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636篇“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升为根本制度的现实逻辑
- 2024年
-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原点,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历史、人民和时代的选择。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其自身的逻辑理路。其中,现实逻辑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三个方面,从党、国家、人民三者统一的角度共同构成这一根本制度确立的现实逻辑。
- 高博林香含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实逻辑
- 鄂豫皖苏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探赜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苏区“局部执政”实践中,以蕴含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反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文本词语和关键语句,建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基本标识;以马克思主义纳入鄂豫皖苏区教育结构体系、教材内容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奠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的认知基础;以蕴含马克思主义政党观、革命观、军队观等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制度化规范,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尽管如此,受“左”倾错误等因素影响,鄂豫皖苏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仍然处于雏形阶段。
- 孟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
- 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 2024年
- 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秘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主要体现为强烈的历史担当、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伟大的历史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的理论特质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历史见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方法,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续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 王永友魏明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历史进程及实践路径
- 2024年
-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这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探索有了新的飞跃。纵观百余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构建网络安全空间等。
- 郝恩彪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
- 浅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网络法治文化建设
- 2024年
- 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挑战应运而生,网络空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与交流窗口,是构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网络强国的法治文化建设阵地。新时代理解我国的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基础,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思想,新时代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陈述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基于我国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结合新时代网络强国的时代要求,探析我国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网络文化法治体系缺乏前瞻性,群众法治意识模糊,网民维护合法权益困难,网络法治宣传缺乏创新的问题,并给出主张构建完备的网络文化立法,推进群众治理权力公开化,突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创新网络法治宣发教育的应对策略,在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 宋佳丽
-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金融学应用研究意义的探讨
- 2023年
-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劳动经济是最广泛的社会经济行为,物与物的交换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时至今日,金融资本的增值和投机行为愈发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金融学是不断循环发展进步的科学,是能更好地调节匹配资源的科学,是能够对人的社会属性进行充分肯定的科学。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终极理想,从供需关系影响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从对商品交换与人的依附关系的独特阐释,马克思主义都为当今社会金融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 张鑫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危机金融衍生
-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新举措
- 2023年
- 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启示。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现实作用、茶文化发展已取得的成效与新的机遇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当代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新举措做出了探索,以期能够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价值的基础上,促使当代中国茶文化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进而促使当代中国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展现出应有功用。
- 周祺男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茶文化
- 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治理效能提升被引量:1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以系统科学的国家治理架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阔步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制度保障和强劲动力。在此社会历史语境,江苏科技大学李晓乐博士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一书,从学理角度讨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该著作视角新颖、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文笔流畅,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阚为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架构
-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措施
- 2023年
-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在贯彻新使命、新任务的前提下,时代发展为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赋予了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成长于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更加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马克思主义来重塑自身,在砥砺前行的过程中加速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现状,基于马克思主义在高职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作用,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列举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以供参考。
- 李云良高亮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高职思政
- 以史为鉴开生面——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经验反思被引量:1
- 2023年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把握正确方向,实现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必须总结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互动关系史。要倡导科学运用,反对生搬硬套;要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与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两个群体的积极性。
- 徐梦秋冯红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