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0篇“ 高频通气“的相关文章
- 高频通气被引量:2
- 1990年
- 直止本世纪70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的呼吸机都是按照生理性频率及生理状态下所需的潮气量来设计的。成人所使用的频率一般很少超过20次/分。然而,这并不表明生理性频率和生理潮气量是最合理的呼吸机设置。
- 何庆忠吴朝威
- 关键词:高频通气潮气量环甲膜穿刺支气管痉挛胸腔手术新生儿呼吸
- 高频通气
- 本书由曹勇与刘汉清,刘立生主编。:有附录。
- 曹勇等主编
- 振荡器、呼吸机及高频通气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振荡器、呼吸机及高频通气方法,振荡器包括本体以及电磁阀,本体用于产生振荡气流,本体具有通气孔;电磁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一端开口的气室,阀体固定在本体上,且气室通过开口与通气孔连通,气室与呼吸机的主气...
- 张飞宇封志纯吴本清史源尹鹏邹栋
- 高频通气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研究
- 2024年
- 增加单肺通气期间氧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胸科手术麻醉管理质量的基础,通气侧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然而非通气侧肺泡持续萎陷造成的肺萎陷伤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仍是难以避免的问题。1967年提出的高频通气,在ARDS的救治中广泛使用,能够提高患者氧合,维持肺泡膨胀。有报道,在胸科手术中应用高频通气,可减少术中非通气侧的肺泡萎陷,本文旨在对高频通气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可靠性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 刘乾陶蕾
- 关键词:单肺通气高频通气胸科手术
- 高频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必要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机械通气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复张策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酸碱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haled oxygen,Fi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心肌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的变化,记录患儿治疗过程中达最低FiO2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次数、吸氧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复张12 h pH值高于对照组,FiO2、OI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过程达最低FiO2时间、吸氧时间及呼吸机支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12 h,观察组心肌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RDS减少了吸氧时间、吸氧浓度及呼吸机支持时间,疗效较好,同时减轻了心肌受损程度。
- 王丹丹张家洁孙健伟张美慧王慧杰刘梦迪
-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肺复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酶
- 无创高频通气模式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高频通气模式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频呼吸机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无创高频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氧暴露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2、3、4、5、6、7dOI、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氧暴露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OI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5、6、7d两组患儿OI指标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治疗后3、4、5、6、7d研究组患儿OI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5、6、7两组患儿PaO_(2)指标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PaCO_(2)指标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治疗后3d、4d、5d、6d、7d研究组患儿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无创高频通气模式治疗BPD患儿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氧暴露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改善氧合,促进血气分析改善,值得推广。
- 何少婷林洪全吴春燕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气分析机械通气
- 无创高频通气与无创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比较无创高频通气(NIHFV)与无创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撤机后不同无创呼吸支持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予以NIHFV治疗的患者为NIHFV组,予以NIPPV治疗的患者为NIPPV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Lac)]、呼吸力学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rs)、呼吸指数(RI)、动脉氧分压差(PA-aO_(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La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时,两组PaO_(2)均提高,且NIHFV组高于NIPPV组;而PaCO_(2)、Lac均降低,且NIHFV组低于NIPPV组(P<0.05)。治疗前,两组Crs、RI、PA-aO_(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时,两组Crs均提高,且NIHFV组高于NIPPV组;而RI、PA-aO_(2)均下降,且两组比较,NIHFV组低于NIPPV组(P<0.05)。NIHFV组并发症发生率(8.33%,5/60)与NIPPV组(6.67%,4/6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呼吸支持中,相较于NIPPV,NIHFV更有助于改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
- 庄方莉黄晓展刘永兴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通气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无创高频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7 d血氧饱和度(SpO_(2))、氧分压(PaO_(2))水平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降低,且观察组SpO_(2)、PaO_(2)水平均更高,PaCO_(2)水平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通气治疗NRDS患儿的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汪艳艳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
- 高频通气潮气量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高频通气潮气量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对目标呼吸机进行初始化处理,将目标呼吸机的控制相位及流速相位置为呼气相,实时容积积分清零;在控制相位发生呼气相转吸气相后,则等待流速由负转正,当流速由...
- 刘彪龙远强杨小宝田阳
- 无创高频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其血气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53),研究组患儿接受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n=53)。将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72 h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与无创通气失败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72 h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Pulmonary 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_(2))及研究组pH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而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_(2))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治疗后72 h两组患儿吸气时间(Inhalation time,Ti)、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及潮气量(Tidal Volume,VT)相较于治疗前均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无创通气失败率均比对照组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无创高频通气可促进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同时改善其肺功能指标。
- 胡艳松李勇志彭晓瑞方玉玲邹晴谢双霞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预后
相关作者
- 郭光华

- 作品数:404被引量:1,08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烧伤 高频振荡通气 烟雾吸入性损伤 烫伤大鼠
- 张宇鸣

- 作品数:104被引量:6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机械通气 高频通气 休克 血管活性肠肽
- 黄绮薇

- 作品数:70被引量:3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机械通气 高频通气 婴儿 早产儿
- 黄亮

- 作品数:197被引量:4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毒 急救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毒蕈中毒
- 陈贤楠

- 作品数:144被引量:1,035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儿科 PICU 急性肺损伤 S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