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0篇“ 霉菌病“的相关文章
信鸽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5年
信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信鸽器官为主的真菌。曲霉菌中的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是主要的致因素,长期或者过量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尤其是受潮或久存的玉米,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其中毒性最强的为黄曲霉毒素B_(1),主要引起肺组织硬变、气囊浑浊、腹泻等,中毒的程度因鸽的日龄大小及摄入量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以幼鸽的敏感性较高,一旦发,给饲养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张桂林
关键词:信鸽曲霉菌病
儿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一例报告
2025年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对2023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例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原学检测结果、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儿因“发热3天,咳嗽伴气促2天”入院。初步治疗包括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但症状无明显改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阴性。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肺泡灌洗液,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提示黄曲霉菌感染,随后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儿症状逐渐好转,最终治愈出院。结论对考虑存在肺部真菌感染的患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肺泡灌洗液送检,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用药。
姜琦俊余鸣涛詹璐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
少根根霉引起皮肤毛霉菌病一例
2025年
患者,男,81岁。背部皮肤红斑、黑痂伴疼痛1周,理检查提示真菌感染,真菌培养及PCR测序结果鉴定为少根根霉,诊断为皮肤毛霉菌病。患者有多种基础疾,发前曾行背部艾灸治疗。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及背部皮损清创术,并积极治疗基础疾,随访5个月,皮损边缘愈合较好,中央未愈合,可能与中央部位坏死及清创较深有关。
时晓萱于长平于长平杨青张铭凯暴芳芳
关键词:少根根霉毛霉菌病皮肤坏死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并发肺曲霉菌病一例
2025年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NTM)肺易出现曲霉菌定植,在机体免疫状态下降及长期服用抗NTM药物后会导致定植曲霉菌,且不同的宿主免疫状态及对肺曲霉菌感染治疗的时机均会导致出现不同的肺曲霉菌病临床表型。本文报道1例持续管理的中年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反复住院,于2017—2019年相继诊断为“肺结核、NTM肺、肺曲菌球、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程曲折,经积极诊治后预后良好,为临床了解NTM肺、曲霉菌、肺曲霉菌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亚急性肺曲霉菌病的不同分型及程演变特点提供了完整详尽的参考。
柳晓蕾王海慧张汝姣崔蓉王凯田高清
关键词:非典型性细菌分枝杆菌属曲霉菌病共病现象
全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全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肺毛霉菌”“肺切除术”“Mucormycosis”“Pneumonectomy”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4年,共检索出10例患者通过全肺切除术治疗肺毛霉菌病。本研究总结10例患者的特点,并对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适应证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感染程度均属于深度感染,有1例出现余肺播散感染迹象,10例患者中有8例术后理查到肺动脉受侵,其中2例形成肺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患者查到主支气管受侵,其中1例累及隆突,1例出现主支气管胸膜瘘。10例患者中,6例合并糖尿,术后4例获得长期治愈,2例在围手术期间死亡。有3例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1例患者既合并血液系统疾又合并糖尿,均于随访过程中死于血液系统疾及相关并发症。结论:肺毛霉菌病具有快速进展和侵犯大血管及中心气道的特性。当出现深度感染、累及肺动脉干及分支、侵犯主支气管等情况时,可作为实施全肺切除术的适应证。应积极控制基础,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术后加强监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朱建坤孟倩孔康宝金锋
关键词:毛霉菌病肺切除术
儿童流感相关性肺曲霉菌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总结儿童流感相关性肺曲霉菌病(IAPA)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IAPA患儿的临床特点,并以“流感相关性肺曲霉菌病”“儿童”“流感”和“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建库至2023年11月儿童IAPA例报道,总结儿童IAPA的临床特点。结果例1,女,8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乙型流感毒,继发烟曲霉、黄曲霉感染,以张力性气胸起,程中合并脓毒性休克、急性肾衰竭、支气管塑型,采用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并给予血液透析、丙种球蛋白应用等治疗,患儿情一度好转,后情反复,家属放弃治疗最终死亡。例2,女,11岁,既往体健,在感染甲型流感毒后继发烟曲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过抗流感、抗真菌及抗细菌治疗,患儿最终存活,未遗留后遗症。文献复习共检索到国外报道2例IAPA患儿,均为年长儿,其中1例患白血,经积极治疗,患儿存活且无相关后遗症;另1例既往体健,曲霉感染累及多个系统,且程中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终患儿存活但遗留严重后遗症,两例患儿的救治过程中都应用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结论儿童IAPA发率低,但情危重、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和胸部CT缺乏特异性,气管镜检查和GM试验对于诊断IAPA非常重要,早期抗流感及抗真菌治疗可改善预后。
方敩王怀立马威刘鹏魏二虎
