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90篇“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相关文章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6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下床活动时间、镇痛剂应用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镇痛剂应用次数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3 d、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相较传统保守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更快地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尚允利黄健
关键词:肋骨骨折传统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手术应激神经递质和肌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手术应激、神经递质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分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常规组(42例),接受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研究组(48例)。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6 h、12 h、24 h不同状态下(静息、运动)的疼痛反应[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NE)、皮质醇(Cor)],神经递质[β-啡肽(β-EP)、孤啡肽(OFQ)、P物质(SP)],术后肌力[股四头肌徒手肌力分级(MMT)],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头晕呕吐)。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5.5±1.3)min、苏醒时间(9.3±1.8)min、拔管时间(11.6±1.7)min均短于常规组(8.6±1.2)min、(12.2±1.6)min、(14.6±2.0)min(t=11.942、7.865、7.465,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静息状态:(2.0±0.4)分、(3.7±0.8)分、(2.3±0.3)分,运动状态:(2.2±0.7)分、(4.3±1.0)分、(2.9±0.4)分]均低于常规组[静息状态:(3.1±0.4)分、(4.6±1.1)分、(3.5±0.5)分,运动状态:(4.2±0.9)分、(5.0±1.1)分、(3.8±0.6)分](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E(61±6)ng/ml、NE(65±8)ng/ml、Cor(302±22)pg/ml水平均低于常规组(66±7)ng/ml、(70±7)ng/ml、(314±23)pg/ml(t=3.333、3.686、2.479,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β-EP(17.4±2.8)ng/L、OFQ(32.4±2.2)ng/L、SP(11.0±2.7)ng/L均低于常规组的(22.5±2.7)ng/L、(38.7±2.2)ng/L、(13.6±2.5)ng/L(t=8.877、13.691、4.896,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肌力分级低于常规组(Z=2.160,P<0.05);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常规组(19%)(χ^(2)=5.022,P<0.05)。结论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可有效缩�
赵敏叶棋吴勋叶剑平
关键词:罗哌卡因股神经手术应激神经递质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的护理要点
2024年
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的护理要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80例患者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显著更短,满意度显著更高;术后VAS、SAS、SDS评分显著更低;研究组患者术后Constant评分、Insalat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 锁骨骨折接受切开复位固定术期间,完善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和高质量的生活。
杨培
关键词: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护理
两种骨折分型指导Pilon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基于综合法分型开放复位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与基于AO分型ORIF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90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45例采用基于综合法分型的ORIF(综合组),另外45例采用基于AO分型的ORIF(AO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综合组在切口总长度[(13.2±1.5)cm vs(13.8±1.0)cm,P=0.018]、术中失血量[(50.9±18.4)ml vs(63.8±17.6)ml,P<0.001]、住院时间[(13.4±3.6)d vs(16.2±5.6)d,P=0.006]均显著优于AO组。随访时间平均(18.5±4.6)个月。综合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AO组[(84.4±6.1)d vs(87.3±7.4)d,P=0.046]。随时间推移两组踝背伸-跖屈ROM、VAS评分、AOF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综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AO组(P<0.05)。影像方面,综合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AO组[优/良/差,(17/22/6)例vs(12/16/17)例,P=0.029]。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踝穴高度、宽度、冠状角、矢状角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综合组踝穴高度[(23.2±2.5)mm vs(24.3±2.5)mm,P=0.044]、宽度[(39.9±2.3)mm vs(41.8±2.9)mm,P<0.001]、冠状角[(6.4±1.1)°vs(6.9±1.0)°,P=0.044]、矢状角[(13.0±1.3)°vs(13.7±1.6)°,P=0.030]均显著优于AO组。[结论]基于综合法分型的ORIF临床结果显著优于基于AO分型的ORIF,提示综合法分型指导ORIF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智祥魏世隽蔡贤华
关键词:PILON骨折AO开放复位内固定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胸外伤(均以肋骨骨折为主)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行保守治疗)、观察组(39例,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中的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1 d、2 d、3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胸外伤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提升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张大伟张秀英
关键词: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重症胸外伤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2024年
研究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行围手术期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50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双盲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各25,疗效比较。结果 护理后较参照组,SF-36值高于参照组,科研组SF-36值、FMA值及依从率高;SAS、SDS、VAS值、PSQI值及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减轻负性情绪刺激、缓解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崇。
陈莉莉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宽甸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实施保守治疗;研究组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 h、24 h、48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研究组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经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能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毕建东
关键词:肋骨骨折重症胸外伤切开复位内固定住院时间
早期康复护理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后的效果
2024年
探究临床骨科对于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骨折恢复的效果。方法 纳入跟骨骨折患者共90例,入院经综合检查,均符合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的标准,将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不同,分别为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依次设定组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别的病例数均为45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别差异比较显著,观察组其足部功能评分显著较高,疼痛程度缓解明显,观察组干预后的跟骨交叉角较小,跟骨结节关节角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少很多。结论 临床骨科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的同时,有必要配合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护理干预措施,即早期康复护理。此方案对于提升跟骨骨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跟骨骨折的恢复速度,且护理方案实施后,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所以,可将早期康复护理作为跟骨骨折尽快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案选择。
杨惠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早期康复护理并发症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ORIF)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79例,根据术后30 d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17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79例患者中共21例(11.73%)发生感染,均为手术部位感染(SSI)。感染组糖尿病、开放性骨折、ASA分级Ⅲ级、白细胞计数异常、白蛋白异常的占比高于非感染组,骨折至手术时间长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121,95%CI:1.325~3.395)、骨折类型(OR=1.859,95%CI:1.206~2.866)、骨折至手术时间(OR=1.604,95%CI:1.138~2.261)、白蛋白水平(OR=1.455,95%CI:1.078~1.964)是踝关节骨折ORIF术后S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伴糖尿病、开放性骨折、ASA分级Ⅲ级及白细胞计数与白蛋白存在异常的踝关节骨折患者ORIF术后更容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临床应重视并积极予以针对性干预。
王宇婷赵媛杨勇昆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部位感染白蛋白
止血带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止血带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有关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使用止血带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4月。试验组术中使用止血带,对照组术中未使用止血带。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53篇文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6篇文献,涉及134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44例、对照组6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MD=-6.80,95%CI(-12.14,-1.46),P=0.013],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MD=1.01,95%CI(0.46,1.57),P=0.000],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MD=-5.25,95%CI(-9.61,-0.89),P=0.018],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6.34,95%CI(1.45,27.79),P=0.014],2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1.88,95%CI(-0.48,4.23),P=0.118;RR=1.37,95%CI(0.97,1.94),P=0.074;RR=0.68,95%CI(0.39,1.19),P=0.174]。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使用止血带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但同时可能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术后疼痛加重、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何玉洁刘晓伟黄丽霞
关键词:踝部骨折止血带骨折固定术

相关作者

朱汉光
作品数:13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跟骨关节内骨折 钢板 跟骨 肱骨近端骨折
肖学军
作品数:18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髓内钉 桡骨远端骨折 股骨近端 髓内钉治疗 跟腱
刘功俭
作品数:191被引量:9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麻醉 术后镇痛 氯胺酮 舒芬太尼
李以平
作品数:51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丙泊酚 困难气道 全麻 超声引导 NARCOTREND
徐忠世
作品数:35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缺损 髋关节 骨质疏松 髌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