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篇“ 隔阂“的相关文章
- 跨越隔阂——感官博物馆学及其在特殊人群学习中的应用
- 2025年
- 受到“感官转向”的影响,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工作者逐步探索为参观者提供多感官体验的方法与路径。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面向具有认知障碍的人群开展相关活动时,尝试创建多感官环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遇见我”项目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心印”项目充分展现了在面向具有认知障碍的人群开展的学习活动中营造多感官环境的方法与益处。
- 何亦扬
- 用“抱持”化解亲子隔阂
- 2024年
- “抱持”是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接纳和支持。温尼科特认为,抱持性的家庭有两个特点:一是当孩子发展好时,给予孩子认可,认可他的感受;二是当孩子受挫时,支持他、陪伴他,接纳他的情绪,给予适当的保护,与孩子共渡难关。在家庭中获得抱持的孩子会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滋养,在独自面对困难时,自我会更强大,更容易战胜困难。
- 关键词:家庭战胜困难接纳
- 用抱持化解亲子隔阂
- 2024年
- 一、孩子需要在家庭中获得抱持“抱持”是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接纳和支持。温尼科特认为,抱持性的家庭有两个特点,一是孩子发展好时给予孩子认可,认可他的感受;二是孩子受挫时,支持他、陪伴他,接纳他的情绪,给予适当的保护,与孩子共渡难关。在家庭中获得抱持的孩子会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滋养,在独自面对困难时,自我会更强大,更容易渡过难关。
- 蒋旭玲
- 关键词:倾听
- 打破文化隔阂 推动话语之变
- 2024年
- 传统媒体的话语转型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必须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文化隔阂,深层次、系统性转型,才能完成由内而外的蜕变,在新媒体环境中扎根生长。
- 刘振
- 《逆行人生》:经典叙事、算法规训与审美隔阂
- 2024年
- 中国电影的主流传统是现实主义传统^([1])。20世纪30年代,由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开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先河;80年代创作的《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影片,则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真正确立。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电影更是广受社会关注,涌现出《第二十条》(2024)、《年会不能停!》(2023)、《人生大事》(2022)等佳作。其中,《我不是药神》(2018)更是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的爆款之作。2024年暑期档电影《逆行人生》因其聚焦外卖员这一群体而备受瞩目,并以84.7分的观众满意度居同档期排行第三位。
- 朱志强
- 关键词:《天云山传奇》现实主义创作现实主义传统观众满意度经典叙事
- “真探”系列小说:非自然死亡背后的爱与隔阂
- 2024年
- 近年来,由一线公安人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融合了刑侦、恐怖、惊悚元素的小说日渐流行。这类作品因其作者职业的特殊性,加之有刑事侦查专业知识作为背书,带给读者一种揭开行业神秘“面纱”的兴奋感。
- 无
- 关键词:系列小说公安人员亲身经历
- 连接与隔阂之间:社交媒体互动情境对青少年信息回避行为的影响研究
- 杨子函
- 隔阂与融合:新西兰电影产业突破背后的本土积累
- 2024年
- 1840年,新西兰立国文件《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与翻译失确影响深远,绵延至今日,白人与毛利后裔均致力于以动态影像记录或建构身份认同,使得该国艺术影片呈现泾渭分明的主题。本文试图由语言景观的理论视角入手,依据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存续已达十年的“知名新西兰影人”条目拣选典型导演的代表作品,兼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故事片及纪录片(含伪纪录片),以期从创作视角揭示在地影人身份认同建构的差异化表达。电影文本中有关场面调度的场景及服装、道具使用,配音中的多种语言及口音混用,均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试图据此揭示影视产业腾飞背后的助力,即过往三十年间新西兰本土影片的艺术积累。
- 田媛
- 南北隔阂、南南背离、北北异动现象研究——以王安石变法前后的司马光交游活动为例
- 2024年
- 熙宁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在改革中,不仅牵涉权力争斗和利益纠纷,而且还裹挟着复杂的地域矛盾。一方面,“南北隔阂”作为一种潜在社会心理认知在北宋社会应该较为普遍存在。由于其兼具外衍性和内卷性,所以在表象上时隐时现,时弱时强。另一方面,“南南背离”和“北北异动”又是对“南北隔阂”的反动,反映了南人和北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渐趋融合。
- 姚天强王在京
-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司马光
- 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机制——线上与线下、在场与缺场之间的交织被引量:2
- 2023年
- 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是相对于其空间流动而言的另一种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受到现实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社群运作机制的三重影响。现实空间中社会资本、社会阶层、代际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选择倾向,为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奠定现实基础;网络空间则将其特性赋能于现实因素,进一步加剧网络社群的空间隔阂程度;在日常的运行机制中,网络社群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来加强成员的认同感,创造社群边界。
- 马浩文
- 关键词:网络社群网络空间认同感
相关作者
- 刘沁怡

- 作品数:30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盐城市景山中学
- 研究主题:语文学习 作文 隔阂 篮球赛 中学生
- 傅伟忠

- 作品数:138被引量:7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小鼠 小鼠免疫 精神分裂症 免疫功能 毒性
- 孙一颖

- 作品数:17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心境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区精神分裂症 隔阂
- 刘建一

- 作品数:44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管理 企业信息化 企业 管理实践 国有企业
- 凌峰

- 作品数:20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管理实践 企业管理流程 协同治理 科技资源 管理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