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篇“ 预臭氧化“的相关文章
- 预臭氧化CT值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天津市引滦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臭氧投加量(C)和不同反应时间(丁)条件下预臭氧化工艺对THMFP、HAAFP和溴酸盐等消毒副产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滦原水经不同CT值条件下的预臭氧化处理后,出水THMFP和HAAFP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去除率分别为7.3%-32.2%和3.0%-30.9%;生成的溴酸盐含量均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的要求。当初始臭氧含量为2.696mg/L,反应时间为10min时,预臭氧化出水的THMFP浓度最低:当初始臭氧含量为1.048mg/L,反应时间为20min时,预臭氧化出水的HAAFP浓度最低。
- 张怡然潘倩董捷鲁金凤
- 关键词:预臭氧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势溴酸盐
- 预臭氧化CT值对滦河原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 2015年
- 以天津市引滦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臭氧投加量(C)和不同反应时间(T)条件下预臭氧化工艺对DOC,UV254和SUVA等有机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滦原水经不同CT值条件下的预臭氧化处理后,随着初始臭氧浓度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出水UV254和DOC值逐渐降低,SUVA值总体呈降低趋势。UV254去除率为9.1%~63.6%,DOC去除率仅为4.6%~34.9%。当初始臭氧质量浓度为2.024 mg/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化出水的UV254和SUVA值最低,当初始臭氧质量浓度为1.352 mg/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化出水的DOC值最低。
- 张怡然赵宇董捷鲁金凤
- 关键词:预臭氧化UV254DOC
- 预氯化和预臭氧化在自来水厂的运行效果分析
- 2024年
- 在水处理工艺中,预氯化以及预臭氧化是常用的氧化剂预处理方法,在对水质提高以及后续改善处理效果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能够对水中的微生物以及有机物有效的去除,消除色度以及异味,提升水质的稳定性,并对之后消毒中的副产物生成进行减少。在预氯化中存在消耗氯消毒剂以及有机物降解不完全等情况,在预臭氧化中存在消耗能源多以及设备成本高的情况,所以在实际应用当中,要对两者的优缺点综合考虑来进行合理选择,以此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提升,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
- 周帅张强刘涌
- 关键词:自来水厂预氯化预臭氧化运行效果
- 2,6-二氯-1,4-苯醌在典型芳香类抗氧化剂氯化过程中的形成及其在饮用水处理厂中的预臭氧化控制研究
- 乔蓉蓉
- 预氯化和预臭氧化在自来水厂的运行效果探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在水厂投产前期,利用生产性试验研究了次氯酸钠和臭氧(投加量为0.8~1.0mg/L)两种不同的预氧化方式的运行效果。对比分析了预臭氧接触池、沉淀池和出厂水水质以及絮凝剂的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对耗氧量、藻类、铁和锰的预氧化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预臭氧化的絮凝剂的投加量比预氯化的降低约20.4%;预臭氧化的出厂水浊度比预氯化的降低约29%。研究思路可为其他自来水厂的预氧化方式提供参考。
- 尹翠琴方雯萱谢宇朱奇奇
- 关键词:预氯化预臭氧化助凝去除率
- 臭氧预氧化对蛋白类污染物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选用牛血清蛋白(BSA)代表废水中普遍存在的蛋白类污染物,通过曝气臭氧化预处理,并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了宏观膜污染实验。结合单纯曝气和纯臭氧氧化处理后的膜污染行为,解析了曝气臭氧化对BSA超滤膜污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臭氧预处理过程中,臭氧有效打开了BSA分子并使BSA分子之间团聚,与此同时曝气作用产生的微气泡与BSA聚集体相结合并将其“托运”至反应器壁端,减小了进入超滤系统的BSA污染物,最终导致BSA对膜的污染随着曝气臭氧化接触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减缓。
- 卢伟杨子晗王磊苗瑞王旭东吕永涛
- 关键词:超滤膜膜污染预臭氧化
- 预臭氧化处理高藻水工程设计
- 2021年
-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亦庄A水厂地处于北京市东南部,解决了北京市城区东南部地区及亦庄新城地区居民用水的燃眉之急。北京亦庄A水厂建设规模为50万m3/d,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预臭氧化联合体,由预臭氧接触池与细格栅间、机械混合井合建。以北京亦庄A水厂为例,参考相关规范及国内其他工程的成功设计经验,探讨细格栅、预臭氧、机械混合井联合体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要点;对预处理工艺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论述,并简要阐述细格栅、预臭氧、机械混合井联合体构筑物的工艺流程。
