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4篇“ 饱和粉土“的相关文章
- 饱和粉土地区土钉墙支护问题处理
- 2024年
- 在饱和粉土地层进行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由于基坑降水短期内难以排出粉土层内积水,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粉土地层经常出现流水、流砂、坍塌等问题,对基坑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遇到此类地层时,应从设计、施工角度重点考虑,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基坑安全。论文以某工程为例,采用土钉墙支护,在饱和粉土层位置出现典型的流水、流砂、局部坍塌以及帷幕漏水问题,采取微型桩超前支护、轻型井点降水、砂袋、松木桩、注浆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保证了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
- 扈学波王正安
- 关键词:饱和粉土土钉墙支护
- 非饱和粉土的抗拉强度研究及其预测
- 2024年
- 坡体失稳破坏和路基填土开裂等工程地质问题均与土体的抗拉强度密切相关。利用巴西劈裂试验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非饱和土压实样和脱湿样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研究,旨在探究广含水率范围内非饱和土压实样和脱湿样抗拉强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含水率的降低,压实样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存在1个临界含水率,在临界含水率处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与此相反,脱湿样的抗拉强度会不断增大并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压实样的抗拉强度主要与弯曲液面处产生的毛细吸应力相关,而脱湿样的抗拉强度主要与毛细吸应力和胶结力等相关。其次,利用电镜扫描试验所测得压实样与脱湿样的微观孔隙结构图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基于考虑毛细和吸附作用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建立非饱和土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不同类型土的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 何伟高游李万双李泽张夏阳
- 关键词:土力学非饱和土抗拉强度微观孔隙结构
- 某地区非饱和粉土抗液化强度的试验研究
- 2024年
- 以往研究表明液化主要发生在饱和土中,但对于非饱和粉土也有液化现象发生。本文利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标贯法”对山东省乐陵市的非饱和粉土液化程度进行判别,并引用Andrus提出的抗液化应力比CRR (cyclic resistance ratio),对乐陵市非饱和粉土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6个试验点中接近70%的试验点被判断为液化点;对于埋深小于7 m的非饱和粉土,其孔隙比是影响液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孔隙比与抗液化能力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在7 m内的埋深范围内,浅层的非饱和粉土抗液化能力更强;当埋深超过某一深度界限(7~9 m)时,孔隙比对抗液化能力的影响较小,埋藏深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深度大的非饱和粉土的抗液化能力更强。研究结果为工程中判断非饱和粉土液化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 陈林志罗军尧王昆
- 关键词:非饱和粉土液化抗液化强度
- 黄泛区非饱和粉土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研究
- 2024年
- 黄泛区粉土水敏感性强,力学性质独特,易受振动荷载的影响。本文通过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固结围压和饱和度对黄泛区粉土动模量、阻尼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泛区粉土骨干曲线符合双曲线关系;随动应变的增大,黄泛区粉土动弹性模量先急剧减小而后逐渐趋于稳定;随固结围压的增大和饱和度的减小,粉土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大,阻尼比则逐渐减小;二元线性方程可用于估算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固结围压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可较为准确预测黄泛区非饱和粉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本研究可为黄河流域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 彭飞李梦瑶李永辉黄茂松
- 关键词:非饱和粉土动弹性模量阻尼比
- 冻融过程中冰水相变对非饱和粉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冻融过程中,温度引起未冻水含量和含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冻融期间土体动力性能。基于此,采用朔黄重载铁路路基细粒填料——非饱和粉土,结合列车实际运营情况,开展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不同初始含水率(10%,14%,18%)试样的核磁共振与温控动三轴试验,分析冻融过程中非饱和粉土未冻水质量含水率、含冰量与动弹性模量的关系,尝试探究土中冰水相变对宏观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降温过程中,从冻结温度降温至过冷温度过程中,未冻水含量大幅减少,含冰量和动弹性模量快速增加;之后随着温度持续降低,未冻水含量缓慢降低,含冰量和动弹性模量缓慢增加;继续降温至-15℃的过程中,发生相变的水分有限,且最终均有1%左右的液态水存在;(2)土体处于融化状态时,由于自由水的润滑作用,试样动弹性模量随初始含水率升高而降低;土体处于冻结状态时,由于冰胶结力作用,且冰在试样中的赋存状态不同,导致初始含水率14%试样冻结后的动弹性模量最大,初始含水率10%试样次之,初始含水率18%试样最小;(3)3组试样在冻融过程中均体现出动弹性模量与未冻水含量成反比、与含冰量成正比的规律。
- 张玉芝王玺王盟王建州王建州潘晓天
- 关键词:土力学含冰量动弹性模量
- 饱和粉土对厂区建设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 2024年
