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0篇“ 颈椎前路术“的相关文章
- 不同全麻诱导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在运动诱发电位监测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诱导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在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颈椎前路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MEP监测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时均采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剂量分别为0.05 mg/kg(A组),0.1 mg/kg(B组),0.15 mg/kg(C组)。比较3组患者插管前(T0)、插管即刻(T_(1))及插管后(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比较3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后MEP引出率。结果T_(1)时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B组和C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优秀率显著高于A组,中等率显著低于A组;C组患者全麻诱导后MEP的引出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全麻诱导使用0.1 mg/kg顺式阿曲库铵不影响手术开始前MEP引出,又能充分满足气管插管条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行MEP监测前路颈椎手术全麻诱导中较为合适的剂量。
- 李楠焦佳美李竞进
- 关键词:运动诱发电位
- 颈椎前路术式选择对多节段颈椎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一类有效方法,而术后发生手术节段的相邻节段退变是该疗法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本文汇总了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及颈椎前路混合手术等颈椎前路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 李赓吴奉梁刘晓光
-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邻近节段退变
- 颈椎前路术术后吞咽困难的预防措施被引量:2
- 2017年
- 颈椎前路手术入路(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ACSS)是目前治疗各类颈椎疾患(创伤、退行性变、肿瘤等)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而吞咽困难是ACSS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7%~79%之间,甚至有文献报道其术后早期发生率高达88.8%。
- 刘景伟海涌康南杨林陈小龙张硕
- 关键词:颈椎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吞咽障碍
- 健康成人颈椎前路术中椎动脉损伤风险的影像学评估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C3~6节段横突孔及椎间盘层面横断面各解剖参数的关系,并评估颈椎前路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且椎动脉与相应毗邻结构成像清晰的24例健康成人资料,男性12例,女性12例.选取C3~6不同节段横突孔及椎间盘层面横断面CT血管造影图像,测量椎动脉V2段与下颈椎各椎体及椎间盘之间的解剖学参数.对不同性别和同节段左右两侧参数测量结果分别进行成组和配对t检验;不同节段之间对应数据的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t检验.结果 健康成人椎动脉并非走行于横突孔中央,而是偏内、偏前走行.男性和女性横突孔横径分别为6.62~6.89 mm和6.21~6.45 mm;矢状径分别为5.41~6.48 mm和5.40~6.10 mm,呈椭圆形.健康男性椎动脉在C3~6横突孔层面中线旁开距离为14.23~16.12 mm,女性为13.60~15.04 mm,大于椎体次全切除的减压宽度.与C3~4相比,C4~5、C5~6椎间盘层面椎动脉距钩椎关节的横向距离相对较小,且椎动脉至钩椎关节后缘的距离亦相对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P=0.022).椎动脉距钩突后缘的距离为相应节段椎体前后缘距离的1/5 ~ 2/5.结论 根据健康成人解剖学研究结果显示,常规颈椎前路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的总体风险较小,不同节段发生椎动脉损伤风险略有差别.
- 王洪立姜雷吕飞舟马晓生夏新雷姜建元
- 关键词:颈椎椎动脉损伤颈椎前路减压术
- 颈椎前路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护理观察要点、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我科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32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其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后所取得的效果。[结果]术后搬运、脊髓神经损伤、咽喉部水肿、颈深部血肿、植骨块的脱落等是颈前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重视术前训练、密切注意术后病情、及时对症处理等,可以减少颈前路手术后各种早期的并发症,使病人术后顺利康复。
- 黄云英丘德赞黄晓
- 关键词:颈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护理
- 喉罩全麻复合颈神经浅丛阻滞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颈神经浅丛阻滞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全麻复合颈神经浅丛阻滞(Ⅰ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Ⅱ组),每组各100例。记录诱导前、诱导中、复苏HR、MAP,麻醉诱导时间、复苏时间、术中气道漏气、术中返流误吸、术中知晓、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术后对诱导有痛苦记忆后的例数。结果Ⅰ组诱导、复苏HR、MAP的波动幅度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诱导、复苏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Ⅰ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术后对诱导有痛苦记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喉罩全麻复合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优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韦国温赵建立黄伟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胸骨柄松质骨结合钛网植骨在颈椎前路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测量国人胸骨柄标本及无明显退变的颈椎X线侧位片,探讨胸骨柄内松质骨结合钛网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0具胸骨柄标本测量,测量指标有:胸骨柄长,胸骨柄最大宽,胸骨柄最小宽,胸骨柄厚,胸骨柄前皮质厚,胸骨柄后皮质厚,计算胸骨柄体积。后将胸骨柄长、胸骨柄最大宽、最小宽每边减去4mm,胸骨柄前、后皮质骨减去1mm作为胸骨柄内松质骨取骨区(以下简称供区)边界,并计算胸骨柄内供区的体积。然后测量106例无明显退变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线片:C2-3-C7-T1椎间隙和C3-C7椎体高度,并计算常规颈椎前路术中单间隙、双间隙、三间隙椎间盘切除,一个椎体加两个椎间盘及两个椎体加三个椎间盘切除所需钛网长度和钛网内所需植骨体积。探讨供区内松质骨是否满足临床需要。结果:胸骨柄体积为17735.51±5231.93 mm3,供区松质骨体积为8982.83±2437.56 mm3,颈椎前路术中单间隙,双间隙,三间隙椎间盘切除,一个椎体加两个椎间盘和两个椎体加三个椎间盘切除所需钛网长度和钛网内所需植骨体积分别为:5.27-6.38 mm,11.38-12.35 mm,16.64-18.45 mm,23.36-26.26 mm,41.06-43.75 mm;413-508 mm3,852-979mm3,1307-1460mm3,1748-1952mm3,3105-3277mm3。因此颈椎前路常用的任意一种术式中,钛网内所需盛骨体积均明显小于供区体积。结论:胸骨柄内松质骨结合钛网支撑可满足大多数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植骨需求。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操作更简单方便,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
- 王高举王清谭美云
- 关键词:胸骨柄解剖学测量颈推植骨
- 钢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马克勇吴健李垠
- 关键词:颈椎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 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评价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在颈前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颈椎骨折、脱位,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5例脊髓型颈椎病,1例颈5椎体骨髓瘤,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除1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死亡外,其余病例获6月以上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植骨均完全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术中应用,可获得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防止植骨块移位,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术后椎间高度,减少并发症。
- 赵楷生王培刚刘仲陈福扬
- 关键词:颈椎带锁钢板前路固定
- 颈椎前路术中国产自锁钛板的应用21例
- 2003年
- 张士杰王晓辉刘培林
- 关键词:颈椎前路术颈椎创伤
相关作者
- 李明

- 作品数:849被引量:2,985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 侯铁胜

- 作品数:560被引量:3,48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颈椎 脊髓型颈椎病 外科手术
- 宋元进

- 作品数:38被引量:205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9医院
- 研究主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板钩 内固定器 脊柱侧凸 椎弓根
- 沈洪兴

- 作品数:229被引量:1,706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 颈椎病 医学教育 烧伤
- 夏艳萍

- 作品数:48被引量:150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患者 颈髓损伤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