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3篇“ 高抽巷“的相关文章
采工作面爆炸危险性研究
2024年
采工作面对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其存在爆炸危险性,研究工作面的爆炸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瓦斯爆炸需要满足3个条件:瓦斯爆炸界限、引火温度和氧气浓度。为了研究工作面的爆炸危险性,对余吾煤业采用了采的工作面进行了气体监测实验,并测量了瓦斯回采期间工作面和的瓦斯涌出规律。实验结果显示,余吾煤业工作面氧气浓度和瓦斯浓度均符合爆炸条件。通过探究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工作面推进度来改变的瓦斯浓度。因此,采的工作面在氧气和瓦斯方面均能满足爆炸要求,并可通过调整推进度来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可能性,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了参考。
徐宁边乐方树林王东杰陈立伟
关键词:高抽巷瓦斯爆炸瓦斯抽采瓦斯涌出量
一种瓦斯分段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分段采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固定有可变径弹性囊袋的采管放置在中,每个可变径弹性囊袋的前端连接有控制器,当瓦斯浓度监测仪检测到瓦斯浓度达到预设启动值或应力传感器检测到道煤岩壁面出现较...
徐超郭琳蔡永博王凯杨通王文静王娟苑永旺
一种瓦斯分段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分段采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固定有可变径弹性囊袋的采管放置在中,每个可变径弹性囊袋的前端连接有控制器,当瓦斯浓度监测仪检测到瓦斯浓度达到预设启动值或应力传感器检测到道煤岩壁面出现较...
徐超郭琳蔡永博王凯杨通王文静王娟苑永旺
位置对瓦斯采效果影响分析
2024年
为了研究不同布置位置对瓦斯采效果的影响,基于覆岩破坏规律分析了顶板岩层分带情况,并建立了岩石空隙率随覆岩应力变化的数学模型,最终通过数值计算定量分析了在顶板不同度及距回风不同距离的瓦斯采效果。结果表明:当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均为20 m时,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瓦斯浓度大幅低于安全标准值,分别为安全限额的33%和37%,且在瓦斯不超限的前提下,瓦斯采浓度和采纯量均最大,分别为23.9%和38.5 m^(3)·min^(-1);同时当采负压为25 kPa时,上隅角及回风瓦斯浓度最低,采浓度最
张文柯
关键词:瓦斯抽采空隙率裂隙带
王坪煤业瓦斯采参数优化与应用研究
2024年
针对朔煤王坪煤业生产强度较大,易导致回采期间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加的问题,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研究了回采推进时覆岩裂隙发育对瓦斯涌出的影响,分析了布设对瓦斯体积分数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采治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布设垂距和平距都为20 m时为最优方案,瓦斯涌出量指标在40~70 m^(3)/min之间,现场实际涌出量为55.72 m^(3)/min,采率为76.2%,满足采率大于50%的需求,可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秦伟
关键词:高抽巷瓦斯抽采裂隙带
“墩柱+柔模”Y型通风层位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针对王庄煤矿91-105综放Y型通风工作面瓦斯赋存量大和采难度大的特点,提出“墩柱+柔模”沿空留方法,采用以顶板采为主,结合本煤层采前预孔及裂隙带钻孔综合采措施。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确定了91-105工作面顶板的合理层位为垂直位置28~35 m,水平位置为30 m.现场根据地质条件,层位为顶板上27~37 m,与工作面回风水平距30 m,现场采瓦斯浓度平均3.7%,采纯量平均15.97 m^(3)/min,达到设计采效果。
赵永刚
关键词:高抽巷Y型通风裂隙带抽采效果
工作面工程研究与应用
2024年
某矿回采盘区呈现煤层厚、瓦斯浓度、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大的特征,尤其是在首采面回采过程中,回风上隅角瓦斯浓度多次出现超限现象,位瓦斯放瓦斯浓度却只有不到4%,采效果较差。因此对临近综采面进行层位布置,结合瓦斯放原理及理论公式,进行层位、管路设计,增强瓦斯放量,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
李小亮
关键词:煤层顶板裂隙高抽巷瓦斯抽放
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应用
2024年
贺西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综采工作面布置采采空区瓦斯解决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针对3314工作面煤层顶板岩性,确定工作面掘进层位为煤层顶板上方20 m,工作面回采初期100 m范围内施工两排下行钻孔导通裂隙带,有效将瓦斯采浓度提升至4%~5%,维持回风隅角瓦斯浓度为0.29%~0.34%,确保工作面的安全效生产。
雷永明
关键词:高抽巷瓦斯抽采采空区裂隙带
及下向钻孔采下保护层瓦斯结构及工艺
本发明公开一种及下向钻孔采下保护层瓦斯结构及工艺,包括保护层、位于保护层上方的被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中设置回风顺槽、胶带机顺槽、保护层工作面切眼,所述被保护层上方设置;所述内设置若干组钻孔,...
童校长丰安祥周言安朱昌淮焦志军傅强耿新平周韬毕波杨维黄凯峰
顶板合理布置与支护技术
2024年
为确保余吾煤业N1202顶板长时间稳定运行,满足矿井的瓦斯放需求,实现矿井安全开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的布置位置和围岩应力、变形等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宜布置在煤层顶板裂隙带内,且与煤层顶板垂距H宜为30 m,与工作面回风平距S宜为20 m;为了保证的稳定性,设计采用锚杆索支护道。现场观测结果显示:采用锚杆索联合支护,可有效控制道表面形变及顶板岩层分离,避免锚固区岩石破裂或变形,为充分发挥锚杆索支护效果与保证瓦斯采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董凯
关键词:高抽巷巷道布置

相关作者

李树刚
作品数:652被引量:3,597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煤样 瓦斯抽采 相似材料 瓦斯 煤体
林海飞
作品数:443被引量:1,538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煤体 煤样 瓦斯 瓦斯抽采 相似材料
杨胜强
作品数:376被引量:2,748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采空区 自然发火 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 瓦斯
王红胜
作品数:111被引量:779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沿空掘巷 窄煤柱 基本顶 围岩控制 锚杆
杨宏民
作品数:158被引量:907H指数:17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煤 瓦斯 煤层 煤层瓦斯 自然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