治疗这类疾病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治疗前列腺癌、卵巢癌、肝癌、宫颈癌、白血病...
郁光亮钟凯陈尧韩留全田嘉慧章长洲胡振兴徐萍毛姝君

相关作者

刘国光
作品数:338被引量:1,890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光催化 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剂 光降解 氮化碳
吕文英
作品数:185被引量:958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氮化碳 光催化剂 复合光催化剂 光降解 二氧化钛
刘春光
作品数:63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氟磺胺草醚 苏云金芽孢杆菌 阿特拉津 小菜蛾 除草剂
刘丽萍
作品数:77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甜菜 单体附加系 无融合生殖 白花甜菜 栽培甜菜
杨峰山
作品数:104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小菜蛾 氟磺胺草醚 苏云金芽孢杆菌 除草剂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