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非制度性“的相关文章
- 宋代政务处理中奏议留中的非制度性现象——以宋仁宗时期为中心被引量:1
- 2023年
- 皇帝通常对既定政治制度不能随意兴废,但可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使非制度性政治行为常态化。宋仁宗时期,政务处理空间后移,官员奏议多呈送禁中,待君主以文书裁定。在这一过程中,仁宗有意扩大了留中奏议的范围,使得奏议留中成为奏议处理的常态化手段。当皇帝留中奏议,欲以己意下发诏令时,若两制官员以缴还词头的方式阻滞政令下达,皇帝则会以熟状或内降的形式下发政令,从而绕开两制官员。官员对奏议留中的异议多针对政事本身,并不针对将留中作为奏议的处理方式。非制度性奏议留中这类政务处理方式有效弥补了正式制度的缺陷,使得君主的政务处理方式更加多元且富有弹性。
- 寇欢
- 关键词:北宋政治
- 非制度性激励视域下青年村干部的择业逻辑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文章提出非制度性激励是影响当前农村青年村干部择业动机的重要因素。非制度性激励分为基于职业认知的内容型激励与职业预期的过程型激励,具体包括闲暇、顾家、发展与成就等激励因素。非制度性激励因素产生于基层兼业化或半制度化的干部管理体制,其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基层管理和治理体制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这也警示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不能陷入理性化、制度化与行政化的迷思,造成制度性激励对非制度性激励的替代,导致基层管理与治理体制走向高成本、低效率的运作困境。
- 金江峰
- 关键词:农村青年择业动机
- 从收入不平等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城乡户籍“非制度性歧视”的分解与弥合被引量:9
- 2022年
- 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2017),系统研究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农村户籍劳动力“非制度性歧视”问题以及市场均衡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公有和私有制部门均普遍存在对农村户籍劳动者的“非制度性歧视”,工资差异约有52.16%来自于“非制度性歧视”“;非制度性歧视”在均衡处存在的重要前提是用工主体利用异质性雇佣关系实现对劳动力的筛选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隐性分割,进而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加速推动城镇户籍劳动者的相对劳动价格向更高水平收敛,导致“非制度性歧视”随时间变化逐渐内化为特征差异,成为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 梁盛凯陈池波
- 关键词:工资歧视收入不平等共同富裕
- 浅析明代初年非制度性社会保障措施的意义及启示
- 2021年
- 明代初年,百业凋零,征战频繁,农民生活困苦,农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新朝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恢复经济,同时兼顾军事征伐。这时,特殊时期非制度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体现了统治者在复杂环境下的政治创造性,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明代初年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明代初年非制度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结合当下我国国情,得到有益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 李鑫达
- 关键词:明代非制度性社会保障
- “一权三制”:传统家长权力的非制度性约束及政治启示--基于豫西南镇平县家户制度调查
- “家长制”是学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视角,但是现有的研究却大多突出其消极方面,尤其是家长权力缺少足够的限制,具有独断性、集权性,普遍简单化地将“家长制”看作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将其上升为“东方专制主义”的重要...
- 王洋
- 关键词:政治领导权力约束
- 文献传递
- 重视和消除产权保护中的“非制度性”因素
- 2019年
- 只有在大力宣传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和消除不利于产权保护的种种“非制度性因素”,逐步淡化所有制分类、跨越所有制壁垒,才能给各类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 陈利浩
- 关键词:非制度性因素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企业家
- 高职院校师生“非制度性交往”的基本诉求、价值向度及推进策略
- 2019年
- 高职院校师生交往已悄然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师生“非制度性交往”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让之责,将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能成为个人主体性唤醒的过程,会实现师生精神上的交往。高职院校师生“非制度性交往”的价值主题是从“扭曲相处”走向“协商交往”;价值目标为重返“生活世界”;价值诠释即提升、成长和共识。实现高职院校师生“非制度性交往”需要构建认知,激活动力,谋求和谐,拓展时空。
- 曹靖章莹
- 关键词:师生交往基本诉求价值向度
- “群众的位置”——谈延安时期文艺体制的“非制度性”基础被引量:8
- 2019年
-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官僚体制,延安时期的文艺体制重心在于思想、立场的一致。它的形成与共产党对文化人的角色和功能的认知有关,这一体制所着眼的是文化人(同一时期的还有广义而言的知识分子)在革命队伍内部的自我改造和成长;它来源于共产党的党建经验,即将作家与党的关系实际上转变为作家与群众的关系,"群众"在作家"自我"转变"他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关系构成了延安文艺体制的"非制度"基础。
- 刘卓
-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论政治领导过程中的非制度性约束
- 2017年
- 既往的政治学研究较为关注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的监督、制约作用,并未对行政主体在领导过程中受到的非制度性约束进行集中的理论表述。这种研究现状反映了一种认识盲区,即未曾注意到任何政治领导者都会受到并未成为明确的制度设计的制约因素的约束。这些非制度性的约束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如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天命观"、"仁政观")、客观因素。客观的非制度性约束因素主要包括:客观现实对政治领导者所构成的约束、被领导者对政治领导者所构成的约束。这些非制度性的约束因素在现实政治中发挥着切实而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政治治理趋于"善治"而非"虐政"。研究政治现象时应注意到这些因素及其作用。因此在衡量不同政治体制的"法治"化水平时,不能仅仅以制度性约束的指标的高低为衡量标准,而应将非制度性约束的强度纳入指标体系之中。
- 夏庆宇
- 关键词:制衡
- 超越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网络政治的政治走向探析
- 2016年
- 目前网络政治的功能多定位于提供政策咨询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渠道,这实际上忽视了网络政治的价值功能。网络政治真正的变革功能是超越非制度性的政治救济,实现其变革功能,即改进代表制度,完善民意表达;改善民主形式,回归传统民主;等。政府应以网络政治的兴起为契机,推动民主进程,注重社会治理,加强网络回应,重塑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实现从管制政府转化为责任、有限政府,进一步向服务群众社会的角色转变。
- 赖佩媛
- 关键词: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网络政治政府变革
相关作者
- 谢红星

- 作品数:69被引量:2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治 法理 宪法 官吏 进路
- 郭莹

- 作品数:28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处世之道 人际交往 盛宣怀 文化性格 和为贵
- 朱力

- 作品数:179被引量:3,222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矛盾 社会 社会结构 农民工 社会成员
- 严雄飞

- 作品数:53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民间教育 政治参与 清代 发展战略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
- 李怀录

- 作品数:26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 毛泽东 腐败心理 腐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