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5篇“ 音乐类“的相关文章
音乐非遗的时代“重生”
2024年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审美和经济价值。然而,当前音乐非遗面临传承断层、保护意识淡薄及传播途径狭窄等困境。音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多管齐下,包括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构建数字化平台以促进社区参与,将非遗引入学校音乐课堂,以及推动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提升音乐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确保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孙婕
关键词:社会影响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淡薄社区参与
音乐专业艺术展演改革实践研究
2024年
音乐专业艺术展演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一直是文化和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观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音乐展演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音乐展演的改革实践变得至关重要。展演的改革实践旨在提高专业性和创新性,以满足观众的需求。改革实践可以提高音乐展演的质量,扩大受众群体,增加创新性,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压力和传统习惯的阻碍。本文将研究音乐专业艺术展演的改革实践,探讨其影响、挑战和成功案例,并提出对应建议,以推动音乐展演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李晓迪萨穆飞李佳音
关键词:音乐专业艺术展演
音乐专业美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
本文以音乐专业美育研究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音乐专业美育的重要性,探讨了音乐专业美育的实践方法,并对音乐专业美育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音乐专业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水平的音乐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李晓迪丁悠然
关键词:音乐类专业美育研究审美素养
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特征及趋势探析
2024年
音乐综艺节目以大众需求为基础,以音乐专业为本体,以时代变化为背景,以科技进步为灵感,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无论是从历时维度梳理音乐综艺节目在内容丰富度、受众参与度、原创影响力上的特性,还是从共时维度分析当下此节目在内容形式、文化渊源、产业拓展乃至国际视野上的创作特征,抑或是从音乐本体和综艺形态出发展望其创新发展的趋势,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创作者提供了参考。
王喆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4年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口头传播和表演的形式加以呈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等多个视角做好多位一体保护机制,能加快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各地区应基于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准确把握和深入了解音乐非遗文化的生存状况、个性特征,通过加强政府、企业扶持,创新保护理念及形式,推动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升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曝光度,丰富传承发展路径等对策,推动我国音乐非遗文化的有序且良性发展。
汪洋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洛阳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研究
2024年
洛阳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研究洛阳音乐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其属于集聚型分布型,“小集聚、大分散”,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地貌、高程、坡度、坡向以及河流水系是影响洛阳音乐非遗项目空间分布的直接因素。历史文化积淀、人口数量与经济生产总值等人文因素,与音乐非遗项目数量构成正相关关系。
赵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
音乐“非遗”资源在高校美育中的应用
2024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国人民的独特智慧,蕴含许多可利用的美育资源。将“非遗”与美育相关联,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还有利于美育的深度与广度发展。文章从不同视角分析高校美育中“非遗”音乐的应用情况,并尝试对“非遗”音乐的高校美育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同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阮海云
关键词:传统音乐高校美育
音乐非遗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2024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音乐非遗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的意义,然后提出了音乐非遗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的策略,包括明确导向,统筹顶层设计;丰富素材,有针对性地引入音乐非遗文化内容;重视效果,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增强学生体验感和获得感。
闫小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五育并举背景下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4年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人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实现社会文明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中之重。越发达的国家越重视教育,反之,教育没跟上,国家发展水平就比较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技能,还在于影响人和社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德育为首、优化智育、注重劳育、加强体育、升华美育相结合融入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特征,将艺术与五育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符合艺术专业特点的五育艺术人才。
李宇峰董攀攀
关键词:五育并举音乐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数智时代国内数字化音乐博物馆建设思路研究
2024年
数智时代背景下,数字化音乐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并在传统实体音乐博物馆的基础之上,对其功能进行了延伸。数字化音乐博物馆不仅有跨越时间空间、丰富交互体验的优点,也具备在资源、教育以及文化传播上的多种价值。
郑禹

相关作者

胡远慧
作品数:34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类 土家族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民歌 高校
杜洋
作品数:12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类 视域 传承 传统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小军
作品数:38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
研究主题:音乐教育 高校 留守儿童 音乐类 音乐
桑德诺瓦
作品数:26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研究主题:纳西族 东巴教 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有所不为
齐易
作品数:50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音乐教育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