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篇“ 髂骨块“的相关文章
- 前踝楔形截骨术联合自体带骨膜髂骨块移植术治疗HeppleⅤ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
- 2024年
- 目的:前踝楔形截骨术联合自体带骨膜髂骨块移植术治疗HeppleⅤ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采用前踝楔形截骨术联合自体带骨膜髂骨块移植术治疗的20例HeppleⅤ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60岁,平均(35.5±7.9)岁。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记录末次随访时软骨修复组织磁共振观察(MOCART)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0±2.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7.2±1.2)分降低至(1.9±0.6)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的(74.1±4.8)分升高至(94.5±4.8)分,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8.2±2.5)分升高至(86.3±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MRI示骨囊肿区填充完整,软骨面光滑,MOCART评分为(82.2±4.5)分。所有患者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发生;同侧髂骨取骨区无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踝楔形截骨术联合自体带骨膜髂骨块移植术治疗HeppleⅤ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能够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 李飞刘伟帕尔哈提王雪王成伟
- 关键词:截骨术移植术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带皮质髂骨块移植和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骨不连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带皮质髂骨块移植和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骨不连的临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9例内踝骨折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清除断端硬化骨组织后植入PRP凝胶混合带皮质髂骨块填补骨缺损,改用钢板内固定进行骨折断端固定,其中6例骨缺损较大患者采用多皮质髂骨块填补缺损,并植入骨修复材料促进骨生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获得12~2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3±4.75)个月;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再次骨不连,其余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无再次骨不连;术后1例骨不连患者,经其要求,于术后9个月于断端处局部注射PRP,半年后骨折愈合;骨愈合时间7~14个月,平均(9.23±2.48)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30±0.90)分;末次随访时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优的患者17例,另外2例患者均为良,优良率100.00%。结论PRP联合带皮质髂骨块移植和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骨不连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成骨可靠,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 张伟王军韦昌辉
- 关键词:内踝骨折骨不连富血小板血浆内固定治疗
- 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对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比较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两组均开展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体颗粒植骨,对照组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针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术前与术后7 d时疼痛及神经功能、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椎间高度与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140.52±18.65)min、术中失血量(426.65±55.56)mL较对照组(156.32±30.42)min、(514.65±48.60)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6.774,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术后7 d时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椎间高度(15.30±3.00)cm与Cobb角(8.32±2.02)°较对照组(17.60±2.98)cm、(10.46±2.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4.073,P<0.05)。结论相较于自体髂骨块植骨,自体颗粒植骨能够有效缩短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椎间高度与Cobb角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夏云峰
- 一种用于取髂骨块的手术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取髂骨块的手术工具,包括两把骨刀组件,所述的两把骨刀组件分别安装于一横杆上,并可沿横杆移动;骨刀组件包括骨刀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骨刀并保持骨刀的轴线与横杆垂直的固定部、以及与横杆套接的移...
- 孙鑫王金武焦鑫干耀恺戴尅戎
- 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被引量:2
- 2022年
-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于PaproskyⅢ型髋臼缺损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常用的重建方法有钽金属垫块、髋臼加强杯-加强环、骨水泥髋臼假体及重建钢板和钛金属网等。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治疗中应用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20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翻修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7-78岁,均进行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体征及X射线片表现。评价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测量术后髋臼杯的前倾角、外展角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中心边缘角、髋臼角,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获得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获得12-60个月随访,其中1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出现钢板断裂、骨溶解、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②15例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③15例患者术后髋臼杯前倾角和外展角分别为(16.96±0.76)°和(41.64±0.81)°,均处于安全范围;15例患者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的髋关节中心边缘角、髋臼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对于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髋臼环能够恢复髋关节解剖结构,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 薛亚东周新社裴立家孟繁宇李键王金子
-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自体髂骨块钛板骨缺损髋臼重建
- 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
-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采用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患者15例,男9例,...
- 薛亚东
-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术自体髂骨块钛板骨缺损髋臼重建
- 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带皮质骨髂骨块专用取骨和植骨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骨刀,另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敲击组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限深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取骨刀,在取骨时调节至影...
- 肖宇翔唐若夫赵腾飞刘超吴琼华
- 一种用于取髂骨块的手术工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取髂骨块的手术工具,包括两把骨刀组件,所述的两把骨刀组件分别安装于一横杆上,并可沿横杆移动;骨刀组件包括骨刀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骨刀并保持骨刀的轴线与横杆垂直的固定部、以及与横杆套接的移动部...
- 孙鑫王金武焦鑫干耀恺戴尅戎
- 文献传递
- 自体髂骨块植骨结合Calcar螺钉重建内侧柱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块移植结合Calcar螺钉重建内侧柱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例单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块移植结合Calcar螺钉治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04个月。记录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36例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71个月,没有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内翻塌陷。术后12个月随访时,患者Neer评分(84.64±3.40)分;Constant评分(74.26±4.70)分;VAS(1.24±0.72)分。患肩关节活动度:屈(132.58±8.01)°、伸(43.75±3.41)°、内旋(58.25±4.89)°、体侧外旋(58.89±4.83)°、外展(136.46±11.04)°。结论对于内侧粉碎性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自体髂骨块植骨结合Calcar螺钉能够重建可靠的内侧支撑,降低内翻塌陷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风险,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祝相如张聿达李绪文刘国明梁承志扈延龄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髂骨植骨骨移植
- 同种异体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预后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采用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髂骨块组(A组,n=75)与自体髂骨块组(B组,n=37),两组患者均随访12~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指标,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节段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比较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植骨融合满意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改善率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胸膜破裂、脑脊液漏、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和随访期间(结核性后凸畸形、结核复发、窦道形成)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植骨融合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在不同测量时间点和组别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间Cobb矫正度、Cobb角丢失、椎间高度矫正、椎间高度丢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植骨融合满意率、ASIA分级有效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李道选王伟李俊明马广辉
-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自体髂骨
相关作者
- 赖爱宁

- 作品数:62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骨折 游离皮瓣修复 植骨 显微外科 骨折固定术
- 梁再跃

- 作品数:47被引量:4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腰椎峡部裂 内固定治疗 交锁髓内钉 髂骨块
- 于健

- 作品数:17被引量:97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髂骨块 骨折 植骨结合 跟骨
- 冯炜

- 作品数:23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髂骨块 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植骨结合
- 王朝阳

- 作品数:61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植骨 内固定治疗 骨折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