- 陈雪如
- 关键词:预处理预臭氧化高藻水
-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原水预氧化对常规工艺和消毒副产物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作为原水的条件下开展中试试验,对比研究不同NaClO浓度和臭氧浓度下,预氯化和预臭氧化对藻类去除的影响、对混凝沉淀和砂滤工艺单元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氯化工艺中,混凝沉淀对藻类去除起到了主导作用;在预臭氧化工艺中,臭氧对藻类的破坏作用在藻类去除中占主导地位,预氯化工艺的除藻效率略高;预臭氧化对藻细胞破坏作用更强,导致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升高,同时降低了混凝沉淀的除藻效率,导致出水中DOC浓度高于预氯化工艺;预氯化工艺中,消毒副产物以C-DBPs为主;预臭氧化工艺中,C-DBPs浓度低于预氯化工艺,但N-DBPs的种类和浓度均高于预氯化工艺。
- 张静张晓岚温颖徐学良邹放李玉仙顾军农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预氯化预臭氧化藻类消毒副产物
- 模糊灰色法对预臭氧化工艺运行管理评估研究
- 2020年
- 针对预臭氧化工艺在城镇供水厂的应用技术效能和运行管理实际需求,建立了包括水质、工况等指标在内的预臭氧化工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将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模糊灰色分析法,用于预臭氧化工艺运行管理技术的评估。依托牡丹江某供水厂的中试平台,将不同的臭氧投加量和臭氧质量浓度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运行模式,利用所构建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模糊灰色分析法对预臭氧化工艺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佳的运行方案,为提升供水厂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陈莉张大为边继踊熊云张福贵李伟光
- 关键词:预臭氧化运行管理指标体系
- 长沙市某自来水厂提质改造设计及运行调试研究
- 2020年
- 随着人类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视不断提高,传统处理工艺已难以满足现有的饮用水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传统的处理工艺进行提质改造,预臭氧化与混凝联用工艺取代原有的预氯化,解决传统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升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研究以长沙市某自来水厂的日常净水流程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厂现有的状况和原有的处理工艺流程,根据原有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生产需求,对各工艺环节进行分析设计:臭氧的投加方式及接触池形式的选择、气源供应方式的选择、臭氧发生器的配置方案选择、活性炭滤池设计、活性炭滤料的选择,提质改造该厂的处理工艺。工艺改造完成后的实际运行显示,采用前期静态实验中得出的臭氧和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与接触时间后,对比改造前后进出水的情况时,可观察到出水浊度、CODMn、氨氮、余氯的数值都有所下降,其中氨氮的效果最为明显,去除率提高了11.6%。因此,本研究改良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可满足日常实践操作中的净水提质要求,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推广意义。
- 王笑
- 关键词:自来水净水处理预臭氧化混凝
相关作者
- 高乃云

- 作品数:781被引量:4,323H指数:2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中 UV 降解
- 张怡然

- 作品数:18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预臭氧化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 厌氧氨氧化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 鲁金凤

- 作品数:115被引量:52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催化臭氧氧化 消毒副产物 工科 溴酸盐 三卤甲烷
- 汪晶

- 作品数:9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预臭氧化 预氯化 臭氧生物活性炭 饮用水 消防
- 王启山

- 作品数:196被引量:1,69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废水处理 饮用水 活性炭 垃圾渗滤液 消毒副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