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篇“ 隐含作者“的相关文章
文学隐含作者
本书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概括总结了前人对“隐含作者”的研究,深入探究此概念所引发的争论,分析争论的焦点和问题。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文学中的主体问题,本章从语言与人的主体性关系切入,讨论文学交流过程中的主体问题。第三章重点考察...
车文丽
作者隐含作者与角色设置——论穆旦的《诗八首》
2024年
《诗八首》是一组互为勾连与演绎的爱情诗,但是这组爱情诗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逻辑并不吻合,却与西方的宗教哲学逻辑互为一致。这说明穆旦在创作这组诗歌时,并没有考虑所谓爱情的真实性问题,相反他是从西方的某种宗教哲学理念出发,为人们构筑了一个现代爱情故事模本。因此,《诗八首》与其说是抒情的,不如说是叙述的,即穆旦借叙述西方的某些现代思想之机,对一直偏重于抒发主观情感的中国诗歌予以理性化的改造。
姜玉琴
关键词:隐含作者《诗八首》
《故乡》中叙述者、隐含作者的叙事学解读
2024年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理解和分析小说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文学鉴赏与批评。就此而言,教师理应有较为丰富的叙事学知识,以更好地进行小说教学。但就目前实际而言,教师教学小说多以三要素为主要内容,而对小说的叙事技巧等关注不够,教学局限于浅表。以鲁迅的《故乡》为例,对它的解读多从时序、视角方面展开分析,而未能进行较深入的叙事学解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期为《故乡》教学提供新视角。
刘会琳
关键词:《故乡》小说教学叙事学隐含作者叙事技巧叙述者
空间叙事·人道情怀·隐含作者——王占黑《街道江湖》管窥
2024年
90后青年作家王占黑以对老旧社区空间里的人物命运书写蜚声当代文坛。“空间叙事”对她而言不仅是一种叙事技巧,更是一种“精神还乡”。作为老旧社区“空间叙事”的集大成者,《街道江湖》在她的创作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为“空间叙事”“人道情怀”与“隐含作者”的扭合性效应,三者关联,共同揭示了其老旧社区空间叙事的本质内涵与审美特征。
武斌斌
关键词:空间叙事人道情怀隐含作者
论《红楼梦》对隐含作者的建构
2023年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其复杂的叙事结构以及成熟的叙事艺术使得应用西方叙事学理论分析《红楼梦》成为可能。以查特曼、里蒙·凯南为代表的西方叙事学家将隐含作者视作读者从文本推导出的建构物。本文从该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不可靠叙述者石头对宝玉、刘姥姥、袭人的不可靠叙述以及对于宝玉与袭人、黛玉与宝钗不同的距离控制讨论《红楼梦》对隐含作者的建构。
杨璐滢
关键词:《红楼梦》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
试论电影中的“隐含作者”——兼论“作者电影”之“作者”与电影中“隐含作者”的差异被引量:1
2022年
美国著名学者韦恩·布斯创造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并将其先后运用于小说研究与电影批评。由于布斯定义的模糊性,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少的争议。一些“隐含作者”的拥护者论证了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并对布斯给出的定义作进一步解读。以这些学者对小说“隐含作者”的解读为依据,电影中“隐含作者”的形象可以被推导出来,并作为帮助学者和观众理解创作者意图和立场的重要手段。此外,“作者电影”与“隐含作者”之“作者”的概念容易混淆,需加以区分。
许修纯
关键词:隐含作者作者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隐含作者”研究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在《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中列出一些作家的作品,预言这些作品将来会成为经典之作,其中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
沙梦成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
中西小说隐含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探讨隐含作者的意图伦理,可以将小说的伦理效应和真实作者的伦理责任区分开来,隐含作者的意图伦理由此显示出它在小说叙事伦理中的重要性。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中国古典小说的隐含作者一般是伦理先行,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则兼有伦理先行和道德后觉,前者的伦理是规范伦理,后者的伦理主要是德性伦理;在人物和伦理关系的把握上,中国古典小说的隐含作者让伦理来规范人物,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则让人物来显示伦理;在情节和伦理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古典小说的隐含作者让伦理笼罩情节,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则让情节折射伦理。
江守义
关键词:隐含作者古典小说西方小说
阮籍诗英译与隐含作者的语际转化
2022年
阮籍的思想与情感充满矛盾冲突,甚至被学者视为“人格分裂”,可以用叙事学理论解释为不同的“隐含作者”形象。隐含作者理论有助于使我们将某位作家在创作某篇作品时的立场和形象与其笔下其他作品和史料中的作者立场和形象进行区分,注重具体篇章的修辞目的。在中诗英译过程中,由于英汉语言特点不同,隐含作者的形象和立场问题得以凸显。本文以阮籍咏怀诗英译为例,探讨古诗英译中原文与译文隐含作者的关系,揭示诗歌翻译中隐含作者形象和立场的转化过程,并梳理阮籍作品在西方世界的译介情况。阮诗“归趣难求”,在单篇隐含作者本身就呈现歧义的情况下,其形象在翻译过程中或完全保留,或部分保留(消除歧义),甚或完全改变(却可能符合真实作者形象或该作者其他作品的隐含作者形象)。本文认为,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作者其他作品中的隐含作者立场及形象或对史料生平所构成的真实作者立场及形象的了解所作出的。
阮诗芸
关键词:咏怀诗典籍英译隐含作者叙事学
隐含作者视角下《幸福的家庭》中“沉闷”的变调
2022年
“讽刺”被认为是小说《幸福的家庭》的主要基调,而鲁迅在《附记》中所言“出了轨”的笔致以及“沉闷”的变调,则昭示着与“讽刺”相左的情感内蕴。借助隐含作者这一理论,探究隐含作者在编码过程中通过意象的复调以及人物身上的矛盾错位前景化,造成读者将“讽刺”误认为是真实作者的唯一态度;而最后在“出了轨”的笔致以及“沉闷”的变调中,真实作者鲁迅以极其隐蔽的意识现身,将自己与主人公一起置于深入灵魂的审视下,讽刺的意味逐步消解,主人公的多重绝望显现,在文本的显与隐中,深蕴着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刘丽莹
关键词:《幸福的家庭》隐含作者讽刺复调

相关作者

申丹
作品数:123被引量:2,734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文体学 叙事学 隐含作者 叙事 翻译
马立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研究主题:隐含作者 多萝西娅 乔治·爱略特 学习焦虑 《米德尔马契》
佘向军
作品数:16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隐含作者 反讽叙事 反讽 艺术人格 理想化
杨海鸥
作品数:28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大街》 叙事伦理 文化叙事 叙事策略
赵世佳
作品数:26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电影 叙事 修辞 电影叙事 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