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63篇“ 随访分析“的相关文章
温州地区乙肝暴露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及随访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乙肝暴露儿童流行病学情况,追踪母婴阻断效果,随访一年内生长发育情况,以期完善乙肝母婴传播防治网络。方法收集2021年温州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分娩的活产儿(即乙肝暴露儿童),调查孕期及儿童出生情况,随访儿童乙肝感染、一年内生长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通过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温州地区2021年出生新生儿中乙肝暴露占比6.07%,其中高暴露儿童占28.37%。男、女童患病率分别为6.42%、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4,P<0.001)。山区县、非山区县患病率分别为6.35%、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P<0.001)。2021年乙肝暴露儿童母婴传播率0.54‰。乙肝暴露儿童出生后一年内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与同期出生同性别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温州地区山区县的乙肝暴露儿童明显多于非山区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暴露儿童占比较高。温州地区母婴阻断效果理想,随访乙肝暴露儿童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并无显著差异。
潘璐璐孙建乐徐倩王恩妹
关键词:乙肝母婴传播流行病学阻断随访
儿童重症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临床特征及中短期随访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儿童重症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患儿的临床特征及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6例MIS-C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均存在休克,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1例需要有创机械通气。6例患儿均伴有多脏器功能受累及炎症指标升高,入院后接受脏器功能支持及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患儿接受生物制剂治疗,脏器功能及炎症指标均有明显好转。6例患儿的冠状动脉均存在轻度增宽。经中短期随访,所有患儿预后良好。结论重症MIS-C患儿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时评估病情并积极行抗炎及脏器支持治疗,多可获得良好预后。
刘月张建李璧如宁铂涛张芳滕腾任宏
关键词:儿童
范可尼贫血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1例长期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儿童范可尼贫血(FA)移植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经基因检测确诊FA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21例患者。结果 患者起病中位年龄3.8(0.1-10.2)岁,移植中位年龄6.7(0.7-11.2)岁。所有患儿均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移植指征,移植前均未发生肿瘤。均应用BU 2天/TBI 3Gy+FC为基础的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15例患儿接受无关供者移植,5例亲缘供体移植,1例脐血移植。19例采用环孢素A联合甲氨蝶呤,2例采用环孢素A联合吗替麦考酚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急性GVHD和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3%和29%。其中,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24%(5例),中重度cGVHD发生率为24%(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9(2-106.2)个月,总体生存率为62%。死亡原因包括4例死于肠道aGVHD,1例死于肺部cGVHD,1例死于植入失败,1例死于植入物功能不良和1例死于CMV脑炎,未发现继发肿瘤发生。多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前年龄越大及移植前高血清铁蛋白含量是预后的不良因素(P=0.006&P=0.02)。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开展allo-HSCT治疗有助于改善FA长期治疗效果。
宋艾芸覃霞张亦驰黄小航罗成娟罗长缨陈静王希楠
关键词:范可尼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突变
矽肺合并空洞性肺结核63例临床特征及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63例矽肺合并空洞性肺结核患者(A组)及同期住院的矽肺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63例患者均为男性,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咯血为常见症状。CT示空洞性病变常累及多肺叶,多发生在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厚壁空洞多见,可伴有卫星病灶、支气管播散灶、气胸、胸腔积液等。B组患者1225例,咯血59例(4.8%),空洞3例(0.2%),咯血和/或空洞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抗结核治疗后6~24月复查CT,52例(82.5%)空洞缩小/愈合,8例(12.7%)复发,3例(4.8%)形成毁损肺(死亡2例)。结论矽肺患者出现咯血和/或CT出现空洞时需高度警惕合并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和/或动态CT随访有助于实验室检查阴性患者明确诊断。
董志鹏崔乔义潘少平赵玉香
关键词:矽肺肺结核肺空洞随访
门诊筛查脑卒中患者院后健康干预护理效果的跟踪随访分析
2024年
对脑卒中病人进行门诊体检,对其进行健康干预。方法 选择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成2组40名和40名正常对照。对照组接受全面的卫生指导、言语锻炼、运动功能锻炼、膳食恢复和心理干预。采用 SPSS26.0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日常活动功能、运动功能和康复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 Barthel评分为63.10+7.11,对照组为56.40±5.31,Fugl-Meyer评分65.40+15.41,对照组23.22±8.21, P<0.001)。结论 探讨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脑卒病人的生活和运动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脑卒病人的长期恢复过程中,实施良好的保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潘星陈美珍麦智敏林东如朱庆兵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健康干预护理效果
COVID-19患者出院2年后遗症随访分析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COVID-19(Delta)患者出院2年后的情况。并通过临床研究初步观察助阳补肺除痹颗粒治疗COVID-19后遗症(肺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此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横断面研究通过电话...
