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4篇“ 院外急救“的相关文章
- 基于物联网和语音识别的院外急救护理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语音识别的院外急救护理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护士的电子签名信息;基于语音唤醒建档模块为患者建立院外档案,获取患者的初步评估结果为患者进行不同执行方案,生成第一院外急救护理信息管...
- 李博杜坤朱长举底瑞青兰超王磊张利张倩倩张彤彤张真真
- 基于物联网的院外急救物品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院外急救物品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急救物品特性将急救物品进行大类划分,获取子类划分列表,为每个子类划分列表下的急救物品分配一个独立编码信息,为每个子类划分列表下的每个急救物品生...
- 杜坤李博朱长举底瑞青兰超唐乃夫尹慢慢臧格金婉婉师思源
- 一种心脏骤停自动识别及智能辅助决策的院外急救系统
-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心脏骤停自动识别及智能辅助决策的院外急救系统,在本发明中心脏骤停智能识别单元首先根据颈动脉血流频谱采集单元采集的病患的颈动脉血流频谱图像来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然后心脏骤停智能分析...
- 邹同娟尹万红曾学英李易张述蓉
- 一种心脏骤停自动识别及智能辅助决策的院外急救系统
-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心脏骤停自动识别及智能辅助决策的院外急救系统,在本发明中心脏骤停智能识别单元首先根据颈动脉血流频谱采集单元采集的病患的颈动脉血流频谱图像来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然后心脏骤停智能分析...
- 邹同娟尹万红曾学英李易张述蓉
- 医疗急救志愿者参与院外急救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有、无医疗志愿者干预院外急救的效果,探讨以医疗急救中心为主体,以医疗志愿者为辅助,依托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平台,从而构建“急救中心+分站+医疗志愿者”信息体系建设进行实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8月经松江区医疗急救中心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院资料。收集救治过程中救护车到达前志愿者采取的救治措施,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开发设计一款急救志愿者服务APP、急救中心受理台植入志愿服务模块,在急救中心受理接收到急危重症患者呼救时,第一时间派急救车的同时,将呼救信息通知给附近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志愿者,志愿者在较短时间内赶往患者身边,在救护车赶到前的“空窗期”,实施紧急救治。结果建立以松江区医疗应急队伍为主体的紧急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急救中心的优质急救资源,对医疗志愿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规范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后,有医疗志愿者参与的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依托医疗急救中心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发挥院外急救医疗指导功能,组建医疗志愿者队伍有序参与院外危重急症、OHCA患者院外急救,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熊小飞度学文吴卫华沈嫒娌
- 关键词:医疗急救志愿者院外急救
- 北京市院外急救反应时间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院外急救反应时间的统计分析,总结规律,寻求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方法。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每日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按照周一至周日进行分组,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分析周一至周五与周六周日的急救反应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北京市院外急救反应时间周一至周五与周六周日存在差异;周一至周五无差异;周六与周日无差异。结论推动院外急救体系建设,多手段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升院外急救服务能力,满足百姓的院外急救服务需求。
- 张威李玮张莉娜王勇陈辉
- 关键词:院外急救
- 改进院外急救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改进院外急救车内急救设备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院自2022年2月对急救车内的急救设备进行规范管理,以规范管理前(2022年1月)作为常规组,规范管理后(2022年2月)作为规范管理组,记录实施规范设备管理前后的设备故障率,统计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血糖监测仪等急救设备的使用率。自制急救设备质量管理水平评分表,由医护自评与科主任及护士长对采取规范管理措施前后包括医疗舱环境、设备使用、制度实施和优质服务等4个项目进行评分。结果 规范设备管理后,急救设备的故障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急救设备使用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规范管理组的医疗舱环境、设备使用、制度实施、优质服务等各项设备质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规范院外急救设备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医疗设备质量,提高急救保障能力。
- 臧红梅郑保根张进军
- 关键词:院外急救
- 基于“六统一”管理的院外急救体系建设改革初探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六统一”管理,对襄阳市急救中心的院外急救体系建设改革的成效。方法襄阳市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院外急救效率,2020年起,坚持顶层设计原则,打破信息壁垒,开展全市院外急救“一张网”建设。结果截至2023年2月,襄阳市建成了全域智慧急救120指挥调度平台,形成了以襄阳市急救中心为中心,7个县(市、区)急救中心为分中心,83个急救站为支点的覆盖市、县、乡的全市院外急救“一张网”,对全市急救资源实行“六统一”管理,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非中心城区“15分钟急救圈”,县市区“30分钟急救圈”,2022年服务3.61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基于“六统一”管理的院外急救体系可复制、可推广,为全国急救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 刘艳敏
- 关键词:院外急救
- 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外急救时间分布及其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方面,分析其院外急救时间分布与延误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院外急救时间采取统计分析,并根据具体时间将其分为≤4.5 h组与>4.5 h组,并针对其延误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外急救时间分布中,<1 h的有4例(14.29%),1~4.5 h的有7例(25.00%),4.6~6 h的有12例(42.86%),>6 h的有5例(17.86%)。≤4.5 h组中文化背景高中及以下、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独居、农村居民、首次发病以及夜间发病的占比(27.27%、9.09%、18.18%、18.18%、27.27%、27.27%)皆低于>4.5 h组(70.59%、47.06%、64.71%、58.82%、76.47%、70.59%),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意识障碍、首次发病以及夜间发病是造成院外急救时间延误的危险因素,同时以上情况的出现越少延误急救时间的程度会随之降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意识障碍、首次发病以及夜间发病是延误急性脑梗死的院外急救的主要影响因素,需做好相关因素的控制工作,来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 刘晓霞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 院外急救机构处置突发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疫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总结院外急救机构应对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疫情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疫情期间120电话呼入量、派车量变化、增幅明显病患数据。结果 疫情区域120电话呼入量增加598.5%,派车量增加611.6%,透析、孕产妇、肿瘤、新生儿及儿童、发热及心血管患者分别增加了23 400.0%、8 642.9%、5 600.0%、3 393.2%、479.6%、250.8%。结论 院外急救机构通过提高接警受理能力、分类调派、区域闭环运行、加强现场感控力量、强化院外院内信息对接等措施能够应对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疫情。
- 张擎李开涛李帅刘艳邵小颖邹文蕊张颖李尚伦
- 关键词:院外急救回顾性分析
相关作者
- 张进军

- 作品数:168被引量:7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
-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 院外急救 急救 院前 医学救援
- 朱庆生

- 作品数:25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 研究主题:院外急救 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 自救互救 院前急救
- 刘艳俊

- 作品数:14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 研究主题:院外急救 急救 医疗救护 心脏骤停 急性心肌梗死
- 吕雪菁

- 作品数:19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 研究主题:院外急救 急救 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 救治
- 刘红梅

- 作品数:37被引量:29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
-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 院外急救 医疗急救 院前 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