- 对饱和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地震(振动)液化的机理、液化的条件和危害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结合兰州某工业厂区饱和粉土对厂区建设的影响,及经过几十年工程实践的探索,对所获得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保障了(建)构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对其它地区饱和粉土地震(振动)液化的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 田堃
- 关键词:饱和粉土物理力学性质液化机理
- 排水方法对强夯加固饱和粉土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饱和粉土为介于砂土与黏性土之间的半渗透性土,强夯加固时通常需要辅助排水措施以提升处理效果,排水方法主要有塑料排水板法和真空排水法,因此需关注不同排水措施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某项目位于海边养殖场,原地基上部为3~5m厚的饱和粉土,承载力低、可液化,同时原地面标高低,采用风化开山土回填,因此地基处理时包括上述2层土,回填土含水率低、性质相对较好,地基处理重点是饱和粉土层。不同功能区由不同单位分别采用强夯法联合真空排水和塑料排水板、水平排水垫层进行试验,对比排水和强夯施工参数、施工沉降、加固前后粉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和原位试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强夯联合真空排水法未在回填土上设置水平排水垫层,施工沉降更大,粉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原位试验指标改善更明显;强夯联合塑料排水板法在回填土上设置了水平排水垫层,回填土中的细颗粒土被塑料排水板排出的水浸湿、软化,同时增加了塑料排水板内的水头高度,影响了排水固结效果。
- 楼晓明
- 关键词:饱和粉土强夯真空排水高真空击密法
- 徐州地区非饱和粉土毛细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以江苏新沂地区粉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两种不同初始压实系数0.89、0.92的粉土室内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及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含水率与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粉土中毛细水在短时间内能上升到较大高度,在前0.58天(14小时)的上升高度达到总上升高度的30%,前3天上升高度可达总高度的50%~61%;粉土毛细水上升高度及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与初始压实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最终上升高度分别为60.0、40.3 cm,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17、12天;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土样含水率在0~20 cm高度范围内随初始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土样最大含水率分别是初始含水率的1.92~2.30倍。
- 杨默涵王照腾王亮亮罗涛朱前龙
- 关键词:毛细水压实系数粉土
- 复杂卸荷路径下饱和粉土剪切特性研究
- 2023年
- 为研究基坑开挖卸荷路径下土体的力学特征,开展了饱和粉土卸荷路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获取了不同应力路径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卸荷比、围压和应变水平对割线模量的影响,提出了饱和粉土卸荷模量简化公式。结果表明:不同卸荷应力路径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应变软化型,卸荷模量随卸荷比的减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K_(0)固结侧向卸荷路径(EB)的峰值剪应力高于K_(0)固结双向卸荷路径(EC、FD);应力路径对割线模量衰减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K_(0)固结双向卸荷路径(EC、FD)对割线模量衰减的影响最大。说明基坑坑底土体强度较高,受开挖的影响较小,抗变形能力较大,在基坑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基坑不同区域对应的割线模量。
- 英旭李敏夏百惠沈楠杰蒋刚钟建峰
- 关键词:基坑开挖饱和粉土应力路径卸荷比割线模量
- 饱和粉土液化及再固结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023年
- 为了研究围压和粉粒含量对饱和粉土的抗液化强度以及液化再固结后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郑州东区某一施工现场粉土为原料土,利用GCTS动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以围压和粉粒含量为变量的液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和粉粒含量的增加,饱和粉土的动强度逐渐增大,且液化势随着粉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围压值的增大可在相同振次下明显提高动剪切强度,而粉粒含量的增加可在相同荷载下提高破坏振次数;饱和粉土液化再固结后再单调加载时,其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加快,偏应力值增加速度提高,土样剪胀特性明显;随着围压和粉粒含量的增加,粉土液化再固结后的不排水剪切强度增大,可用对数曲线模型较好地反映粉土液化再固结后的变形特性。
- 徐莉蓉豆慧杨永香范培硕邵天祥
- 关键词:饱和粉土动三轴试验液化再固结
相关作者
- 刘先峰

- 作品数:66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坎儿井 饱和粉土 红层泥岩 暗渠
- 蒋关鲁

- 作品数:239被引量:952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无碴轨道 土质路基 红层泥岩 膨胀土地基
- 孙德安

- 作品数:249被引量:1,49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 研究主题:非饱和土 吸力 膨润土 力学特性 本构模型
- 孙瑞民

- 作品数:18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研究主题:CFG桩 饱和粉土 CFG桩施工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 长螺旋CFG桩
- 陈国兴

- 作品数:595被引量:4,029H指数:36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地震反应 阻尼比 振动台试验 动剪切模量 地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