王靖华
关键词:后遗症
儿童MontgomeryT管置入术后PICU管理及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置入Montgomery T管重症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随访,总结T管置入术后PICU监护管理的经验及T管在重症儿童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7例Montgomery T管置入术后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并发症、ICU住院情况及长期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对T管在病情危重、需要接受长期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加以阐述。结果研究期间纳入了7例置入T管术后入住PICU的患儿,男3例,女4例,年龄9~75个月,5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喉先天性畸形5例,气管食管瘘1例,喉乳头状瘤1例。主要并发症为痰液堵塞、感染及肉芽增生。1例患儿出现分泌物堵塞死亡,其余患儿均成功撤离T管,T管最长留滞时间367 d,5例患儿拔除T管后出现声嘶。6例存活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均恢复经口进食,门诊随访未诉吞咽困难及误吸,但均合并营养不良。结论Montgomery T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气道支架,可用于气道重塑以及维持介入术后气道的通畅;对于儿童重症患者,做好早期气道廓清及抗感染等管理至关重要。
杜岩谭乐恬刘盼杜俐佳柳宇鑫陶金好陈超张铮铮陆国平陈伟明
关键词:儿童
急性百草枯中毒存活5年以上患者随访分析
2024年
收集2012年1月—2018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毒后存活5年以上的57例患者采用电话询问或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按不同中毒程度描述患者远期生存状况。15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存活≥5年57例(37.5%),其中轻度中毒16例、中度中毒30例、重度中毒11例。重度中毒组6 min步行距离低于轻、中度中毒组,Borg评分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毒患者远期肺部影像无明显异常,中、重度中毒患者可遗留肺纤维化病灶并呈动态演变,合并肺野透亮度增高、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等多样化结构性改变。多数患者肺功能良好,仅少数中、重度中毒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长期随访发现,百草枯中毒存活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运动耐力下降。
吕天懿曹雪松范璐陆明峰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功能
异戊酸血症患儿临床特征、基因型及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异戊酸血症(IVA)患儿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及随访结果,为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3年10月在儿内分泌遗传科明确诊断为IV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IVA患儿中,男22例、女12例。其中15例为急性新生儿型,3例为慢性间歇型,16例为来自新生儿筛查确诊的无症状型。与无症状型组相比,有临床症状组(包括急性新生儿型和慢性间歇型)血异戊酰肉碱(C5)水平,C5/乙酰肉碱(C2)比值及C5/丙酰肉碱(C3)比值以及尿中异戊酰甘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儿IVD基因共检出40种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突变为主(30/40, 75.0%),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c.1208A>G(n=8)。临床表现与基因变异类型未见明显相关性。随访死亡4例,均为急性新生儿型起病患儿。30例存活患儿最近1次随访时尿异戊酰甘氨酸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患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血C5、C5/C2比值、C5/C3比值及尿异戊酰甘氨酸增高对诊断IVA具有特异性。新生儿筛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孙宇宁梁黎黎丁思刘宇超陈婷龚珠文邱文娟张惠文顾学范韩连书
关键词: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
一例青少年Gitelman综合征的诊治及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随访经验,为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1例因生长迟缓就诊的Gitelman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候选变异,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随访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例13岁患儿因生长迟缓就诊,实验室检查示低钾低镁血症、高肾素、肾性失钾,基因检测发现SLC12A3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予规范治疗并随访1年2个月,患儿身高、体重明显增长,心电图的ST段压低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其中父源的c.791delinsGCGTGGTCTCGGTCATT GG单条变异为新发现的基因突变位点,丰富了Gitelman综合征的基因突变谱。结论:因生长迟缓就诊的患儿,需重视鉴别诊断,对于低钾血症尤其合并低镁血症、肾性失钾的患儿需警惕Gitelman综合征,及早诊治、规范管理以达最佳预后。
王娇徐敏杨召川马良房雨如单延春
关键词:低钾血症GITELMAN综合征身材矮小

相关作者

刘欣伟
作品数:368被引量:1,303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缺损 骨折
刘彩霞
作品数:319被引量:2,26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双胎 双胎妊娠 胎儿 双胎输血综合征 早产
杨茹莱
作品数:161被引量:813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儿童
赵正言
作品数:482被引量:2,174H指数:2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毛华庆
作品数:60被引量:45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