关键词:儿童流感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毛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例MDS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2岁男性,2017年诊断为MDS伴多系血细胞发育异常,先后给予地西他滨、阿扎胞苷治疗。2022年12月23日患者诊断为新型冠状毒感染、毒性肺炎,经治疗后出现发热和急性肾衰竭,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到毛霉菌,考虑为肾脏毛霉菌病,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艾莎康唑抗真菌治疗及血液透析替代治疗,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治疗1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降低。结论毛霉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宿主因素、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提高毛霉菌病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余晓吕明恩方宝枝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病毛霉菌抗真菌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毛霉菌病3例
2025年
该文报道3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3例患儿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均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明确为毛霉菌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1例因播散性感染死亡。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推动了毛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率,联合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李越周小辉王晓东王春静曹科刘四喜
关键词:毛霉菌病儿童
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继发肺毛霉菌病的抗感染治疗与用药监护
2025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继发肺毛霉菌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因继发肺毛霉菌病转入呼吸内科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实践,积极查阅患者史及文献,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进行药学服务和监护。结果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在明确真菌种类前使用泊沙康唑。明确肺毛霉菌感染后,根据肝功能调整为艾沙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同时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经过治疗后,患者情好转。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了患者抗毛霉菌感染的治疗过程,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并对患者实施了用药监护和用药指导,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杨欢储洁琼栾家杰
关键词:肺毛霉菌病药学监护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血清Periostin,IL-5,IL-8和IL-13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IL-5,IL-8和IL-13水平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3例ABPA患者为例组,随机选取同期的60例哮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eriostin,IL-5,IL-8和IL-13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Periostin与IL-5,IL-8,IL-13,肺功能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eriostin与支气管哮喘患者ABPA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eriostin对ABPA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例组血清Periostin(97.64±28.05 ng/ml vs 57.39±22.78 ng/ml),IL-5(1.62±0.35 ng/L vs 0.59±0.31 ng/L),IL-8(79.22±10.26 ng/L vs 51.04±8.26 ng/L),IL-13(1.59±0.43 ng/L vs 1.02±0.51 ng/L)水平显著升高(t=6.997~17.776);血清总IgE、特异性IgE阳性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升高(t=9.341~131.46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降低(t=2.652,3.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PA患者血清Periostin与IL-5,IL-8,IL-13,FeNO呈正相关(r=0.539~0.695,均P<0.05),与FEV1%pred,FVC%pred,FEV1/FVC呈负相关(r=-0.657,-0.506,-0.582,均P<0.05)。与血清Periostin<68.35ng/ml比较,血清Periostin 97.83~131.02 ng/ml,>131.02 ng/ml的支气管哮喘患者ABPA发生风险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eriostin+IL-5+IL-8+IL-13+总IgE+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联合诊断ABPA的AUC(95%CI)优于单纯Periostin及Periostin联合炎症因子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62,2.931,均P<0.05)。结论 ABPA患者血清Periostin异常升高,并与肺功能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辅助临床诊断ABPA。
周婷婷沈一沁孙晓帆
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3肺功能

相关作者

唐小平
作品数:398被引量:1,805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艾滋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SARS
谢志满
作品数:78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
曹彬
作品数:343被引量:4,620H指数:3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道感染 肺炎 肺部感染 肺炎支原体
黄绍标
作品数:129被引量:5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刘晋新
作品数:128被引量:67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