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黄体酮受体“的相关文章
- 膜黄体酮受体β和γ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定位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膜黄体酮受体(mPR)β和γ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定位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妇产科手术治疗的EC患者60例,从术中获取EC组织样本以及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QR7、PAQR8和PAQR5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PRα、mPRβ和mPRγ的表达及定位。结果PAQR7和PAQR8在E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PAQR5在EC组织中的表达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AQR5在FIGO分期ⅠA患者E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其他FIGO分期患者中的表达(P<0.05)。mPRα和mPRβ在E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mPRγ在E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mPRβ在淋巴管浸润患者E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未发生淋巴管浸润患者中的表达(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PRs在E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定位多样化。在癌旁组织中,mPRα和mPRβ主要定位于细胞膜,而mPRγ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中。在EC组织中,在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中检测到mPRα和mPRβ,而mPRγ仅位于细胞质中。结论mPRs通过影响癌症的进展参与EC发病机制。mPRβ和mPRγ作为EC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大量样品评估。
- 陈忠平赵立霞张家勇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预后
- 黄体酮受体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性基本节律放电的调节作用
- 2018年
- 目的研究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 NRF)神经元细胞膜黄体酮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性基本节律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4只2日龄新生大鼠用于制备离体延髓脑片,脑片灌注体积分数95%O2和体积分数5%CO2混合的饱和气体持续通气的人工脑脊液(ACSF),在记录到RRDA后将脑片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脑片。对照组使用ACSF灌注脑片50 min,以灌流10 min时的数据为对照;黄体酮组分别使用含5、10、20、40μmol·L^(-1)黄体酮的ACSF灌流脑片;米非司酮组分别以含5、10、20、40μmol·L^(-1)米非司酮的ACSF灌流脑片;混合组使用最适浓度黄体酮和最适浓度黄体酮+最适浓度米非司酮联合灌注脑片;比较不同浓度黄体酮、米非司酮及二者联合使用对脑片RRDA的影响。结果对照组、黄体酮组灌注前和5μmol·L^(-1)黄体酮组吸气时程(TI)、吸气幅度(IA)和呼吸频率(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黄体酮组灌注前和5μmol·L^(-1)黄体酮组相比,10、20、40μmol·L^(-1)黄体酮组TI延长,IA增强,RF增加(P<0.05);与10μmol·L^(-1)黄体酮组比较,20、40μmol·L^(-1)黄体酮组TI延长,IA增强,RF增加(P<0.05);40μmol·L^(-1)黄体酮组与20μmol·L^(-1)黄体酮组TI、IA及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米非司酮组灌注前和5μmol·L^(-1)米非司酮组TI、IA和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米非司酮组灌注前和5μmol·L^(-1)米非司酮组比较,10、20、40μmol·L^(-1)米非司酮组TI缩短,IA减弱,RF减少(P<0.05);与10μmol·L^(-1)米非司酮组比较,20、40μmol·L^(-1)米非司酮组TI缩短,IA减弱,RF减少(P<0.05);40μmol·L^(-1)米非司酮组与20μmol·L^(-1)米非司酮组TI、IA和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混合组灌注前比较,混合组灌注黄体酮后TI延长,IA增强,RF增加(P<0.05);与灌注黄体酮相比,灌注黄体酮+米非司酮后TI缩短,IA减弱,RF减
- 赵华怡千智斌
- 关键词:新生大鼠延髓脑片黄体酮受体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与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特拉司酮醋酸酯的合成
- 本论文由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合成与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特拉司酮醋酸酯的合成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达比加群酯的合成。本研究采用对氨基苯腈为原料,先经过羧酸化、酯化、脒化等五步反应制得2-[4-(N-甲酸正己酯甲脒基...
- 任学状
- 关键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用作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四环甾族衍生物
- 本发明涉及四环甾族衍生物、含它们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在治疗由黄体酮或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的紊乱和病症中的应用。
- N·陈N·F·贾因Z·隋
- 文献传递
- 作为选择性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氧杂-甾族衍生物
- 本发明涉及新的7-氧杂-雌甾-4,9-二烯-3,17-二酮衍生物、含它们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在治疗由至少一种黄体酮或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的紊乱和病症中的应用。
- F·康N·F·贾因Z·隋
- 文献传递
- 用作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吡啶并咪唑类和氮杂吲哚类化合物
- 本发明涉及新的式(I)和(II)嘧啶咪唑和氮杂吲哚、含它们的药用组合物和它们在治疗由一种或多种雌激素受体介导的病症中的用途。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与雌激素耗竭有关的病症,例如热潮红、阴道干燥、骨量稀少和骨质疏松;激素敏感...
- W·蒋J·J·菲奥尔德利索Z·隋
- 文献传递
- 作为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三取代噻吩类化合物
- 本发明涉及新三取代噻吩类衍生物、包含它们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由黄体酮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介导的病症和疾病中的用途。这些化合物的临床用途涉及激素避孕,治疗和/或预防继发性痛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平滑肌瘤、...
- W·蒋J·J·菲奥尔德利索Z·隋
- 文献传递
- 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选择性调节黄体酮受体A的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黄体酮受体A(progesterone receptor A,PRA)和黄体酮受体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RB)的表达,并分析散发性乳腺癌BRCA1对PRA和PR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病理科乳腺腺病和散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病例蜡块包埋组织各6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散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BRCA1、PRA和PRB蛋白及乳腺腺病组织BRCA1蛋白的表达,用Wilcoxon两样本检验比较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腺病BRCA1表达的高低,用x2检验分析浸润性导管癌BRCA1对PRA和PRB表达的影响.结果 (1)浸润性导管癌组织BRCA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3%(41/68),低于乳腺腺病BRCA1蛋白阳性表达率85.3%(58/6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表达阴性标本PRA的阳性率为81.5%(22/27),高于BRCA1表达阳性标本PRA的阳性率53.7%(2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RCA1可影响PRA的表达.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RB的表达率在BRCA1表达阳性标本与表达阴性标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RCA1不影响PRB的表达.结论 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表达阴性选择性地与PRA的高表达相关联,但与PRB表达率不相关联,提示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选择性地调节PRA的表达.
- 王辛赵彤赵嘉佳熊静波
- 关键词:乳腺肿瘤BRCA1基因黄体酮受体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癌组织雌激素受体、黄体酮受体、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雌激素受体(ER)、黄体酮受体(PR)和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按年龄分成老年组(>60岁)、中年组(36~60岁)和青年组(≤35岁),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ER、PR和Her-2表达率的差异。结果青年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虽高于中、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ER表达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PR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Her-2阳性率高于中年组(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的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ER低表达和Her-2高表达同时出现,提示前者可能与后二者相关联。
- 王辛赵彤梁文颖熊静波
- 关键词:淋巴转移HER-2受体
- 作为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硫代酰胺衍生物
- 本发明提供了硫代酰胺化合物,和具体地,硫代酰胺吡咯化合物,和其制备。这些硫代酰胺化合物可用作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用于避孕,和用于治疗黄体酮有关的疾病(结构式I)。
- B·K·维克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熊静波

- 作品数:14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 研究主题:乳腺癌 黄体酮受体 BRCA1 埃兹蛋白 自噬
- 王辛

-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 研究主题:黄体酮受体 BRCA1 黄体酮 BRCA1基因 腋窝淋巴结转移
- 赵嘉佳

-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黄体酮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BRCA1 黄体酮受体
- 梁文颖

- 作品数:6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黄体酮受体 自噬 DNA损伤 细胞自噬 乳腺癌
- 赵彤

- 作品数:245被引量:87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基因重排 病理学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