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3篇“ 青年人大肠癌“的相关文章
- 高龄与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及内镜特征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高龄人(≥80岁)与青年人(≤30岁)大肠癌临床及内镜特征的差异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遵义学院附属医院既往10年来所有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高龄人与青年人为研究群体,从大肠癌检出率、临床症状、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回顾性分析及总结高龄人与青年人两组病人各自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高龄组大肠癌83例(3. 90%),男57例,女26例;青年组大肠癌49例(2. 30%),男性23例,女性26例。高龄组的症状中以便血、腹泻、排便困难多见,其中腹泻症状,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青年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 05)。病理类型上,高龄组高分化腺癌比例明显多于青年组(P<0. 05);而青年组印戒细胞癌的比例明显多于高龄组(P<0. 05)。结论高龄人大肠癌虽然恶性程度低,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往往并发症较多,即使手术预后也较差;青年人结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发展快,生存低。因此,进行大肠癌普查、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时,这两类人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 李红平肖宏张华牟海军方兴国高原庹必光
- 关键词:大肠癌内镜特征
- 103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青年人(<35岁)大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确诊的103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人大肠癌误诊率高(59.2%),病理类型中黏液腺癌占35.0%,低分化腺癌占23.3%,Dukes分期...
- 余其林许志杰
- 关键词:青年人大肠癌结肠镜检查
-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老年人与中青年人大肠癌临床资料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大肠癌合并梗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青年组患者低分化腺癌比例(28.6%)明显高于老年患者(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C、D期所占比例也高于老年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年大肠癌患者应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老年大肠癌患者应尽量争取一期切除才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 黄海宁
- 关键词:老年人中青年人结直肠肿瘤肠梗阻大肠癌
- 青年人大肠癌48例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48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大肠癌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及乙状结肠多见;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居多;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和脓血便多见;内镜及双源CT检查阳性率较高;根治性切除术45例(93.8%),5年生存率66.2%。结论①青年人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确诊时往往临床分期较晚、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病理类型较差,预后差。②内镜和双源CT检查联合应用,可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诊断准确率。③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 吴成甫王银铃
- 关键词:青年人大肠癌
-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青年人(≤35岁)和98例老年人(≥65岁)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大肠癌患者,症状以腹泻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多见,病理类型以黏液性腺癌和低分化腺癌较多,且Dukes分期以C、D期常见。结论青年人大肠癌的以上临床及病例特点导致其发现晚,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青年人大肠癌的关键。
- 胡俊华杨艳果卢光新朱尤庆
- 关键词:大肠癌青年人
- 青年人大肠癌19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990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2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资料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90例老年人大肠癌(≥65岁)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大肠癌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57.8%),病理分型恶性程度高,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较多,各占40.1%及21.8%。Dukes分期以C期、D期为主,占73.4%。结论青年人大肠癌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预后差,应提高警惕,强化普查,做到尽早诊治,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皮小雨邓涛李红艳占义军
- 关键词:大肠癌青年人
- 青年人大肠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青年人(≤35岁)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大肠癌患者为病例组,运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青年人大肠癌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对照组男性均为88例,女性均为64例;病例组年龄为16~35岁,平均年龄为(28.62±3.56)岁,对照组年龄为17~37岁,平均年龄为(30.27±2.84)岁,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按病变部位分为直肠73例,结肠79例;病理类型为腺癌86例,黏液腺癌38例,印戒细胞癌17例,未分化癌1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肠息肉、直系亲属癌症史、慢性肠炎、精神刺激史、常吃动物油及动物食品为青年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OR=8.752、6.370、5.249、5.016、3.458、2.967),经常锻炼、常吃蔬菜为其保护性因素(OR=0.384、0.650)。结论肠息肉、直系亲属癌症史、慢性肠炎、精神刺激史、常吃动物油及动物食品可能是中国青年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锻炼和常吃蔬菜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 刘桃成廖嫦英梁维君吕媛钟贵良
- 关键词:大肠癌青年人病例对照研究
- 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肠癌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年期较少见。但近年文献资料显示,青年期大肠癌发病率有所增加。但由于大肠癌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加之临床医师和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常导致本病被误诊,延误治疗。
- 秦国奇
- 关键词:大肠肿瘤青年人误诊
- 青年人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 2011年
- 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原因,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青年人大肠癌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直肠癌36例中被误诊为结肠炎7例,痔疮并出血5例,痢疾3例,肛周脓肿并肛瘘2例;结肠癌26例中被误诊为阑尾炎周围脓肿3例,结肠炎2例,缺铁性贫血1例。误诊率32%。结论:青年人大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治疗水平有赖于对这些症状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治疗。
- 孙跃强宋启明
- 关键词:大肠癌青年人误诊
- 46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46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安钢职工总医院2000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46例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癌肿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多,误诊率达63%。本组均行手术治疗,行左半结肠切除5例,乙状结肠切除12例,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切除术4例,姑息性切除结肠造瘘4例,行Miles手术9例,Dixon手术5例。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细胞癌为多,本组患者术后均定期化疗。均获随访,半年内死亡者10人,存活半年至1年者22人,存活2年以上者8人,3年以上者5人,4年以上者1人。多数病程短,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治疗效果较差。结论青年人大肠癌发病比率高,病种恶性程度高,临床误诊误治率高,手术根治率和5年生存率低。提高青年人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只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 刘广昕
- 关键词:青年人大肠癌
相关作者
- 刘志坚

- 作品数:18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误诊分析 大肠癌 青年人大肠癌 青年人 CROHN病
- 伍姗姗

- 作品数:32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PDCA 病案管理 大肠癌 青年人大肠癌 青年人
- 楚海成

-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大肠癌 误诊分析 青年人大肠癌 修补术后
- 朱武凌

- 作品数:88被引量:2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抗肿瘤 内段 编码基因 差异表达基因
- 姚礼庆

- 作品数:560被引量:5,348H指数:3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 大肠癌 黏膜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